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任
表演艺术联盟专案研究员
-
特别企画 Feature 年度现象01
从「艺文振兴」到「文创投资」,重新省视资源分配与投注
2022年尾,随疫情正式结束,如何振兴受创甚重的艺文产业成为文化部施政的关注焦点之一。前文化部长李永得当时的规划,是参考国外提供青少年艺文体验券的机制,以及疫情期间发放「艺FUN券」的经验,以国家两厅院的OPENTIX售票系统为基础,编列两亿元预算,提供18岁的青少年一年1200元文化体验券,透过青少年的文化消费作为疫后振兴的机制。 随后,行政院推出了「中央政府疫后强化经济与社会韧性及全民共享经济成果特别预算案」,文化部在新任部长史哲大力推动下,向行政院争取于特别预算中,从2023年起连续3年编列10亿、8.7亿、3.7亿,合计约22.5亿,作为疫情后台湾艺文振兴所需的预算。文化体验券在史哲的规划下,由特别预算挹注7.5亿,正式以文化成年礼金为名,将适用对象扩大为18至22岁的学生。学生可透过手机APP领取1,200元的文化币,用于看展览、参与现场演出、买书、看国片、购买文创或工艺品等艺文消费。
-
特别企画 Feature 年度现象
全球通膨危机,观众荷包空票房也空
表演艺术界经历了2020年与2021年的二级与三级警戒考验,就在以为疫情逐渐退去的2022年,岂料剧场虽然开门了,观众却没有如想像的一起回来。 2020年之前,有一定行销经验的团队,搭配已经累积相当口碑或名气的节目,开卖后搭配一定行销模式,即可大致上预期在什么阶段可以卖到什么程度。如早鸟票阶段即有一定的销量,中间几波行销可以再推一点,到演出前可以再推多少到7、8成甚至完售。但今年的状况却是,过去想得到的行销方式都用了,票房不动就是不动,或集中在演出前,使团队的现金流与周转出现相当大的压力。票卖不动之余,团队的演出成本还节节高升。 在各种大环境因素交错下,就演变成各种因票房不佳而取消的公告,频频在新闻与社群媒体上出现。所以,大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怎么影响消费者购票意愿? 被疫情垫高的世界通膨危机 其中一个原因,来自疫情之后各种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垫高了观众的生活成本,连带使观众可用于休闲育乐的支出下降。这个通膨不仅影响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大型市场,也透过全球化的贸易体系影响台湾。 为什么会物价上涨如此迅速?疫情期间各国的封锁与隔离机制,大幅降低了国际的货品生产与配送效率。疫情封锁结束之后,这个供给效率并没有跟著回到疫情前水准,需求却因为开放陆续回升,于是就在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先垫高了一波物价。这个冲击在世界主要生产来源之一的中国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前,仍然会持续一段相当的时间。 供给短缺之外,各国在陆续开放后,在振兴机制或以白话讲,各种形式的发钱或低利贷款机制造成市场上有更多钱在流动的状况下,推高了各种服务的价格。有媒体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表示美国与欧洲的物价上涨,除了肇因于生产中断导致的大宗商品上涨,有一半是来自「慷慨的振兴措施」与家庭支出转变。(注) 欧美国家的服务业在疫情的复苏,也让服务提供者出现强劲的劳动力需求,并在大家都需要人力回到服务现场的前提下,带动了薪资成长。薪资成长本应是件好事,但在这个时间点,薪资成长带动的消费力增加,只让原本就赶不上需求的供给,把各种价格再一次的垫高。薪资的上涨不仅让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价格来支
-
特别企画 Feature Digital Strategy
从疫情前后的数位转型、纾困政策,定锚台湾2025表演艺术发展方向
近年数位科技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各种冲击与机会,而政府为了让台湾经济在这个浪潮下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成长,而提出了一套影响政府与社会各层面的施政计划,包含各种软硬体建设、人才培育、商业模式辅导等。
-
特别企画 Feature 场馆体检:图表篇
场馆的公共性实践.五向度总整理
国家两厅院 台中国家歌剧院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牯岭街小剧场 空间开放度 表演艺术图书馆闭馆整修升级规划重开;全新售票系统试营运。 开放式建筑、场馆空间导览,以及每天免费入场观赏的「光之曲幕」,另设NTT数位学苑。 以榕树为意象,以树洞、回廊、草地等造型和空间营造公共氛围并规划公众艺文活动。 以艺术创作突破现有空间限制或观赏习惯的开放性。 民众依附度<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回探自身启动连结 建立亚洲社群平台
作为引进国际艺术新潮流与打造台湾为亚洲创意枢纽的重要场馆国家两厅院,面对欧美国家伙伴对「亚洲」观点与创意的探寻,开展了「Asia connection计划」,期待成就一个亚洲伙伴可以共享网络与资源的平台。今年首办「Asia connection论坛」与东亚剧场拼图展演,论坛中邀请了来自日本、韩国、柬埔寨的艺术机构策展人及台北艺术节策展人分享对「亚洲连结」的经验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