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劇團《鋼鐵豐年祭》
台東劇團新戲碼《鋼鐵豐年祭》動員近四十名的原住民與漢族演員,以各自的角度探索共同的原住民族群問題,所激盪出的觀念構築成戲劇的架構與血肉。《鋼鐵豐年祭》將以環境劇場的形式與台東縣各地縣民作一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
台東劇團新戲碼《鋼鐵豐年祭》動員近四十名的原住民與漢族演員,以各自的角度探索共同的原住民族群問題,所激盪出的觀念構築成戲劇的架構與血肉。《鋼鐵豐年祭》將以環境劇場的形式與台東縣各地縣民作一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
聲樂之美來自心中的詠嘆,源自肺腑的吶喊,使歌唱者擁有無限的愉快和光榮,並能感動萬千聽衆心聲的共鳴。 留美聲樂家顧蓓寧,在美期間以豐富的生活體驗及文化環境,激發她獨特的思慧,更憑藉著純樸、自然及特有的詮釋,活躍於美國各類藝術活動與競賽。 此次,她將以不同的方式來詮釋德、義、法等國的藝術歌曲、歌劇選曲,以及台灣歌謠。
由擊樂文敎基金會策劃的「音樂與生活」系列音樂會,在成功的完成了六場引領入門式的「音樂新鮮人」音樂會之後,即將於五月展開第二個階段「愛樂篇」,以進階式的內容、更精緻的演出,表現古典音樂的豐富與美。 「愛樂篇」是由三場音樂會組合而成,包括管弦樂、室內樂及合唱,分別邀請國立藝術學院管弦樂團、名弦室內樂團及台北藝術家合唱團擔任演出。由於節目設計的重點集中在進階性,因此所選的都不是特別深奧的曲子,而且旋律十分優美,希望藉著這美好樂聲的引導,將管弦樂、室內樂與合唱三大古典音樂領域的特色充份展現,讓愛樂的朋友們眞能因此得到幫助,更深入的走進古典音樂世界中。
改編自第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秋決》的同名舞台劇,由天藝劇團於五月中旬推出,仍保留了蒙太奇的跳接方式,基調低沈,但節奏快速,在不變換場景、服裝的條件下,憑藉著聲光的轉換,引導觀衆重行思考家庭倫理與孝道的關係。 此次演出,仍是開放索票,請洽707-1438。
印象三重奏繼三月「蘇格蘭幻想曲」之後,此次再推出「大地之歌」系列二「新世界禮讚」,曲目包括:布洛赫三首夜曲、皮斯頓的三重奏曲及葛雷格的〈新大陸之歌〉,全是美國作曲家之作品。仍舊邀請女高音盧瓊蓉演唱〈噢!蘇珊娜〉等美國民謠。
旅美多年的朱美玲回台定居後創作舞蹈不輟,最近她將和舞蹈家唐碧霞、曾照薰、劉美珠及鄭千杏舉辦一場以「女人」爲主題的創作舞展,舞碼有〈驕傲的面具〉、〈遙遠熟悉的聲音〉、〈在情緒中〉、〈快樂頌〉及〈女人的吿白〉。〈快樂頌〉和〈驕傲的面具〉是曾獲文建會舞蹈創作比賽首獎的作品;〈在情緖中〉則是支爵士風格極爲強烈的舞蹈,〈女人的吿別〉包括三段幽默精采的雙人舞,是表演焦點所在;〈遙遠熟悉的聲音〉以許多張鄕下常見的竹椅營造舞台景象,排列出女主角的各種心事。
國內唯一的黑光幻妙劇團「杯子劇團」,將於端午節之前推出《神仙捉鬼王──鍾馗》,賦予這個民間傳說中的辟邪大將軍嶄新的面貌。他們在全黑的舞台上,以黑燈打光投射於面具、服裝和道具上,演出時演員都隱身於舞台表演,營造出鮮豔、具透明感的幻妙效果。
母親節,一個溫馨的日子,一個感恩的時節,國家音樂廳特別邀請台北藝術家合唱團,爲你精心策劃這場母親節音樂會「把溫馨帶回家」。 「演出風格、型式、技巧的多樣性」一直是台北藝術家合唱團幾年來所執著的演唱理念。從最早的「耶誕夜傳奇」、「松花江上」、「走回從前」到去年推出的無伴奏合唱音樂劇〈流過牛埔的彼條溪〉,無論從聲音的突破發展到肢體與戲劇的結合,合唱演出對該團來說,已經不再是靜止的畫面,而是一幕幕多彩多姿的動人影像呈現。 這場音樂會,將多年來深深縈繞在人們心裡的多首優美旋律,化爲一段段感人的情節。那或許是媽媽們少女時的最愛,或許當年也曾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台北藝術家合唱團以精心的製作與巧妙的安排,爲您帶來溫馨而甜蜜的回憶。
活躍於國內外樂壇的留奧鋼琴家廖益婉,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院鋼琴演奏科,獲頒奧地利國家演奏家文憑及藝術碩士學位。留奧八年期間,多次獲邀參加歐洲各國音樂藝術節的演出,足跡遍及全歐洲,並得到聽衆熱烈的迴響。此次她將演出莫札特、布拉姆斯、拉威爾、舒伯特等人的作品。
