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李怡道 |

李怡道

发表文章 2 篇
  • 咆勃爵士开创者查理.帕克
    特别企画 Feature 一种精神.八种风格-咆勃爵士

    菜鸟帕克的苦闷,不再浮华的乐音

    因为有自学与苦闷的帕克,而有了「咆勃」;因为「咆勃」的出现,流行浮华娱乐的爵士乐就这么被转了个弯,变成个复杂的艺术形式;到今天,爵士乐成了学院里的功课,「咆勃」变成这门课的必修学分。

    文字|李怡道
    第163期 / 2006年07月号
  • 迈尔斯‧戴维士
    特别企画 Feature 一种精神.八种风格-酷派爵士

    何以曰cool?就是爵士「酷」!

    为什么现代人动不动就说「酷」?「酷」(cool)不就是「冷」吗?怎么变成「很棒」的同义词?一切都要怪爵士乐一九四九年迈尔斯‧戴维士与一群爵士乐手出了一张《酷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Cool专辑,从此,这种比「咆勃」速度慢、旋律较为清楚的「酷派爵士」,改变了cool的定义。

    文字|李怡道
    第163期 / 2006年07月号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2022年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數據報告》封面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疫後時代的藝情解讀

    2022年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數據觀察
  • 《青鬼好朋友》以不同層面及角度重新思考「幸福」的定義。
    戲劇(曲)

    愛樂劇工廠20周年 親子音樂劇《青鬼好朋友》啟動熱血冒險之旅

  • 第22屆「花樣」獲全國第一名的衛理女中同學。
    特別企畫 Feature

    困惑與懷疑,不該是青春期的主旋律

    花樣、青藝盟與台灣青少年的戲劇教育
  • 如荒煙漫草

    對話

新銳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