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創作者╱編劇簡莉穎
「大劇院時代」真的有來嗎?場地變大之餘,創作如何跟著變「大」?台灣需要的一直都是更多的中型劇院。要做到大劇院規模的演出,要更高的成本,也必須要找到更多的觀眾。在國外觀劇,比較多七、八百人甚至以下的中型劇場,一方面可能因為戲劇演出不像歌劇,戲劇有其適合的場地大小。我認為創作者從小劇場到中劇場再到大劇場,中間的創作成本需求會是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再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大」。
台灣的藝文人口相當有限,台北每週的演出量,票也不是這麼好賣。那麼到了台中、高雄,該如何把作品推廣給年輕上班族?學生?教育很重要,畢竟表演藝術不是「粉絲狂熱型」消費而是「理智型」消費。現在看台中的觀眾消費狀況可能還不準確,現在精采的國際節目,能吸引許多外地觀眾包括我過去看,如果要推國際線,配套的交通住宿跟觀光拉力很重要,但又多少人可以一直負擔這樣的消費模式?
除此之外,劇院的定位也很重要,在場館節目的製作與規劃中,究竟要打的是國際牌?自製節目?國內演出?節目的選擇上又有點「菁英品味」,這樣真的能夠和在地觀眾有所連結嗎?另外,場地變大了,但錢沒有變大,那麼,這些劇院應該要找誰來演出、創作,又或是找哪裡的資本去製作、支持這些節目?平常在台北的團隊,南下演出時無法有效經營與宣傳,也是一個問題。
這幾年表演藝術讓我感覺最有活力的,也能與世界對話的,是年輕創作者紛紛開始找回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的連結,想要找到屬於我們自身的文化,及這混雜的文化與世界的關聯。這不特別指涉哪個節目,而是集體的感受,而正是因為國際政治、文化的邊陲位置,讓我們一直關注台灣文化的獨特性與共通性。
在劇院與創作者、觀眾的理想關係上,我覺得劇院之於創作者不應只有場地租借的功能,更應該做的是直接經營整部作品的製作過程與呈現,讓團隊在演出前能夠在場館內排練,避免掉排練場的不同導致進場需要再一次修正等問題;對觀眾而言,劇院一定要變成觀眾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觀眾對劇院的想像有點太過高雅了,有點像博物館,劇院裡甚至不能喝水、賣酒,但國外不是這樣的。如果觀眾沒有把看表演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會想走進來。
大劇院時代對我的影響其實沒這麼大,不過邀約的可能大概是會變多吧。還有,就是會多花點錢南下看演出。如果說要給年輕劇場工作者建議,其實跟什麼時代無關,就是好好對待身邊的朋
文字|林立雄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