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文
专栏作家
-
特别企画 Feature Q5:能赚钱的文化,就俗气吗?
从社会学观点,拆解消费的认同想像
2023上半年的诚品华语创作排行榜里,主打正能量和励志的作家黄山料占据前4名,引来许多嘲讽与鄙视,有些人强调「我不会看这种书」,有些人因此担忧当代人阅读素养。畅销书并不是头一次带来焦虑,过去肆一和Peter Su等作者都引发过类似的惊恐与讨论。 对一些人来说,励志书不算文学。文字要成为文学,似乎得先跨过一个门槛。社会学者李令仪对台湾出版业有深入研究,他曾指出,编辑、行销等从业人员往往必须面对文学与商业的「双重逻辑」。这个概念来自法国文化社会学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强调文化人一方面身处「倒转的经济世界」,要为了艺术而艺术,去否定世俗的经济逻辑,另一方面又要以主流价值来界定商业的成功,不能不在乎排行榜。 「双重逻辑」不只影响业者。之前MOMO购物网把书大打折,影响独立书店运行,引起「图书统一定价制」的讨论,在这里,消费者也被卷入价值战争,光是选择跟谁买书,都面对双重逻辑:你选择活在市场世界,把书仅仅当成商品、便宜就好吗?还是选择活在倒转世界,用其他资格衡量书的价值? 不过不管你怎么选,这选择算是自由的吗? 冲突背后的自由假象 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场神仙打架背后的某种神秘价值。 跟我同龄的听团仔们,时常有人强调自己只听五月天「地下乐团时期」的作品,强调现在的五月天「太商业化了」。显然现在的五月天已经是某种商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艺术品所需的「某种价值」,好像反而会随著经济资本的累积而减少。 照布赫迪厄的说法,这种价值其实也是一种资本,在其理论中,除了经济资本外,尚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前者是你当前社会地位拥有的社会网络,也就是人际关系,后者是你在当前社会因为具备特定能力,而被认为有品味、有教养。 然而,哪些社会网络值得注意?哪些能力算是有品味、有教养?判断的标准,就看这些东西可以换成多少「象征资本」。 在一个社会场域里,粗略来说,主流地位的价值体系觉得哪些东西好,哪些东西就有象征资本。这些东西可以是什么,很难说清楚,可能是声誉、名望或品味,例如什么样的音乐能登大雅之堂、哪一本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哪一本是写实主义的作品等。不同的场域有不
-
特别企画 Feature
社会X政治X经济X哲学的自由面面观(一)
自由是什么?自由真是天赋人权吗?如果我们生来拥有,为何还需要追求呢?自由又如何纠缠难解地分为消极与积极,影响我们的行为?藉著8位深刻思考「自由」奥秘的古今各领域学者视角,让我们一同探勘人类生存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