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的遐想
在这廿多分钟的舞段中,明显看到新一代舞者的身体思考与出色的应变能力,可以体会到编舞极用心的编排与尽量规避舞者们在涂满油的塑料布上舞动时的潜在伤害,并营造出潮水退进之际的对流意象,但婴儿油本身,时刻将观者悬念于台上舞者每一个动作的安危上。主题的叙事,反而极大地受制于形式,令人不无遗憾。
在这廿多分钟的舞段中,明显看到新一代舞者的身体思考与出色的应变能力,可以体会到编舞极用心的编排与尽量规避舞者们在涂满油的塑料布上舞动时的潜在伤害,并营造出潮水退进之际的对流意象,但婴儿油本身,时刻将观者悬念于台上舞者每一个动作的安危上。主题的叙事,反而极大地受制于形式,令人不无遗憾。
创办人刘绍炉辞世后,光环舞集并未沈湎于感怀过往,在九月初的《听舞观声》中,邀请了三位客席编舞家苏文琪、余承婕及Mark van Tongeren编创新作,重新诠释刘绍炉知名的婴儿油之舞,希望透过不同的刺激与探索,在过往的基础上,逐渐走出其他的向度与可能。
提到光环舞集,多数人不约而同浮现的印象正是舞者周身沾染婴儿油,在油光与汗水之间进行各式翻滚堆叠的动作。艺术总监刘绍炉从早年「气、身、心合一」的肢体概念,发展出独特的婴儿油剧场,取材上则历经乡土与人体脉轮潜能探索等阶段,近年更自客家文化与刘绍炉在新竹县客家村成长的个人经验著手,编创《山歌踏舞》、《身音body sound》等作。 此次推出的年度公演作品,延续客家系列,将舞台上的婴儿油风景转化为月光下的客家陂塘农家灌溉用的池塘,本就充满了形形色色生物鸣叫浮游的生态风景,而油亮的舞者们时而幻化为池塘中的水生植物,时而是匍伏于自然天地间的战士,在肢体与声音的流动间,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扮演提点的角色,呈现出客家农庄风景的恬静与生机之际,亦展现了走入熟成期的舞团表演风貌。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