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家曾宇谦
    音乐

    首度与梵志登合作 曾宇谦暌违5年演绎布拉姆斯经典协奏曲

  • 《自私的巨人》故事从巨人封闭的内心到花园重现生机,以偶的细腻与舞台视觉的转换,引导观众进入童话中的生命寓言。
    戏剧(曲)

    让孩子在偶戏中亲近客语 《自私的巨人》温馨上演

  • 2014年德国莱茵歌剧院《罗恩格林》演出剧照。
    焦点专题 Focus

    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罗恩格林》首现台湾舞台

  • 焦点专题 Focus

    瓦旦.督喜 混浊时刻,重见生命的光

香港artmate-八月号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陈世雄

发表文章 2 篇
  • 回想与回响 Echo

    怎一个「理」字了得?

    台湾和大陆,哪一边更重视歌仔戏?哪一边更努力发展歌仔戏?中国大陆五〇年代的「戏改」,救活了濒临危亡的歌仔戏,然而「大锅饭、铁饭碗」的体制有其弊病,这也是事实。过去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对歌仔戏虽然谈不上「重视」,但从八〇年代初开始,却成了台湾各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一门「显学」。

    文字|陈世雄
    第108期 / 2001年12月号
  • 回想与回响 Echo

    怎一个「理」字了得?

    歌仔戏发展不过百年,一九四九年后被隔绝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达三十多年之久,因而分别在两岸发生了型态、风格上的明显变异。在多年的交流与研讨中,有关歌仔戏发生发展的实证性问题,两岸学者达成了共识,然而,在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上,则仍然存在著深刻的分歧。

    文字|陈世雄
    第107期 / 2001年11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