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蔡柏璋 愈旅行,愈分明
今年三月,结束一年多的浪游,蔡柏璋回到台湾。第一次重逢,是在一个希腊剧团来台演出的记者会上,蔡柏璋低调地在台下工作他受邀担任剧团的翻译。跟他打招呼时,他面露惊讶,身体稍稍前倾又后退,最后含蓄简单地交换几句话。不知为什么,那样的姿态令我印象深刻。忍不住猜想,那个瞬间或许蔡柏璋正在用人与人问候的身体间距,重新确认自己已经回到台湾的现实吧。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他从美国飞到莫斯科,而后辗转栖居欧洲各国,想必习惯了西方人较为热络的见面问候。 再度见面时,蔡柏璋坦率地说,「我喜欢在国外生活。」从北投到松山的半日小旅行中,他也提到正在筹划下一次的国外long stay。这并不令人意外,从他的剧场编导作品《Q A》、《Re/turn》中,说著一口台北国语的主角们在柏林、伦敦等地过起异乡人的漂鸟生活,体验更自由不羁的人生,不难发现蔡柏璋对旅行的热爱和投射。 班雅明把说故事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农夫,因长久定居而对空间承载的历史掌故如数家珍;另一种人是水手,在漫长的漂移中见识不同地域的奇闻轶事。他们因流浪缔造故事,或为了故事制造更多流浪。 想当然尔,蔡柏璋属于哪一种。
文字|邹欣宁
第247期 / 2013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