有葛萊美之星令譽的美國克里夫蘭四重奏,曾先後獲葛萊美獎七次提名,四把提琴的搭配極佳,演奏層次分明,此次帶來三首曲子: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第二號,巴爾托克的第四號及布拉姆斯的第三號。
國王歌手由六位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優秀合唱團員所組成。成立二十五年來,這六位英國紳士散發出的歌唱家氣質與親和力,使他們如同英國的音樂大使,將英國男仕的翩翩風度與幽默風趣帶到世界各地。 他們的成員包括二位Countertenor(以假聲唱女聲音域的男高音),一位男高音,二位男中音及一位男低音。曲目由中世紀牧歌,文藝復興重唱曲,到近代聲樂作品,甚至流行曲、民謠及童謠。在舞台上,他們帶給觀衆自然而幽默的舞台魅力,演唱中,時常適切地加入極具巧思的表情動作。在音樂上,他們具有牛津、劍橋大學著名的男性美聲合唱風格;演唱現代曲目時,又具備室內樂的表現能力,以人聲製造伴奏或節奏的效果。
音樂生涯「崎嶇多折」的謝綉莉,目前任敎於台東師範學院及輔仁大學,是國內少有專攻鋼琴演奏的音樂博士,此次獨奏會的演出曲目以浪漫派大師舒伯特及舒曼的作品爲主,包括舒伯特的三首即興曲及一首奏鳴曲與舒曼的〈阿貝格主題與變奏〉及〈克萊斯勒魂〉。
奧地利籍的Irena Grafenauer,一九五七年出生於南斯拉夫,她與聖馬丁室內樂團的合奏膾炙人口。此次帶來的曲目有Schulhoff和普羅高菲夫的奏鳴曲以及德布西的<快樂島>、舒伯特<凋零的落花>主題與變奏。鋼琴伴奏是一九七五年華沙蕭邦鋼琴大賽冠軍基里洛夫。
甫自法國國立音樂學院學成歸國的賴承儀,是樂壇最閃亮的新秀之一,去年底今年初在全省各地舉辦了五場個人獨奏會,其豐富多樣的演出方式,不僅展現了高度的演奏技巧,更開創出屬於她的獨特演出風格,頗受好評。這一次,她選擇的曲目有泰雷曼的獨奏曲,胡麥爾的變奏曲及國人難得欣賞到的布瑞頓〈幻想四重奏〉。
南風劇團本月將於高雄地區巡迴演出《高富雄傳奇》,該劇採用走唱的演法,也就是早期台灣戲劇的演出型式,每位演員在某一場裡,均可能是主角。全劇以簡單的佈景和道具,在開放的空間裡即興演出,演員視劇情所需,國、台語並用,透過高富雄一家人來敍述高雄近六十年來的發展過程與人事變化。
這次演出的舞者皆是游好彥近年培育的新血──華岡藝校舞蹈科學生,展演該舞團的歷年佳作小品〈奔雲〉、〈漁夫〉與〈似曾相識〉,還有《菊豆與天靑》、《索──路是人走出來的》選粹。
《漢文皇后》是根據同名越劇改編,由費玉明作曲編腔的大型精緻新編國劇,描述漢朝民女竇氏應召入宮,留下六歲幼弟竇廣平,不幸被拐至奸戶趙通家爲僕。漢文帝即位後,封竇氏爲姬,並爲思弟心切的竇姬尋訪廣平之下落,趙通從皇榜得知廣平爲國舅爺後,即將女兒芙蓉許配於他。不幸,爲避禍的趙通,竟挑唆廣平與前來緝捕的都尉抗拒,年輕氣盛的廣平在衝突中刺殺了都尉,犯下死罪。賢明的文帝及竇皇后終因求綱紀,不徇私情而大義滅親,痛斬國舅爺竇廣平。 本劇的核心人物漢文皇后,由退隱舞台多年的平劇紅伶姜竹華飾演。這次演出,國民大戲班更邀來大陸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京劇院的劉學欽飾演漢文帝一角,與國內名角高蕙蘭、吳劍虹、王海波等人聯袂演出。
林昭亮目前聲譽如日中天,此次再訪故鄕,帶來八〇年代最傑出的大陸靑年鋼琴家李堅,將他倆長期合作的默契第一次與台灣的觀衆分享,呈現國人的眼前。 李堅一九六五年生於上海,就讀上海音樂學院,十六歲時,奪得法國「龍.提伯國際大賽」銀牌獎而嶄露頭角,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拜入皮耶.桑剛門下。一九八七年與中央交響樂團合作首度訪美,贏得矚目,就此展開忙碌的世界巡演。一九八九年成爲第一位訪台正式演出的大陸音樂家,並經常與馬友友、林昭亮及日本的米多莉等亞洲傑出一代弦樂家搭檔演出。
在衆多傑出的交響樂團中,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被譽爲當今世界最佳的廣播交響樂團。由於該團擁有七十年的悠久歷史及豐富的演出經驗,使得他們的演奏散發出獨特的傳統光華,是樂評家一致公認,難得保有濃厚德國傳統色彩的廣播交響樂團。 在古典名曲之外,柏林廣播交響樂團亦兼顧當代重要作品的嘗試,如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契、巴爾托克及布瑞頓等音樂大師的作品首演,便常由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詮釋;一九三一年史特拉汶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即是由該團擔綱演出。他們所錄製的布魯克納、馬勒,也贏得樂評人極高的評價。
