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贝芝
-
焦点专题 Focus
制作人在亚洲
亚洲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孕育出多样的民族与丰沛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即使身在亚洲,我们忽略了这里仍有未知之地亟待被探索。台湾在解严后的90年代,即有表演艺术领域前辈肇始亚洲交流,艺术家、表演团队则接续在后,乃至近年以制作人╱策展人为对象的交流组织、活动、工作坊日益增加,也获得各方重视。 从制作人端发起的频繁交流,究竟会为剧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些横向串连的合作,又是如何思考资源整合,为制作人带来了何种深刻的国际交流、制作激荡及文化冲击等刺激?本专题特邀独立制作人蓝贝芝、高翊恺、陈汗青、王序平,分享他们曾参与其中的经验及激荡出的相异火花。 为了探寻亚太制作人才发展的下一步,我们也专访了近年积极搭建起亚洲桥梁的场馆,进一步探问机构如何与独立制作人建立伙伴关系,又是如何以亚太制作人才为对象,展开短期密集交流,借由共同孵育区域创作,发展专业制作人制度和制作系统。此些不同规模的网络、平台,都可能导致表演艺术领域的制作生态出现明显变化,也让我们期待此些制作人们将如何与创作者携手,孕育出亚洲的新叙事。
-
焦点专题 Focus
重新观看当代亚洲样貌
「制作人」,是个谜样的角色,外界看起来具有相当的决策权,但只有他们才知道工作内容有多么纷乱庞杂。尤其对流动于各团队中的独立制作人来说,究竟这份工作的实际轮廓为何?有不少人仍如此回答:「持续探索中」。幸亏近年来,国际交流愈来愈频繁,「亚洲串连」带给制作人开拓新视野的机会。藉著此次专题,本刊邀请几位独立制作人分享、剖析各自「在亚洲」的独特经验,提出对此工作的未来展望。
-
焦点专题 Focus
共制再思考 X 6位实践者的提案
对台湾表演艺术圈而言,「共制」(co-production)是近年的关键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场馆、国家,以资源整合、国际交流为前提,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并产生各类型的共制节目。 广义来说,共制涉及「金钱」与「艺术」两种模式的合作分类。前者以资金挹注为主,后者涉及不同角色间的艺术理念协商,此两类型间往往有模糊地带,不同团队、制作人、艺术家或机构之间对「共同性」的追求,可说是困难重重,没有一概而论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种新的工作思维与模式的可能性。 随著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三大场馆与地方文化场馆陆续到位,各馆、各地方的艺术节相继举办,增进了场馆共制、国际共制等市场需求,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对话与交流,方能推展创作能量。本刊尝试透过6位身处「共制」大群体中的实践者,以其身体力行得来的反思与再提问,尝试描绘「理想共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