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女高音迪.妮絲「從莫札特到百老匯」 毫無保留展現最初的愛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十周年,特別邀請紅遍歐美的女高音丹妮艾拉.迪.妮絲與被華盛頓郵報盛讚「黃金般優美音色」的琉森節慶絃樂團連袂登台演出。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詼諧幽默的擊樂「告白」熱鬧開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以「告白」為題,一次推出不同內容的兩套節目,「遇見五位作曲家的真實告白」特邀樂界五位中生代作曲家以「告白」為題委託創作;北中南三地則有集結打擊樂「非典型」曲目的另一種「告白」音樂會,邀請樂迷好友傾聽打擊樂的告白之聲。
-
戲劇(曲)
河床劇團《當我踏上月球》 擁抱魔法奇蹟 踏上未知境地
如何離開地球表面,升騰空中?河床劇團全新製作《當我踏上月球》將帶領觀眾探索對奇蹟的渴求,勇敢踏出第一步,走在月亮之上。
-
舞蹈
睽違廿一年 碧娜‧鮑許《康乃馨》重現台灣舞台
一九九七年,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第一次訪台演出《康乃馨》,今年舞團第七次造訪台灣,將重現廿一年前感動無數人心的作品。
-
其他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從二○一七年一百零一件被提名並同意參選作品中,合議選出十六組入圍作品,競逐「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
戲劇(曲)
融和南北管 拾念劇集創造《蓬萊》仙境聲響
編導李易修與作曲家許淑慧兩人今年台灣國際藝術節超神話二部曲《蓬萊》承續以日本動漫音樂創作精神,將《無敵鐵金剛》旋律改編進曲子中,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蓬萊」傳說。
-
舞蹈
蘇文琪《從無止境回首》 從身體最初狀態持續發展壯大
編舞家蘇文琪「彩虹三部曲」第二部曲創作《從無止境回首》,從基礎實驗Cloud Chamber的感官體驗裡延伸各種想像,探索宇宙、時間的起點,人在浩瀚的時空裡將如何自處並回歸自我。
-
藝視窗
2018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出爐,林怡芳等四位入選
【台灣】 2018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出爐,林怡芳等四位入選 國家兩廳院自2015年展開的「藝術基地計畫」,今年邁入第4年,2018年將邀請林怡芳、林祐如、梁允睿與徐惟恩四位藝術家駐館合作。 林怡芳為出生於高雄的旅法編舞家與舞者,其長期合作的編舞家有慕妮耶(Mathilde Monnier)、赫佐(Christian Rizzo)等。今年度她除了為其創作《連鎖關係》返台進行前期準備外,也將與兩廳院推廣組合作辦理以運動員、醫護人員、街舞舞者為對象的「費登奎斯肢體工作坊」,從認識身體出發,教導打開身體運作的可能性領域。另會與臺北市立大學合作,篩選法國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經典舞作段落,跨領域跨科系的學生經過12堂課程傳授,於年底進行15分鐘成果發表。 新生代舞者、編舞家林祐如在跨界舞蹈、劇場、多媒體的領域中,擁有豐富的演出經歷與亮眼的表現。2017年於兩廳院新點子舞展發表的作品《朵朵》,將於今年受邀至法國鳳凰劇院及巴黎聖德尼國際舞蹈節演出,她將藉此機會吸收歐洲當代藝術人文能量,進行藝術節觀摩。她也將與「和好玩實踐室」及兩廳院推廣組合作辦理工作坊,為國小一至六年級視障兒童,藉由活動設計與不同的領導,讓視障學童在參與藝術體驗的同時,開啟表達與交流的機會。 現任紅潮劇集藝術總監的梁允睿,作品多以音樂與戲劇相關創作為主。近期編導作品有《美味型男》、《啞狗男人》等。他希望透過今年駐館的機會,到日本沖繩學習島歌唱法,為新作《瑪莉皇后的禮服》進行田野調查,更了解歷史對文化的影響。 身兼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管風琴家、大鍵琴家、聲樂指導等身分的徐惟恩,由於對巴洛克音樂的喜愛,對古風音樂有其一套的詮釋及見解;同時也積極與當代作曲家合作,尋求創新及多元的表演。他本年度將擔任國家兩廳院「2018歌劇工作坊」協同製作人與指揮,同時透過密集的來台交流與互動,與創作型室內樂團「三個人」激盪交流,研發中西樂融合爵士元素,使用不同樂器進行新創作,於2019年精采呈現。(莊珮瑤) <strong
-
戲劇(曲)
日本暖男52PRO! 台日公演《第三弦》捐花蓮賑災
日本純男「52PRO!」劇團首次來台,攜手「躍演」劇團共同推出作品《第三弦》,並決定將台灣公演盈餘全數捐給花蓮賑災。團長塚原大助表示:「日本311大地震時,台灣人給予日本很多幫助,我們一直放在心裡,希望以此幫助花蓮賑災並傳達支持的信念。」
