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
-
新锐艺评 Review
极简美学与西乐涵融百戏之母
流传近三百多年的昆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永流传,不失核心价值,皆是传统戏曲须面对的议题。而《重逢《牡丹亭》》在「古干新枝」上,追寻昆剧本色,保有剧种精华、原著主题,转向更深层心灵书写,并运用镜像、灯光、现代剧场象征及西乐,与「百戏之母」涵融,升华戏曲写意性,超越生死爱情,让观众窥见更细腻精致的昆剧艺术。 情节解构走入镜像之梦 灯光场域升华戏曲写意 汤显祖原著《牡丹亭》有55出折子,而昆剧改良后主要保留12出剧目。但编剧罗周却直接解构全戏叙事,以倒叙、插叙方式,只保留六折戏,著名的〈游园〉、〈惊梦〉像是枢纽,让柳梦梅与杜丽娘走入彼此梦中,让现实纠缠著「梦中梦」的结构,寻梦梦醒,交叠时空,使得梦境并非残缺,而是循环。 全戏以镜像空间设计贯串「梦」,当杜丽娘吟唱【皂罗袍】时,镜像前的身影伤春自叹,观众视野却能在镜像中看见撇过头的落寞无奈;柳梦梅手持之画像,也以镜面代替,当其亲画、抚画、题诗时,更显幻想情痴。台上镜像转换,宛如时空也随之转移,令人感觉「梦亦真实」;梦中情意变化,宛如在潜意识中埋下「以情反理」,显现出「是人非人心不别,是幻非幻情已接」,那看似纯情却营造一场悬疑。 悬疑来自「纯白」舞台及「灯光」,仿佛走入主角潜意识。白光如仙境,突显杜丽娘之翩翩姿态及柳梦梅之情感游动;转入粉红光,咏叹牡丹亭相遇相恋之爱情;变换淡黄白,回忆相送相留之情遗;转向冷色调之蓝光,渲染梦醒分离与回归现实。最后柳梦梅向舞台前一跪,spotlight画出一光区,将「至情」端上戏剧张力高潮。可见本出戏转向以灯光变换作为写意表现,舞台上除了保留传统一桌二椅及演员身段作表外,也凭借灯光色调升华戏曲原粹。
-
重逢《牡丹亭》解密明代巨作 当代最美杜丽娘单雯与昆曲王子张军首度同台
财团法人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邀请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11月24日至26日于台北国家戏剧院连演三日,由当代最美杜丽娘单雯与昆曲王子张军首次携手同台,两位皆获「梅花奖」殊荣,双星互映,加上同获「梅花奖」的江南名丑李鸿良,三花齐聚,精采可期。「重逢《牡丹亭》」由编剧罗周与导演马俊丰合作,以当代语汇解构明代昆曲巨作《牡丹亭》,破解汤显祖隐藏400年的时间密码,带领观众重新感受超越生死的爱情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