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林昭亮號召頂尖樂團首席 第一屆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開展
醞釀十年,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將於明年以藝術總監身分舉辦第一屆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邀請世界頂尖樂團聲部首席來台授課。
-
艸雨田舞蹈劇場《竹鄉印象.四幕景》 傳承鄉土情懷
艸雨田舞蹈劇場新作《竹鄉印象.四幕景》爬梳竹塹歷史與記憶,也是創作者對於家鄉的孺慕情懷,並透過技術團隊與舞者搭配多元藝術的視聽形象呈現於舞台,期盼與觀眾一起分享對風城的共同記憶。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遴選音樂總監啟事
一、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簡稱本樂團),特依本樂團音樂總監遴選辦法,公開徵求推薦音樂總監人選,並依規定辦理推薦遴選事宜。 二、音樂總監由本中心董事會聘任,其執掌如下: (一)擔任本樂團之指揮,負責本樂團之演練。 (二)綜理本樂團藝術發展方向。 (三)審議本樂團年度計畫、年度預算及決算。 (四)本樂團所屬人員之任免。 (五)代表本樂團列席董事會議。 三、音樂總監每年駐本樂團時間由董事會依個別契約簽定。 四、被推薦者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擔任本樂團客席指揮並獲本樂團團員過半同意推薦者。 (二)曾任或現任國外職業交響樂團專任指揮並獲董事會推薦。 五、被推薦者應檢具下列資料: (一)報名表(詳如本中心提供之格式) (二)推薦函(詳如本中心提供之格式) (三)被推薦者之職業交響樂團工作經歷之資料(包括演出、排練 之現場影音資料及曲目表。影音資料請提供光碟或影片連結網址) 六、上述相關資料,請於2019年2月20日前,寄送至:台北市100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董事會辦公室;或寄至E-mail信箱:npac33939777@gmail.com。 七、洽詢聯絡人:劉秘書電話:02-3393-9503;傳真:02-3393-9504;Email:tingyu8859@mail.npac-ntch.org 詳情參閱:http://npac-nso.org/zh/controller/news-f7rg8qsq97 檔案下載 <a href="http://wfs.npac-
-
裊晴絲劇坊《聽我細訴》 崑曲寫實表演獨特美學
裊晴絲劇坊創團首作《聽我細訴》改編自美國劇作家珍.馬汀(Jane Martin)著名得獎作品,邀集國內資深演員劉嘉玉、余大莉及新秀陳秉蓁、楊瑞宇,四人以自身專業技能嶄新詮釋現代崑劇。
-
王靖惇《花兒》探討家庭自我認同 黃彥霖《#越想越不對勁》談校園性侵謎團
夢田文創與故事工廠合作共製「致親愛的孤獨者」舞台劇,第二檔《花兒》《#越想越不對勁》十二月廿一日起上演,期盼與觀眾一同探討主流價值中對夢想定義及促進社會關注校園性侵與網路霸凌議題。
-
NSO音樂總監呂紹嘉:二Ο二Ο年屆滿卸任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宣布將於二二年八月卸下NSO音樂總監一職。呂紹嘉於二一年六月二日接任該職(一任五年),二一五年八月續任,任期至二二年八月結束。
-
NSO紀念伯恩斯坦 「美國春秋」「搖擺美國」經典曲目重現
剛結束美國巡演返台的國家交響樂團(NSO),將於本月由音樂總監呂紹嘉親自指揮,攜手多位台灣傑出演奏家共同演出美國音樂。
-
香港舞蹈團《倩女.幽魂》 留住終將消逝的美好
香港舞蹈團《倩女.幽魂》繼在香港、廣州及北京叫好叫座的演出,本週將帶著舞劇走到台北,以糅合多種風格的舞蹈重現聶小倩、寧采臣蕩氣迴腸的人鬼戀,但求在黎明來到前,留住最純粹的情感。
-
黛安娜.潘頓爵士四重奏 兩廳院聖誕音樂會整晚好歌不停歇
2018兩廳院聖誕音樂會邀請加拿大爵士女伶黛安娜.潘頓登台演出,除了演唱聖誕歌曲外,將精選出道至今的經典曲目,在聖誕節前夕獻上美好祝福。
-
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劇情美聲不遜音樂劇
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製作的「李寶春精演新老戲」,嚴選三齣暖心經典:《秦香蓮》、《趙氏孤兒》、《龍鳳閣》,將於本週在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演出。李寶春在戲中盡展馬派風采,不負馬連良先生的精神。
-
表演工作坊《花吃花》 詮釋暗黑校園霸凌
表演工作坊最具衝擊性新戲《花吃花》,改編自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首獎《花吃了那女孩》,透過一樁校園霸凌事件,六位花樣少女們各自立場的表述,逐步揭開令人痛徹心扉的真相。
-
紙風車《巫頂看世界》好評不斷 台中加演
紙風車劇團「巫婆」系列全新創作《巫頂看世界》,將帶著大小朋友一起同遊歐、亞、美、非四大洲,讓孩子們感受不同世界觀的生活經驗。台北演出後大受觀眾好評,決定於廿二日晚間在台中加演一場。
-
綠光劇團《THE BEE狂蜂》衝擊人性 呈現瘋狂恐懼心理層面
綠光劇團「世界小劇場」《THE BEE狂蜂》有別過往作品風格,走感動、溫暖路線,本戲講述更多喧囂殘酷的社會現象與嗜血瘋狂的人性,以沉重、極端恐懼、近乎瘋狂的心理層面呈現給觀眾。
-
故事工廠X夢田文創「致親愛的孤獨者」 替你說出心中的那句#MeToo