-
其他
對《亞洲舞蹈新想像》論壇報告的回應 ──兼論西方文化霸權的展現和東西方舞蹈文化的差異
2017年11月21至26日,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了首屆「城市當代舞蹈節」,主題是東亞當代舞蹈,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台灣共十五台舞蹈節目演出,同時也邀請了三十多個國家共一百一十五位藝術策展人、舞蹈評論家和學者專家出席。這些天各一方的藝術家們齊聚香港,一方面參觀節目,一方面彼此交流,更敲定了許多後續的演出邀請和合作計畫。首屆「城市當代舞蹈節」大獲成功,賓客們對節目時間的安排、行程的組織、資料的提供等都十分滿意,尤其是這次舞蹈節整體票房達到七成半以上,而買票觀賞節目的觀眾大部分是年輕人,反應熱烈,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家們對香港的舞蹈發展,有了一個直觀良好印象。 不過讓我感到遺憾的,是一場由舞蹈節組織、原意是讓各方交流的論壇活動,卻顯然失敗了。論壇在11月25日早上舉行,被命名為「亞洲舞蹈新想像」,配合著東亞當代舞蹈的主題,本來可以讓中、港、台、日、韓站在第一線的亞洲舞者們,直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評論人和專家學者們溝通交流,讓賓客們更深入了解亞洲(東亞)當代舞蹈的精神面貌;可論壇最終淪落為一次西方文化霸權的傲慢展示,和香港組織方對泛東方主義的拙劣操作。這種以西方觀點主導當代文化發展,並視東方為陳舊落後象徵的意識形態,過去充斥在許多外國甚至中國內地舉辦的當代舞蹈活動裡,我是見怪不怪,但發生在由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並以東亞舞蹈為主題的「城市當代舞蹈節」中,我這個藝術總監,便難辭其咎。我因此寫下這篇文字,既是對活動的檢討,也是自我反省,更可能是一份代表亞洲當代舞蹈的宣言吧! ******************************************************* 首先我必須指出「亞洲舞蹈新想像」論壇的失敗,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論壇全部以英語為溝通語言,沒有提供任何亞洲語言翻譯,這在一個以討論亞洲舞蹈為主的論壇裡,實在不可思議。 這次論壇邀請了來自瑞典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舞蹈戲劇評論員希西利婭.約伯克(Cecilia Djurberg)、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戲劇藝術系系主任帕維.瑪哈薩瑞納(Pawit Mahasarinand)和來自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人劉純良擔任主要發言人。三位發言人中,看似有一位歐洲和兩位亞洲代表,但他
-
其他
2018藝術基地計畫 四位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入選
國家兩廳院自二○一五年展開「藝術基地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年,特別邀請林怡芳、林祐如、梁允睿與徐惟恩四位藝術家駐館合作,透過駐館期間的工作分享,讓新作發展帶來更不同面向的思考,在國際舞台發光。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表示,兩廳院以往偏重在舞蹈,從去年戲劇導演Baboo加入計畫後,今年藝術基地計畫又加入了音樂類別,二○一七年「微舞作」開始,兩廳院非常希望支持與參與藝術家的第一哩路。「許多藝術家很難在創作過程中兼顧製作與行政的繁瑣流程,而藝術家又需要資源創作作品。因此,在創作前置作業,兩廳院就希望能陪伴藝術家走第一哩路。」她說,今年四位駐館藝術家都有不同的海外計畫,如參訪國外,認識別人怎麼做,也找到自己創作的啟發,「藝術家要有更多的嘗試,更多的體驗,了解自己想要怎麼做。兩廳院希望陪伴藝術家走在創發的前端,陪伴他們慢慢走這些路,陪他們慢慢找出創作價值,這就是夥伴時代中的夥伴關係。」 國際名師指定合作 旅法舞者林怡芳 林怡芳為出生高雄的旅法編舞家與舞者,先於國立藝專(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接受古典學院派的訓練,後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就讀,受到當代舞蹈滋養,一九八九年赴法國繼續學習,從此活躍於法國及國際藝壇。林怡芳長期合作的編舞家有瑪提爾德‧慕妮耶(Mathilde Monnier)、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艾曼紐‧惠恩(Emmanuelle Huynh)等。