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政府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台北艺穗节」,将于8月23日至9月7日盛大展开。今年非但延续「不设限」的精神,更全面突破历届规模,创下3项新高——共计 178 组表演团队、47 个展演场域、866 场次演出,为艺穗节写下史上最多团队、最多场域与最多场次的纪录。为期16天,各方团队全面开启不同领域的创作能量,带领观众在这灿烂的夏暑中将艺术渗透至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5/8/23~9/7
本届艺穗节以「不要去想粉色绵羊」为题,透过一只荒谬却鲜明的粉色绵羊,打破日常感知的惯性,此概念引援自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的白熊理论,当人们愈压抑或避免自己思考某些想法时,反而会更频繁地想起。压抑是一种框架,但艺穗节则全然相反,宛如一场没有边界的实验,不设限的自由让创造力进入日常,邀请每一位市民——无论是否自认为「观众」——都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重新思考艺术与存在之间可能共振出的各种形状。
今年艺穗节的舞台从剧场延伸至城市每一个角落,演出场地涵盖士林、北投、大同、中山与信义等5大行政区,共26个不同的场域型态,遍布咖啡厅、书店、餐厅、选物店,甚至凉面咖哩店与永续百货都成为创作据点,全新加入的场地如白鹿洞书坊、尾田家、House of Story Wear,不仅风格鲜明,也为艺穗节注入不同的生活气味。更值得注目的是,今年由创作者自带的演出空间数量创下历届新高,共21个城市空间,从港式餐厅「尖叫鸡翅」、「JUNTO.同」,到隐身婚纱街、气氛神秘的「暗敞」,甚至林森南路礼拜堂、华山果酒练舞场也在场地行列,这股「自带场地」的风潮,反映出创作者对艺穗节精神的高度认同——他们不再等待被安排,而是主动携场而来,让艺术生根于自身熟悉、充满情感记忆的场域之中。艺穗节,也因此逐渐转化为一场由下而上的文化行动,扩张的不只是地图上的演出点位,而是艺术参与的边界与想像的可能。
此外,演出团队「本剧场」更首度突破实体限制,携手Chito趣淘行动应用程式,将表演带上云端。观众只需透过手机点击,无论身在何处、任何时间,都能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无墙演出,让剧场的魅力穿透时间与空间,自由流动于数位与现实之间。
除了场域的多元扩展与创作者自带场地的热潮,今年艺穗节的国际参与度也呈现可喜的新面貌,共有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与俄罗斯的8组外国籍创作者共襄盛举,为艺穗节注入更宽广的文化视野。这些海外创作者不仅带来风格各异的作品与表演语汇,更以实际行动跨越地理与制度的界线,主动投身台北艺穗节的自由实验场。其中,多组来自香港的表演团体特别飞抵台湾参演,显示艺穗节对于亚洲创作社群的磁吸效应正在持续扩大。从语言、身体到表演结构,他们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本届节目的文化层次,也让台北艺穗节持续朝向「开放、跨界、国际对话」的目标迈进,进一步印证——创作无国界,舞台亦无疆。
而每年台北艺穗节起跑的重头戏——「直击!绵羊现身」开幕活动,将于8月16日松烟文创大街举办,由艺穗节表演团队共同打造一场不限形式、不限尺度的街头快闪派对,当天参与团队预计将近40团。
2025台北艺穗节的演出票券自7月1日所有节目于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正式启售,一同在台北艺穗节「不要去想粉色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