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流》
    舞蹈

    蔡博丞与丞舞制作团队《流流》 以身体诗学重新定义东方美学

  • 张芳瑜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张芳瑜 相信直觉的声音

  • 柏林马戏节在废弃的滕珀尔霍夫机场的空旷草坪搭帐篷进行展演。
    焦点专题 Focus

    城市绿洲的奇花异朵

    第11届柏林马戏节
  • 舞者将狂烈怒吼转变为不驯的战歌,以脆弱肉身冲撞巨大的怪物,为年轻世代赎回面对气候灾变、父权瓦解、社群疏离种种崩坏的勇气。
    舞蹈

    马赛国立芭蕾舞团《崩世光景》 探索当代人如何在崩坏中打开未来可能

香港artmate-十一月号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徐妙凡

发表文章 1 篇
  • 特别企画 Feature

    抖开喜剧的包袱

    自认是一个幸运的创作者,从二十出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的作品竟都得到了文学奖或大或小的肯定,也在剧场里接收到掌声与祝福。 究竟一个作品的得奖与搬演、雅与俗之间该当如何「拿捏」?我的经验是,如果将「得奖与否」视为标准,那么,一个剧作的好坏与否全凭「运气」。每个人称道或批评一个作品的时候其实都能言之有物,只不过衡量优劣的尺子人言言殊。作为创作者的我们,总是选择性地帮评议者心中的「那把尺」打上一些折扣。 事实上,真正能被打折的,只有创作者对于心中理想戏剧的追寻,而剧场商业运作规则教会我们的是:大打折扣的作品往往露了败相。 犹记自己接触戏剧之肇始,贝克特与莎士比亚的文字最是让我著迷。他们剧作中种种「不合理」、「反逻辑」之处,对我而言总是揭露了真正的幽默与幽黯所在。直到上了研究所,我才听闻悲剧已死的说法,但细究之下会发现,会死的永远是作为一种「范式」的悲剧,而悲剧性在现代文明进程的历史叙事中始终如影随形。

    文字|徐妙凡
    第360期 / 2024年12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