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棉被
-
特别企画 Feature 舞蹈家
林靖岚:用脚底板抓紧节拍,踩在音乐的震动上
走进藏身在三重公寓里的排练场,在震耳的乐音中,林靖岚带著4名舞者数著呼吸,口语与手语兼用地为了几天后的演出排练著。她滑著手机里的歌单,有 〈Lalisa〉、〈Pink Venom〉、〈旗开得胜〉等,都是快节奏的动感音乐,音响放在排练场上的木质地板上,他们用脚底板抓紧节拍,配合著彼此的呼吸,一个动作都没落下。 这名有著先天性听觉障碍的舞蹈家,鼓励、带领跟她一样有著听觉障碍也喜欢跳舞的人们,创立了台湾唯⼀的听障舞蹈团。2020年,因为一封编舞家王珩与大可创艺的来信,他们开启了为期3年的听障共创计划,并于2022年底,由王珩、林靖岚,携手9名听障╱聋人表演者,发表了《我们在安静中跳舞》。听不见的世界,真的是一片静寂吗?在安静中,又是如何跳舞?透过林靖岚的故事与观点,让我们一探究竟。
-
跨界对谈 林正宗X林宜瑾
从地方民俗提取创作的身体
马戏导演林正宗的台味马戏《手路》在3月底木栅忠顺庙前刚轰轰烈烈落幕,编舞家林宜瑾接续在4月底返乡于云林西螺福兴宫广场演出《吃土》。两人是「松烟Lab新主艺」计划前后届的学姊弟,认识已久,尽管分据马戏、舞蹈的创作领域,然而活用身体、转译传统的创作脉络与成果都是有目共睹。我们邀请两位创作者分享走入庙埕、传统文化田野的心路历程,看原生文化如何回应他们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层层翻转他们在体制规训中的世界观。
-
跨界对谈 杨辉 X 汪兆谦
大闹殿堂的行前宣告
《十日谈》(Decameron)是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说的是,1348年的一场瘟疫让一群年轻男女躲避到佛罗伦斯郊外山上的园林别墅,每人每天讲一个冒险故事、或是色情笑话等来放松心情,而这10天里100则荤素不忌的故事,就是《十日谈》的内容。 数百年后的今天,有群人躲进台湾南部的「钓虾场」,于是《钓虾场的十日谈》就在这个新的(后)疫情时代里诞生了! COVID-19与黑死病,义大利佛罗伦斯与台湾嘉义,薄伽丘与阮剧团,是跨时空与跨文化的对照;人戏与偶戏╱布袋戏,传统戏曲与现代剧场,则在不同领域、世代的创作者手中,找寻著交会的位置。传统布袋戏出身、却在欧陆与当代剧场合作的国际偶戏大师杨辉,以及回到嘉义创团、决定用「乡村包围城市」的阮剧团创办人汪兆谦,要用不登大雅之堂的故事、接地气的通俗语言,闯进戏剧的殿堂这是他们即将行动的预告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