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真跡與山寨的思辨
如何衡量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它的真偽是否影響觀者感知?複製品難道無法取代原創,只是缺少靈光的仿傚?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的作品《Rohtko》運用字母調換、巧妙地冒名美國前衛派畫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註1),以現場表演與即時影像相互交融的敘事手法,鋪陳真跡與山寨的價值辯證,深入探討當代藝術市場的矛盾與迷思。
真假難辨的藝術評價
剛邁入不惑之年的塔沃柯夫斯基曾是波蘭劇場教父陸帕(Krystian Lupa)長期的合作夥伴。近年來,他以多媒體創作橫跨東歐劇場圈與視覺藝術界,被譽為指日可待的新秀導演。他的作品善用影像科技,模糊現實與虛構的分野,營造表演者與觀眾相互交融的虛擬空間。
受哲學家韓秉哲著作《山寨:中國式解構》的啟發,塔沃柯夫斯基質疑西方文明崇尚真品的迷思:「對中國人來說,真跡只是一種理念的痕跡或體現.中國藝術史上,常常出現摹本比原作更珍貴、更有價值的現象,因為後人覺得它的製作更精美、更忠於原作的理念。」(註2)姑且不論中國人如何實際評價真跡的可貴,塔沃柯夫斯基挪用韓秉哲的論述,用意在於批判西方藝術界追求獨一無二性的物質迷戀:複製與原創相較,不但被認作一文不值,更有一種道德疑慮。
隨著市場化發展,拜物主義在當代藝術圈急速加劇:藝術家化為行銷名牌、作品成為交易商品、展覽變作一種背離原創精神的商業化事件(註3)。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疫情期間曾引爆熱潮的NFT加密藝術。然而,這種數位創作也撼動西方社會對藝術品的評價標準:創作的物質性逐漸被虛擬取代、失去價值。除了電子憑證,原作與複製品完全如出一轍,這種真偽莫辨的現象讓人迷失方向。
文字|王世偉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