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Focus
剧场的延续性与可能性
剧场与电影一直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我们谈论「改编」案例时,相对于一百多年的电影,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剧场直觉上似乎较容易是被改编者,例如希腊悲剧、莎剧等影像化,或是百老汇音乐剧如《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之电影版,更有由著名流行歌曲延伸的「点唱机式音乐剧」(Jukebox Musical), 如《妈妈咪呀》、《万世巨星》等;而多对话及室内场景,较上述案例稍微小众一点的现代戏剧,富有文学性及考验演员功力的性质,则成了影迷印象中的「奥斯卡最爱」,上世纪中叶有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灵欲春宵》(又名:《谁怕吴尔芙》),及马龙.白兰度和费雯丽主演的《欲望街车》等,近年安东尼.霍普金斯及布兰登.费雪也分别以当代剧本翻拍的《父亲》和《我的鲸鱼老爸》封帝。 剧场演出具有实时性与现场性,无法利用剪接快速穿梭不同时空,场景较缩限且需重复利用,通常制作成本也比电影小,逻辑上而言,应该较适合做为一个朴实的基底,让改编的影像添上花样;然而,随著各种形式的娱乐展演逐渐混杂,分众状况不再那么明显,再加上新的科技和技术引进剧场,也不乏反过来的例子电影先获得成功后,再改编成剧场作品。 《舞动人生》:从电影、剧场再回到大萤幕播映 以《时时刻刻》、《为爱朗读》及影集《王冠》为人所知的英国名导史蒂芬.戴尔卓(Stephen Daldry),其首部剧情长片《舞动人生》(Billy Elliot,2000),讲述渴望学习芭蕾舞的矿工之子比利,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及家里给予的阳刚期待,在舞蹈老师乔治娜的帮助下参与甄选、进入专业学校就读,逐渐改变父亲的反对态度并获得肯认,一步步成为耀眼的芭蕾舞者。 该片将男孩成长心境放置在1984至1985年英国矿工大罢工的社会脉络中,藉少年柔软却坚韧的气质,抚慰紧绷过劳的蓝领阶级家庭,取得1亿票房佳绩。14岁新人杰米.贝尔更是击败罗素.克洛、汤姆.汉克斯等资深男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BAFTA)最佳男主角奖得主。 导演戴尔卓在拍电影前已有剧场经验。从青少年时期接触剧场作品并担任学校话剧社干部,取得文学学士后,还考进东15表演学校主修表演,并在曼彻斯特、利物浦、爱丁堡等地发表剧场作品。他曾於伦敦的Royal Cou
文字|万孟贤
官网限定报导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