華燈劇團於台南地區推出今年文建會社區劇巡迴演出《鳳凰花開了》。這齣戲以台南爲背景,藉著一個北勢街(今神農街)的家族故事,反應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至國民黨執政的種種變遷。在種種變動中,凸顯出人的韌性及其與大環境的抗衡。
加拿大聖菲爾劇團(Theatre Sans Fil)成立於一九七一年,以巨型的木偶表演型態呈現,對加拿大劇場界來說是項創舉,對當時的某些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新嘗試,只有少數具有冒險性的觀衆才會參與他們的演出。 眞正使聖菲爾劇團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的則是一九七九年推出的《小矮人》。一九八〇年,聖菲爾劇團更被加拿大國際偶劇協會特選爲加拿大魁北克代表,參加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世界偶劇節。一九九二年六月來台,於國家戲劇院演出《魔戒》,極受好評。這一次,將帶來專業技術人員製作二公尺以上的大木偶,完美熟練的操作技巧,加上黑光、雷射、煙火、乾冰等特殊聲光效果,是不可錯過的精彩演出!
國內最負盛名的雙鋼琴搭檔──魏樂富、葉綠娜伉儷,向來以專業的音樂素養及豐富逗趣的演奏方式,來推廣音樂的普及化與藝術性;這次,他們更是突發奇想,推出一部史無前例的「鋼琴狂想劇」──《小紅帽與大黑琴》,由魏樂富參與作曲,根據德國的童話作家貝亞斯坦所作的〈小紅帽與大黑狼〉加以改編,是結合了戲劇、舞蹈、樂器演奏等的多重組合,如史特拉汶斯基所作的〈士兵的故事〉般,在音樂中加入節奏性的說白,描述台灣學琴學生家長的心態。由魏樂富擔任編劇、監製、葉綠娜塡寫中文歌詞,並擔任旁白角色。內容豐富,題材新穎,適合全家一同觀賞,是一份値得期待的兒童節賀禮。
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主辦,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製作演出的拉威爾歌舞劇《頑童驚夢》,即將自四月二日起展開全省四場的巡迴演出。該劇去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時普獲好評。 《頑童驚夢》呈現可愛逗趣的幻想世界,儼然是一部法國式的華德狄斯耐幻想劇。劇中人物均以卡通造型出現,動作則全部以舞蹈方式表現。故事敍述一個小男孩,不愛作功課且常頂撞母親、破壞身邊的物品、欺負小動物,一夕間這些被傷害過的動物與物品全都擁上要找小男孩報仇。 這齣歌舞劇處處充滿了拉威爾匠心獨具的童趣,不僅針對兒童,同時也兼顧到赤子之心的成人觀衆。由於音樂部份難度極高,劇中演唱人數衆多,再加上演出時須配合複雜繁多的場景變化等,因此國內外製作演出此劇者均堪稱少數。
持續地圖的迷走,河左岸邁入劇場歲月的第九年。 應第一屆皇冠藝術節之邀,河左岸劇團將於四月八日至十一日於皇冠小劇場演出《賴和──迷走地圖第四部》,並於結束台北演出後,巡迴南下到賴和的故鄕──彰化呈現作品。 賴和,人稱「彰化媽祖」,一生行醫助人,而在台灣文學上也有其不可磨滅的重要性。河左岸嘗試呈現一個歷史、文學、醫學之外的賴和。 異於文字歷史刻板陳述的二〇年代,陌生遙遠的空間,島嶼在曖昧地沈浮。河左岸抽取、運用賴和逝前一年餘所寫的三十九篇獄中日記,穿挿與一個九〇年代知識份子的對話,賴和小說中的角色也意象式出現,作品游移在虛構與紀實之間。慣用手法如投影、幻燈的運用,及照片、手稿作品的摘錄,讓觀衆進行現場閱讀。河左岸不定論賴和,希望引發更多的討論。
「不孕年代──四個人的舞蹈狂想」是由四個不同特質的年輕女編舞者,對生活及空間提出個人的質疑和感想,創作出屬於這個不確定時代的心情。她們不想妄作判斷,遽下結論,而是一種簡單的陳述、明白的表達。 四支舞碼分別是《不孕症候群》、《人體極限》、《關於伊二三事》與《心,是?》,透過編舞者吳美恩、兪秀靑、吳維維、林瓊瑋創作展現。生命中每一刻都隨著新事件而有累積,而每次的累積又推展出新的結果。我們只是當事人──事件當中的某個人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