身為費登奎斯身心整合重建方法(Mthode Feldenkrais)老師,林怡芳在法國及其他國家提供相關訓練課程,地點包括蒙佩利爾國立編舞中心、瓦悠蒙修道院基金會(Fondation Royaumont)、巴黎國立編舞中心等地,並帶領許多即興及舞蹈的工作坊,也經常將費登奎斯方法與舞蹈結合在一起。 林怡芳今年將於六月、十二月分別回台停留一個月,進行《連鎖關係》(Skein Relations)創作計畫前期準備。《連鎖關係》是林怡芳旅法多年後,回看自身與台灣家鄉的關係,同時也探討著情緒感染的議題,企圖從肢體振動的角度切入,讓編舞家與造型藝術家兩種觀點進行交會,作為創作源頭。 林怡芳同時將與國家兩廳院推
-
其他
何康國接任北市交團長 全面提升北市文化GCP
懸缺一年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一職,即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何康國接任。談到樂團未來願景,何康國表示,北市交將秉持「在地深耕、國際發聲」的精神,全面提升台北市文化的「GCP」(文化生產毛額,Gross Culture Product),以音樂為表演藝術基石,推動專業、跨界、前衛且具有產業動能的創新製作;擴大音樂教育的推廣範圍,讓北市交成為全台北市民的最佳音樂夥伴。 何康國為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國內三大公部門交響樂團副團長,包括國立臺灣交響樂團(1998-2003)、國家交響樂團(2003-2005)、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05-2008),樂團管理實務經驗豐富深厚。此外,任職臺師大表藝所所長期間(2011-2017),建立了華文音樂劇產官學合作平台及國際藝術節教育實習體系,致力推動音樂產業化、人才國際化;身兼學術研究者、表演創作者、藝術教育者、製作人、與藝術管理者等多元身分。 何康國與北市交的淵源極深:單簧管啟蒙老師為北市交團員傅建華、第一次與職業樂團的合作是大一時參與北市交國內首演斯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的協演人員、大四時在北市交附設青少年管弦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大學畢業後,結婚時其夫人為北市交第一部長笛團員,何康國可以說是北市交的「農場產品」,而他此次出任團長,即是北市交成立近五十年來推動音樂教育的最佳成果展現。
-
戲劇(曲)
格鬥亂入京劇? 台北新劇團「青年匯演」展新意
驚天絕技「脛骨絞」出現在京劇《白蛇傳》中?綜合格鬥女神黃偵玲變身最強白蛇,關鍵時刻使出必殺技大戰天兵天將。黃偵玲自躍上世界格鬥場後再度突破,登上京劇舞台,力挺台北新劇團「青年匯演」。
-
藝視窗
107年度「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
【台灣】 107年度「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 文化部107年「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結果出爐,安娜琪舞蹈劇場、體相舞蹈劇場、方式馬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Psquare媒體實驗室等5個團隊的提案計畫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臺幣700萬元。 107年計有30件申請案,經評審後通過5案,將陸續辦理創作及成果展演。安娜琪舞蹈劇場繼《Second Body》獲得國際肯定後,107年發展新作《恍似生境的他方》,延續該團一貫討論身體與環境的主軸,發展有關死亡的議題。體相舞蹈劇場的《EDI》繼106年階段性呈現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大展表演藝術設計獎入圍肯定後,今年將發展為劇場完整版,並規劃巡演。方式馬戲的《孩子2.0》前於106年林茲電子藝術節首演獲得好評,107年發展更為趨近劇場展演模式,並已獲得丹麥電子藝術節邀約。 臺灣藝術大學的《輪迴Samsara》是由甫獲威尼斯影展VR大獎的黃心健擔任導演,結合VR、影像及舞蹈,已獲得美國達人秀邀約,並將於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演出。Psquare媒體實驗室的《3.14159》結合穿戴式科技服裝、雷射染布、環境感知等元素,營造情境式展演模式。 文化部徵選舞台監督及編劇 參加美國奧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駐村 為培植劇場專業人才,文化部駐洛杉磯辦事處臺灣書院今年再度與美國奧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OSF)合作,徵選舞台監督及編劇各1名赴該戲劇節駐村,以促進台灣劇場專業與世界各國戲劇菁英交流,觀摩戲劇節藝術聚落的經營理念,培植台灣專業人才。徵選計畫收件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07年2月15日截止。 舞台監督是戲劇製作演出過程不可或缺的角色,莎士比亞戲劇節演出場次頻繁,戲劇製作型態多樣,是絕佳的觀摩場域。文化部經與戲劇節洽談,在今年新增了舞台監督駐村類別,預計徵選舞台監督與編劇各一名,分別在今年5月及8月前往美國奧勒岡州阿什
