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用聽覺揭開食安議題 《蝕物鏈》無人演出空總實驗登場
《蝕物鏈》由兩廳院委託創作,導演陳彥斌Fangas Nayaw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臺灣聲響實驗室技術合作,運用Ambisonics聲響科技和裝置,建構無人演出的聲音劇場。
-
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 呈現台灣之美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以發生在嘉義縣梅山鄉的真人真事為素材,並從民俗文化視角出發,融合婚俗禮儀、建醮古禮、過火科儀、送冤魂等儀式,讓觀眾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之美。
-
戲劇(曲)
娩娩工作室《play games》 探究性別平等與重視自我意識
娩娩工作室獲樹林藝文中心「幕起系列」邀請,本週重新搬演創團經典劇作《play games》。本劇集結團長賴玟君、藝術總監林唐聿兩人,自二〇〇九年迄今已巡演海內外多場,今年是第六度演出。
-
其他
C-LAB年度展覽「Re: Play操/演現場」 十月十七日開展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繼二〇一八年「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二〇一九年「城市震盪」後,今年在疫情嚴峻的時空背景下,推出年度展覽「Re: Play 操/演現場」,將焦點放在跨越藝術疆界、突破觀展限制的現場藝術(Live Art)類型,企圖藉由翻轉白盒子與黑盒子的既有框架,展現新型態的展演活動,描繪當代藝術的新面貌。 「Re: Play 操/演現場」由C-LAB策展人莊偉慈擔綱,並與兩位客座策展人王柏偉、林人中組成策展團隊。展覽邀請十六位藝術家,以結合現場演出的形式,探索檔案、敘事、空間、物件、性別與身體等。「Re: Play 操/演現場」一展分為「展演現場」、「檔案現場」及 「推衍現場」等三個子題,分由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策畫。三個子題一同探討展演本身的動能,如何為觀眾帶來新的觀點。C-LAB執行長賴香伶表示,展覽試圖在現場藝術的概念下,探究現場表演如何拓展視覺藝術的可能性,改寫、擴充視覺藝術的定義,並探討表演性和現場性如何和社會銜接、與民眾互動,正扣合了C-LAB進行跨域創作實驗、與社會對接的成立宗旨與精神。 探討劇場、藝術史與國家敘事的文本 本次展覽的三個子題,均著重於透過「操演」或稱「演出」的動能,探索關於歷史、身體與空間感知的可能性。在歷史的面向上,「檔案現場」策展人王柏偉在在地實驗資料庫的基礎上,挖掘關於陳明才、鄭志忠、田啟元、侯俊明、姚瑞中等人過往的創作與檔案紀錄。藝術家陳武康將進行四場講座展演,思考劇場性事件如何形塑當代人理解展演的框架。這四場演出包括《壞掉的人生》、《公開的親密性》、《劇場與社會運動》及《素人》。而藝術家高俊宏則重製他在二〇〇〇年前後創作的行為藝術,推出「回製(原『山喬菌宏如何重複我的藝術』計畫,2002)」藝術計畫,以此探索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身體狀態與所面對的藝術環境。 策展人林人中除策畫「推衍現場」外,本次也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表演者一同呈現新作《如果具体派宣言是一首舞譜》。林人中從日本具体派核心成員的創作文本為發想,以擴延性編舞的概念呈現。除此之外,藝術家張紋瑄也將帶來兩場演說表演,她的作品《魚尾獅是何時絕種的?──21世紀成功敘事學》,以模仿成功學講師的授課方式,探討亞洲四小龍在二戰之後如何建構國家神
-
戲劇(曲)
潮水引動疫後思潮 曉劇場《潮來之音》烏梅劇院登場
曉劇場《潮來之音》從災難的預言,窺視人性的情、愛、孤獨與存在。編導鍾伯淵表示,「戲劇,就是我提問的方式。《潮來之音》的提問是:面對災難時,我們還能不能愛這個世界、能不能愛身邊的人?」
-
戲劇(曲)
全民大劇團《同學會!同鞋~》加入新轉學生 激發全新火花
全民大劇團第十號作品《同學會!同鞋~》,堪稱史上最多「金」的舞台劇,也是劇團觀眾敲碗加演、最喜歡的戲劇第一名,而今年同學會有轉學生張玉嬿的加入,更將激起同學間全新的火花。
-
戲劇(曲)
春河劇團音樂劇《救救歡喜鴛鴦樓》 明年前進衛武營
