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馬騰斯
    藝號人物 People

    楊.馬騰斯 透過不同的身體 測試舞蹈的邊界(上 )

  • 由臺灣歌仔戲推廣基金會與RC文化藝術基金會聯手,集結全台兒童戲劇能量,將自10月31日啟程,搭乘「紙風車台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巡演六個鄉鎮,打造結合母語推廣、文化平權與藝術教育的親子盛宴。
    戲劇(曲)

    兒童歌仔戲搭乘藝術卡車 六鄉鎮華麗巡演出發趣

  • 羅斯提斯拉夫.諾瓦克
    藝號人物 People

    羅斯提斯拉夫.諾瓦克 只有專注技藝,才能找到舞台的自由(下)

  • 《旅行的舌頭》
    新銳藝評 Review

    《旅行的舌頭》風味記:複雜的味道和情感,平淡的敍事和展現

    評李銘宸 X 張碁 X 奈絲.蘿柯 X 温又柔《旅行的舌頭》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DJ無尾熊小子

相關文章 1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表演藝術碰上機器人

    遇見賽伯格 回探「人所以為人」

    那些早先存在於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的賽伯格(cyborg),現在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已經不是幻影,但「它」能被視為「人」嗎?能夠被愛與愛人嗎?在表演藝術舞台上,我們已經看到會跳舞的工業機器人庫卡,還有能演戲的人形機器人,它們在舞台上的意義,更多是讓人回探「人之所以為人」這件事,關於我們如何活著,也關於我們如何去愛。

    文字|吳孟軒
    第302期 / 2018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