-
戲劇(曲)
榮獲台新藝術獎入圍肯定 《蓬萊》重磅再製
曾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的《蓬萊》,將於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重新登場,以嶄新升級姿態再現於觀眾面前,帶來獨一無二的蓬萊傳說。
-
戲劇(曲)
周美玲、黃致凱雙導演首度合作共譜《偽婚男女》
夢田文創與故事工廠再度攜手製作,將去年在銀幕上大獲好評的電視電影《偽婚男女》改編成舞台劇,邀請周美玲導演與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首次合作,上演一齣暖心家庭喜劇。
-
戲劇(曲)
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用戲曲訴說台灣故事
臺灣戲曲中心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月夜情愁》,將於三月廿九日至四月一日及四月五日至八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連演兩週、共計八場次,以饗龐大戲迷的引頸企盼。
-
戲劇(曲)
蘭陵四十周年 重現《演員實驗教室》
蘭陵劇坊後年將屆滿四十周年,相關活動已展開密集規畫,首波將以五月演出的《演員實驗教室》經典重現蘭陵人踏上劇場的故事,也藉此為明年將滿八十歲的蘭陵劇坊創辦人暨藝術總顧問吳靜吉提前暖壽。
-
舞蹈
舞蹈空間X伊凡.沛瑞茲《BECOMING》 尋找身分認同
舞蹈空間舞團三月將與歐陸目前最紅的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帶來英國The Place創意舞蹈劇場、荷蘭舞蹈節及義大利夏季歌劇節委託製作,同時也是國家兩廳院與荷蘭科索劇院共製的新作《BECOMING》。
-
音樂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視覺合唱劇場《四季‧台灣》 用歌聲彩繪島嶼風情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無伴奏人聲結合視覺媒體的旗艦跨界製作《四季臺灣》,將從土地出發,以台灣四季風情、地貌風物等人文景象為創作元素,用美好歌聲帶領觀眾一同感受四季更迭的台灣溫度。
-
音樂
三個人《3 X 3計畫》異常返響 音樂與創意完美結合
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3X3計畫》異常返響音樂會,創作型室內樂團「三個人」再度接受國家兩廳院邀請演出,並力邀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貞及劉韋志一起共譜精采樂章,為「三個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
-
戲劇(曲)
人力飛行劇團《時光電影院》 安慰生命中的缺席
人力飛行劇團闊別十年,重磅重返全新製作幾米音樂劇《時光電影院》,由導演黎煥雄、編劇周伶芝改編幾米同名繪本,並搭配音樂總監兼作曲者陳建騏、作詞者李焯雄及HUSH聯手打造。
-
舞蹈
2018雲門四十五周年 十國演出橫跨歐美亞
二○一八年是雲門舞集創團四十五周年,已排定十國演出行程,除了台灣之外,並將造訪美、英、法、德、奧、義、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等國。創辦人林懷民表示,四十五周年就是要繼續打拚。
-
音樂
《詩乃伊》 胡德夫與部落朋友傳唱屬於我們的記憶
「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始終用歌聲說出動人的故事,以低沉渾厚的嗓音串連起對這塊土地的共同情感,與我們遺忘的質樸靈動。即將於四月一日舉辦的音樂會命名為《詩乃伊》。
-
舞蹈
2018圓桌舞蹈計畫 歐美亞展現「舞」力
由「張婷婷獨立製作」策製的「2018圓桌舞蹈計畫」本週上檔,匯集十位國際編舞家齊聚一堂,推出「歐美舞思雋永」、「亞裔新浪潮」兩套節目,一連四天共六場演出,呈現八個不同視野的作品。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