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劇場防疫

相關文章 7 篇
  • 平日熱鬧的舊法院黑盒劇場立起臨時的關閉通知。
    澳門

    疫情再起劇場驟然停擺

    澳門劇場活動正式回到停擺狀態,一系列準備在8月舉行的演出和課程只得取消或延期。

    文字|莫兆忠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 搖滾天王布魯斯.史賓斯汀在百老匯的演出開幕當天,反疫苗人士上門抗議。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一) ——美國紐約、英國英格蘭、法國、荷蘭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文字|謝朝宗、林大貂、楊宜霖、賴德文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米蘭史卡拉劇院在5月10日重啟舞台,原來的觀眾席全被作為樂池。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二) ——義大利、德國柏林、奧地利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文字|楊馥如、鄭安齊、吳睿然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新加坡5月16日起實施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措施,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新加坡國際藝術節,圖為藝術節宣傳地景。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三) ——新加坡、韓國、日本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文字|梁海彬、許景涵、新田幸生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雪梨疫情又起,再度進入封城狀態,歌劇院等演出場館也再度關門。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四) ——澳洲雪梨、墨爾本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文字|齊義維、林品安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2003年SARS時期,在國家戲劇院觀賞演出的觀眾均戴上口罩。
    焦點專題 Focus

    疫擾大地,「藝」勇前行

    病毒肆虐、肺炎蔓延之際 強調與觀賞者同場共感的表演藝術 不可避免地成為重災戶 如同十七年前的SARS 入場量體溫、觀眾戴口罩 停演、延期場景重演的當下 在全球化的今日 災情可說是雪上加霜 在此非常時期 表演藝術界如何因應? 政府提供了哪些援助機制與紓困政策? 公立場館又提供了哪些應對協助方案? 這一波疫情 是否也是台灣表演藝術圈自我體檢的一個時機? 面對未來,思考存續、又有哪些是可借鏡或是開拓的可能? 就讓我們「藝」勇前行,攜手度過這漫漫的艱難時刻

    文字|本刊編輯部、劉振祥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 因應疫情升溫,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節目幾乎全面取消,在開演前宣布停演的《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在內部彩排後,全體劇組在舞台上留影。
    焦點專題 Focus

    瘟疫關上劇場之門 繼續生存的大哉問 表演藝術產業,疫情下如何度難關?(上)

    十七年前的SARS,重創過台灣的表演藝術產業,但表演團隊挺了過來,而當下正熱燒蔓延的武漢肺炎,在時空條件變換之下,為表演藝術帶來的是更嚴峻的寒冬,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現實中,雖有文化部與各場館的紓困方案與協助,與除了有與其他行業面臨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藝術產業更有其本質性的脆弱體質,如何活下來,繼續讓人們可以享有藝術的動人力量,是所有從業者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嚴肅課題。

    文字|魏君穎、秦大悲、周嘉慧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