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河界

相關文章 2 篇
  • 「組合語言舞團」從肢體間的對話出發
    即將上場

    「河界」組合語言舞團的肢體對話

    組合語言舞團藉由肢體的對話出發,來探討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共處時的對應關係。三位編舞者分別以《橋》、《隧道》、《床》爲題,以情愛關係爲切入點,呈現兩性在觀點立場歧異時進行溝通所產生的困境與契機。 楊桂娟的《橋》描繪人與人之間因個性差異和溝通不良造成的隔閡與爭執,以及基於關懷而產生的互動,進而相互諒解的可能。蘇子毓的《隧道》與阿根廷作家艾內士多.薩巴多所寫的一部小說同名。她有感於人生追逐愛情的過程中常因「追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或「追到了又不被重視與珍惜而苦悶與孤獨」,那種等待拯救的心靈就像是受困於隧道中,恐慌地祈求曙光的降臨。 王正芬的《床》在意象上表達著多種人性迷思,它與人類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床可以是喜怒哀樂時的情緖安置處,也可以是解讀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縮影,藉著床的冷、暖、單與雙,對照牽引人性的溫馨與現實。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2期 / 1995年06月號
  • 《河界》的演出劇照。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作的兩性議題與編舞者的認同

    一九九一年成立的組合語言舞團,在兩年前的首度公演之後,今夏再度推出《河界》,以落實「關懷人生」的創作理念。

    文字|吳士宏
    第35期 / 1995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 戲劇(曲)

    原創親子音樂劇《阿甯咕又闖禍了YA~》 透過父子互動看見家庭包容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