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姿懿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倒著走向未来,在机械感官中探索当代议题(上)
在艺术愈来愈朝向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正逐渐远离实体操作的感官体验。然而,艺术家邱昭财的作品却是逆流而上,透过他精心设计的互动机械装置,唤醒我们的身体,让观者得以在感官中游戏。 「我觉得数位的创作比较是让大脑知道,但身体不见得能真正感受到。我还是希望观者能触碰到实体,以及,观者参与动态发生的过程,借由操作获得艺术体验。」以及「发条机械,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能量的交换。」邱昭财认为「它其实就是把观者的力量灌注进去,透过转换,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回馈。」这是邱昭财的创作理念,也让我们重新看待、思考关于未来科技艺术的既有想像。 除了古典与未来之间,邱昭财的作品还模糊了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界线,他的许多作品都像是个小型剧场,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作品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无论是需要上发条的《疲软世界》系列,还是需要观者坐下才会「折腰」的竹子装置,以及,现在正发生的「动态采集计划」(编按),都强调身体参与的重要性,也表现出一种公众与私密的表演性。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倒著走向未来,在机械感官中探索当代议题(下)
到《光体》系列,不同于先前仅使用物理机制的作品,邱昭财则将注意力转向到更为抽象和概念化的创作。这次,他使用程式控制的三轴机器,在黑暗的空间中用一个光点,随时间勾勒出三维形体。每个时刻,观者看到的都是一个光点,仅能以摄影长时间曝光后,形体才能被记录并呈现。「当时,我想试著做一个完全虚空,或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些形体,其实它就是在这个黑色空间曾经发生过的事,有点像表演。」《光体》挑战了观者的视觉感知的界限和记忆能力,体验如何在脑海中拼凑光点,以趋近完整的形体。 经由这些作品,邱昭财不仅展现了机械的运动,更创造出一种跨越身体、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多重体验。
-
常客推荐 本月我要看
《微尘.望乡》、《台湾制造》
二○一七年因事错过无独有偶的《微尘.望乡》,内心便一直有个遗憾。这是一出和新住民和移工们有关的故事,以女性观点出发。以人偶同台的形式呈现,以及剧本由詹杰操刀,这些都是让我对它念念不忘的原因。另一方面,我知道有些「她们」,非常年轻,拥有很好的学历。但由于经济因素,「她们」必须离乡背井,与家人长时间别离,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照顾著别人的家人。而「她们」在台湾的故事,该由谁诉说呢?因此,当时看见《微尘.望乡》的演出,真的好兴奋哪!如今,它要加演了,终于能消弭当时错过的遗憾。 已经有一阵子没看舞蹈演出了,但看到林祐如《台湾制造》的宣传片,每个人一面在理发院洗头,一面说自己最想台湾的蓝白拖、珍珠奶茶就这样被吸引,然后直接购票(听起来似乎脑波很弱?)。我一直觉得舞蹈是个很神秘的艺术形式,当被触动的时刻经常是毫无理性可言的。这支舞作以探问何谓「台湾」的主题出发,如果是戏剧可能比较容易想像,但是跳舞?这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会一直延续到看完演出吧! 文字|方姿懿 自由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