春河劇團全新音樂劇《救救歡喜鴛鴦樓》,郎祖筠及林俊逸用歌聲征服全場觀眾,華麗的舞台、燈光、服裝與直敲靈魂深處的歌曲,獲得觀眾好評。經過劇團努力,確定將於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九日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
-
戲劇(曲)
《My Puppet My Life》 布袋戲演師柯世宏的真實人生
《My Puppet My Life》以布袋戲演師柯世宏的成長背景、生活的經歷、阿嬤的親情連結、布袋戲的期望等主軸所發展而成的演出。
-
戲劇(曲)
戴米恩.夏多內《人性交易所》 跨國策畫的完美謀殺案
改編自英國知名劇作家Dennis Kelly《愛與金錢》的《人性交易所》,由兩廳院聯手鳳凰劇院,邀請法國新銳導演戴米恩.夏多內親身策畫七宗完美謀殺案,讓五位台灣劇場演員伸出以金錢為柄的刀叉,在觀眾眼前劃破道德,大方交易人性。
-
戲劇(曲)
古名伸與李小平跨界聯手《星圖》 在戲與舞之間凝視死亡星芒
讓戲曲與舞蹈對話,用身體叩問生命殞落瞬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別邀請台灣即興舞蹈家古名伸、戲曲演員暨跨界創新導演李小平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聯手,歷時三年籌畫《星圖》,共探表演本質。
-
藝視窗
兩廳院擴大「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廣邀青年擾動劇場!
【台灣】 兩廳院擴大「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廣邀青年擾動劇場! 以培育劇場青年人才為號召的「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將自即日起至10月25日開放「Gap Year 兩廳院壯遊」及「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兩大計畫徵件。兩廳院透過此計畫廣邀青年擾動劇場,召集對表演藝術產業有想法及行動力的青年,齊手與場館、藝術環境與社會產生對話。 有別於過往以「創作者」為主要徵件對象,邁入第三屆的「Gap Year 兩廳院壯遊」今年擴大徵選目光,廣泛吸納各領域的青年對象,且招收年齡範圍放寬至18至26歲的非在學青年。徵選題目也有大變化,將含括場館經營、產業生態、創作發展等公共議題,邀請申請者提出屬於年輕世代的想像與思考,入選的計畫成員將有機會參與場館創意專案。同時,計畫成員需要自訂與兩廳院有關的研究題目,透過一年的公共參與、田調研究及對話思辨,提出屬於年輕世代的觀察與思維,創造新世代的「青年議動場」。「我們希望這群青年不只能做創作,還能更全面思考場館經營,或是如何改變產業的結構等,甚至期待這群人未來有機會成為藝文產業的意見領袖之一,或以改造企業的文化長為目標。」劉怡汝總監說。 行政人是表演藝術產業的十項全能王,因此培育也相對的重要。「藝術行政實習計畫」自開辦以來便廣受好評,通過書面評選的申請者將可在兩廳院舉辦的三日說明會中,了解各部門的實際工作內容,並與申請的部門主管進行面試,爭取表達與展現自我的機會。入選者將利用一學期的時間,深入各部門工作現場,體驗藝術行政工作的真實樣貌。本次招生部門包含節目企劃部、公共溝通部、顧客體驗部及演出技術部,提供在學青年們多樣化的工作選擇。2020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報名網址npac-ntch.org/zh/artProject/intro。 2021年「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即日起受理申請 文化部「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
-
戲劇(曲)
差事劇團《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重磅回流
入圍第十七屆十五項殊榮的台新藝術獎經典好戲《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本週在差事劇團原班人馬以嶄新風格與表現手法,重登舞台。
-
戲劇(曲)
《李爾在此》 傳統傳承者的藝道之路
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自宣告此演出為吳興國台灣封箱後,票券一位難求,啟售一個月三場演出即達九成以上,火速加開一場及貴賓包廂席次,也於開演前一週全數售罄,可見觀眾不只支持經典作品,更顯示出傳奇演員吳興國的無窮魅力。