故事工廠及夢田文創合作推出舞台劇「致親愛的孤獨者」,首次以「議題」進行創作,期望作品能與社會對話,挖掘隱藏在社會角落的「孤獨者」故事,帶領觀眾進行一場治癒、同理與反思的旅程。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 黃翊工作室+《長路》2019TIFA首演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自二一七年起啟動至今,首屆共製作品黃翊工作室+《長路》於明年二月將在國家戲劇院首演,五月起也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巡演。
-
《石板屋下的葬禮》 舞台上的排灣甦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主辦的「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音樂會,壓軸場《石板屋下的葬禮》由排灣族表演藝術團隊「米靈岸音樂劇場」擔綱製作與演出,將帶來全新淬鍊的精緻藝術創作結晶。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回首、遠望
很快的,又到了一年的尾聲,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正是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最忙碌的時候。除了有不斷的新作推出,讓觀眾眼花撩亂外,各表演團隊還要忙著年底結案、提明年的企畫當然,還有不可錯過的、大家引頸期盼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也在此時開賣,加上較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北、中、南三場館到位,更讓TIFA的精采縱橫全台,所有人莫不睜大眼睛、惦著荷包,熱烈地討論著要投向哪個節目的懷抱。當然,敝刊也會在近幾個月,鎖定這個議題,為讀者們做最詳盡的報導。 在本月份,我們先聚焦在二○一七年就曾登上過TIFA的舞台,創下當年售票秒殺、加演的劇作《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這齣由編劇簡莉穎與四把椅子劇團導演許哲彬推出的作品,以愛滋病作為創作素材出發,直視這種「曾經」被稱為廿一世紀的黑死病。但是,關於這個議題,它真的是「曾經」嗎?除罪化了嗎?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現在還是有人與它共存著。愛滋、AIDS、HIV這些名詞從當年到現在,除了在醫療、公衛上的專業領域之外,它被人們窺視的眼光、背後隱藏的包袱,又有多少的改變?若不了解它,又要如何面對?劇場就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世界各地探討愛滋病的作品,在這卅多年來不斷被創作出來,每個作品也代表了各個年代面對它的映照。大家不妨放寬心胸,隨著本刊共同追尋劇場愛滋啟示錄,一覽如同簡莉穎所說的:「為那個距今並沒有很遙遠的年代,為那些還不那麼被理解,卻與我們很靠近的人們留下身影。」 此外,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本刊的重頭戲,就是針對全年台灣表演藝術的現況,為讀者整理爬梳該年度的十大「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當然今年也不例外。回顧二○一八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界除了本文一開始就提及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北、中、南三場館到位之外,如:原創音樂劇大爆發、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地方藝術節開始重視策展、強調藝術創作陪伴、作品製作期拉長、重演巡演節目增加等等,而在這十大議題間,也不乏互相交錯影響的環節,這些發展的軌跡與歷程,將會如何牽動未來台灣的藝文環境生態發展,都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觀察。 最後,編輯部也選出了三位2018 PAR People of the year布拉瑞揚、汪兆謙與林勤超,除了獻上我們對其表現的肯定外
-
平心而論
從開低而走高?
除了不斷想辦法精進演出前後的「說」,今年我們還有個特別的機會,把舞作從頭到尾以口述影像方式「說」給視障者聽,準備素材的過程相當不易,但結果是意外的「甜美」。口述老師將看到的畫面,透過耳機以好聽又適當的速度娓娓道來,不僅聽障生覺得「非常豐富」、「看得很開心!」,連一起前來的明眼人,也有不少表示受惠良多,確實因此看懂了更多的細節!
-
音樂飛行
台北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
台北市並不是沒有表演音樂的地方,而是缺乏一個有別於國家音樂廳歐式濃郁渾厚、咖啡色彩,偏日式純淨的「新」音樂廳;台北更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咖啡廳典雅溫馨的氛圍讓愛樂者可以聚首聊天、享受難得的悠閒;大廳更不必氣派地鋪滿白色大理石像是偉人陵寢;各種動線、管制區的設計必須以降低管理人力需求作為基本準則;缺乏鄰街門面就絕對需要建築師的天才靈感,將之轉化成令人讚嘆驚豔的地標
-
A Bigger Picture
創作,是追求安全感,還是走出舒適圈?
《亂世佳人》的主角被詬病的原因,一是以愛之名,不理他人觀感。二是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為座右銘,什麼事都好,先做了再說,天掉下來當它是被子拿來蓋。 自我中心一向被認為是一個人自私的禍源。不管今天追求明天更是好高鶩遠的惡習。但放在創作過程來看,擁有自我但又無畏別人的評斷,那樣的分享可以很無私。敢去提出未知而不是緊緊握著已知,也可以讓人看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