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碧玉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武術結合舞蹈 創作就是修行
「行者,就是修行的人。對我來說,其實每個人都是行者,一念之間的轉變,將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肢體音符舞團藝術總監華碧玉談起《捕風捉影無為》時,這麼說道。經營舞團、創作,也像修行,與其說《無為》直接指涉創作內容,倒不如說反映的是她一路走來的心境。 這是《捕風捉影》系列的第三個作品,距離首作已隔十年。回想起當初製作這個以武術結合舞蹈的作品,她坦言是受到李安《臥虎藏龍》的吸引:「舞蹈中本來就有武舞,但缺少武術的精氣神,現代舞靈巧,但較少心性的訓練,武術厚重,回到傳統需要安靜、專注。我希望能將武術中的線條、技巧融合進舞蹈之中,用慢來反思現代的速度。」 有趣的是,《無為》首度找來了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鼓隊「鼓.行者」一同合作,不只鼓.行者靜定沉穩的身體與舞者的靈動,棍、板凳等作為「兵器」的鋼硬特質與作品中所談論的呼吸、自然運轉等柔軟線條,都成為作品中鮮明的對比。值得一提的是,華碧玉也將與采風樂坊的林慧寬(琵琶)與吳宗憲(簫)的現場演奏進行即興演出,為《無為》拉開序幕。
-
舞蹈新訊
肢體音符舞團《桃花緣》 詩詞引領悟「情」字
在大提琴與女聲的吟誦下,女子啣著桃花枝影綽起舞,似曾相識的畫面隨著花香,勾起了若有還無的悠遠記憶,那彷彿來自古遠前世的戀人身影,召喚著女人和男人一探究竟,卻不知這番試探,逗引人們尋覓的是真愛的緣,或是執著的怨 肢體音符舞團創團至今來到第十五年,藝術總監暨編舞者華碧玉素以古典、民族舞的創作見長,近年則在開拓觀眾族群等考量下,不只提攜編舞後進,創作也逐漸轉以古典身體語彙結合現代題材,拉近年輕觀眾與傳統舞蹈的距離。《桃花緣》的編創概念,始自華碧玉感慨周遭朋友多有陷於情關、執著不放的經歷,無意間讀到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寫的情詩〈最好不相見〉、〈那一瞬〉、〈見或不見〉等作,訝異於出世的喇嘛竟對愛情有此體悟,遂以詩詞入舞,發展成前世到今生的情境式舞作。詩詞由知名音樂人林隆璇編曲,以現場吟唱的方式,引領觀眾細細領略落英繽紛後,了然寂靜的情與悟。
-
即將上場 Preview 肢體音符舞團與林隆璇合作「流行音樂輕舞劇」
《藏心》 從男人心事看情感幽微
肢體音符舞團由藝術總監華碧玉、編舞者許瑋玲共同編創,邀集音樂製作人林隆璇,結合流行音樂與現代舞演出《藏心》。這齣舞作不同於過去以女性為中心的敘事手法,而從男性內心多重觀點來看情感世界的複雜與細微。而林隆璇的不但以音樂創作穿梭舞作,他也自彈自唱,並演出舞蹈角色。
-
即將上場 Preview 肢體音符舞團新作從「觀」與「聽」出發
華碧玉《觀。自在》 尋索內心自在豁達
肢體音符舞團新作《觀。自在》,由該團藝術總監華碧玉編作,傳達的不僅是肢體美或技巧動作,而在於從心靈出發、融舞蹈一爐、回歸身心澄明境界的傾力嘗試;作品從「觀」與「聽」出發,讓觀眾在舞蹈、音樂、琉璃裝置交織的藝術氛圍中,尋回內心的自在豁達。
-
舞蹈新訊 林隆璇、張中立跨界發聲
《雲.想依 花.想容》 品茗聞香觀花舞
天地有繁簡大美。雲的輕盈純淨與花的丰饒華美,透過古典身段,將展現何種舞韻丰采?肢體音符舞團舊作新演《雲.想依 花.想容》,以雲揮灑變化無形之境,以花綻放雅緻有形的女性柔美,從〈行雲〉、〈雲囀〉、〈轉花〉、〈花容〉四段主題,微妙點出簡約與繁華、平靜與燦爛間的多層次感受。 舞作這次請來流行樂界的林隆璇、排笛演奏家張中立跨界製作,以國樂樂器編奏出底色中國韻味、充滿空靈感、New age曲風的音樂配樂。將吟唱現代詩詞的林隆璇說:「雲的變化多端與花的明顯和色澤感,在樂器配置上將呈現對比性。」張中立描繪:「排笛的高音有如飄過天空的雲,每秒鐘都在變動;琵琶的清亮音色,正可表現花朵盛綻。」 編舞家華碧玉用大圓裙與紗靈活舞擺雲之厚薄、大小型態,舞者身著白衣長裙,足蹬三寸金蓮,或緩走或快步,繽紛燈光映照如同晨昏的多彩花顏。現場將飄逸著花香,紅樓的桌椅不撤,供客人邊品茗邊看舞,這場視聽嗅味覺的五感饗宴,將讓人體驗愉悅而美麗的花芬雲影。(周倩漪)
-
新秀登場
孿生共舞肢體音符
肢體音符舞團在實驗舞展中大膽採用兩位新人的舞作,魏光慶有著原住民血統中獨特的音感與節拍,李名正則表演出對舞蹈創作強烈的好奇心與新鮮感。相對於魏光慶作品中奔放、明亮與瞬間爆發的力與美;李名正有著極爲細膩、內斂的柔感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