-
戲劇(曲)
兩廳院藝術出走巡迴北中南 打造獻給眾人的台味派對場
「兩廳院藝術出走」將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十四日巡迴北中南,免費演出台味歌舞戲《十二碗菜歌》。此作由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編導,請來國寶級辦桌大師林明燦擔任顧問,力邀楊烈與蔡昌憲出演總鋪師父子,打造獻給眾人的台味派對。
-
舞蹈
鄭伊涵獨舞創作《孤獨號》 探尋自我
「如果能夠沉入大海,我也不願孤獨的漂流。活著就是一場,只能由自己面對的航行。」編舞者暨舞者鄭伊涵嘗試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結合自身的舞蹈專業與過去生命經驗而創作《孤獨號》,探尋自我。
-
舞蹈
聲與身結合 綻現安定之光 鄭宗龍《定光》以自然喚起心中純粹的孩子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新作《定光》,舞者擬聲蟲鳴、驟雨、雷鳴,打造山林聲音地景,純淨的舞台流動光線,舞者身體內斂而湧現飽滿動能,擬態自然界的有機無機物,在精準的發聲呼吸間,引領觀眾喚起內心純粹的孩子。
-
戲劇(曲)
《單身租隊友》再次起租 從喜劇帶出孰輕孰重的生活議題
楊景翔演劇團如期推出都會喜劇《單身租隊友》三地巡演計畫,疫情重創後,非但不減規模,反而擴大舞台布景,將租隊友們的同居之家塑造更為立體,成為「2020重新裝潢版」與觀眾見面。
-
戲劇(曲)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跨越時空 回歸本土
明華園總團創團新戲《鯤鯓平卷》,首席編導陳勝國聚焦本土,引領戲迷隨著南鯤鯓地方傳說穿越古今,將流傳在台南沿海地區「五府千歲與囝仔公爭奪風水寶地」的傳說故事搬演上舞台,藉由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傳達深刻不變的哲理。
-
舞蹈
舞蹈空間X張愛玲百年誕辰 《紅與白》zoom-in版翻新上演
適逢張愛玲百年誕辰,舞蹈空間舞團將於九月十八日推出《紅與白》zoom-in版,將深刻的文字描述轉化為挖掘人心的音樂舞蹈劇場,以全新舞台向百年傳奇致敬。
-
音樂
法雅歌劇《迷靈之戀/短促的人生》 讓世界為台灣喝采
台北歌劇劇場的法雅歌劇《迷靈之戀/短促的人生》,三月時因疫情升溫而改為鋼琴總彩排直播;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支持下,法雅的兩部鉅作將於九月廿六、廿七日正式上演,為「2020 NTT遇見巨人」系列揭開序幕。
-
音樂
NSO新樂季開啟 跨世代名家絃舞交鋒
國家交響樂團新樂季即將於九月十九日開啟,甫轉任藝術顧問的呂紹嘉在結束自德國返台十四天的隔離期後,隨即與NSO展開一連串緊湊的排練與演出,首先登場的是「絃舞魔幻」,接著是九月廿五、廿六日「世紀交會」音樂會。
-
戲劇(曲)
故事工廠《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 九月十一日起巡迴演出
故事工廠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改編自同名電視劇,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授權,將在九月十一日起於台北城市舞台展開一連三天首演。
-
音樂
北市國新樂季開幕 成立「企業之友會」翻轉國樂品牌
蕭泰然及馬水龍兩位偉大的台灣作曲家相繼離世,臺北市立國樂團九月九日新樂季開季音樂會「演化─生命之歌」,將由指揮家鄭立彬攜手笛子演奏家陳中申及大提琴家高炳坤,以兩位大師留下的經典作品向他們獻上無限的追思及崇高的敬意外,也為2020/21新樂季揭開序幕。
-
戲劇(曲)
《解憂雜貨店》在台推出真人劇場版 九月四日起溫暖上演
日本正式授權果陀劇場的舞台劇《解憂雜貨店》本週起登場,導演王慕天希望透過作品的傳達,將感動傳遞,撫癒更多民眾心靈層面,讓大家都能夠重拾勇氣與希望,擁有繼續好好生活的能量。
-
舞蹈
「鈕扣計畫」十周年 旅外舞者與故鄉「扣作伴」
邁入第十年的「鈕扣計畫」,特別推出「雙排扣」與「扣作伴」兩套節目,將散落各個城市的優秀舞者和故鄉扣在一起,更支持在地奮鬥的舞者,搭起橋梁,讓觀眾與舞蹈的距離不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