• 其他

    IATC-TW年度论坛探讨「关照」伦理 重新定义表演艺术评论

  • 朱利安.佛格尔《陶瓷马戏》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物质的多重宇宙

    关于2025阿劳马戏艺术节
  • 《最后的隧道》于TAI身体剧场工寮排练现场。
    焦点专题 Focus

    《最后的隧道》 当科幻与神话在隧道中黏合

  • 焦点专题 Focus

    瓦旦的工作手稿

数位资料库-开学季优惠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吴君仪

《亚际木刻图绘》创始成员

发表文章 1 篇
  • 特别企画 Feature

    边缘纪实

    近年,亚洲各地陆续出现以木刻版画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群集(art collective),创作者借助木刻版画的简便特性和相对容易掌握的技术,将此一媒介带进社区,与当地人互动协商,并鼓励人们以此媒介记录自己的故事。这些群集分别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菲律宾等地,面向的群众大多可归纳为后殖民和资本主义矛盾下的边缘群体,如离乡别井的移工移民、面对拆迁问题的原住民、城市的贫困民众、被主流排挤的性小众等等。他们的创作仿佛在提醒一种跨地域的共通社会问题,并提议以强调协商的创作手法去理解和拆解以上问题。

    文字|吴君仪
    第357期 / 2023年12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