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彩
-
新加坡
跨藝術媒介演出頻仍,打開包容的視野
5月至6月,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FA)再次登場,藝術節總監Natalie Hennedige負責2022年至2024年3屆藝術節,這為期3年的主題為「表演的解剖學」,今年的副標題為「Some People」(一些人),推出了4部委約新作品,以及11個國際演出。 有趣的是,一些劇評質疑今年的藝術節作品是否過於「高檔」,另外也有劇評提出這屆藝術節的作品是否「過分自省╱自我中心」。有不同觀點與評論總是好事,本地報章也特別做了一篇訪問,專訪第一次參與藝術節的觀眾,觀眾年齡從13歲至72歲,對於許多跨藝術媒介的作品,都顯得很包容、很好奇。參與藝術,無須勇氣,只求包容、好奇的心。 另外,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華彩2023」也在5月至6月間展開,其中除了舞台劇表演,也有舞蹈、音樂會、特展和電視節。今年的主題為「華麗重現,代代精彩」,著重跨界合作的作品,例如南華潮劇社(推廣潮劇的社團)首次嘗試創作現代音樂劇《戲誰先說》;鼎藝團的《繡藝.留香》結合華樂室內樂與新加坡正在消逝中的手工藝(刺繡及大柱香製作);䪭樂房的《今後》結合阮演奏和婆羅多舞,呈現原創音樂劇。而本地劇團TOY肥料廠的原創劇《告訴陽光》,則講述本地南洋大學60年代的詩樂歷史,也是首次呈現南大詩樂的舞台劇,意義非凡。 自2021年以來,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華彩」系列向來為觀眾帶來跨藝術媒介的演出作品,雖然以推廣華語為主,卻常常能看到華語、英語和各種方言的身影,在愈來愈少年輕人使用華語的新加坡語境下,「華彩」何嘗不是一道勇敢美麗的風景。
-
新加坡
「跨界」掀起疫後藝術大潮
新加坡疫情暫緩,「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也華麗歸來,今年新任總監Natalie Hennedige以「表演的解剖學儀式」為藝術節的主題,探討表演的儀式感。 今年藝術節強調跨表演媒介、跨藝術領域的創作,在跨界合作中進行融合、碰撞與創新的藝術實驗。例如《Ceremonial Enactments》是由MAX.TAN(服裝設計時尚表演)、Nadi Singapura(馬來打擊樂隊)和Bhaskars Arts Academy(傳統印度舞蹈)綜合而成的演出;《project SALOME》由導演王景生重新解構王爾德的名劇,並以社交媒體、紀錄片形式,探索女性與權力的課題。回想2020年藝術節被迫取消、2021年部分演出臨時被取消的窘境,今年藝術節的盛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新加坡藝術家也有機會進行跨國合作。由市區重建局主辦、星展銀行呈獻的「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以「火花之光」的主題圍繞環保課題,由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塑料鯨魚》、互動投影裝置《單獨一起》等作品,則是由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聯手創作的作品。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華彩」,今年主題乾脆就圍繞著「跨界」,呈現14部數碼和現場演出:有融合華族舞和印度舞元素的《化蝶》、以講座音樂會的形式重塑傳統的《承古揚新》兩年的封鎖和隔離,讓藝術界「報復性」似地以「跨界」進行藝術實驗,在連結中探索人性,甚是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