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副塾长原田祯夫(中)与学生交流。
    焦点专题 Focus

    歌剧如何制作?小泽征尔音乐塾打造年轻音乐家的歌剧学习舞台

  • 山姆.巴塔维尔
    焦点人物

    山姆.巴塔维尔 展览是创造一段旅程,就像导演安排一场戏

  • 廖原庆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廖原庆 表演,是他选择做一辈子的事

  • Cinedans舞蹈电影节活动现场。
    话题追踪 Follow-ups

    身体在影音时空内的转生

    记2025 Cinedans舞蹈电影节
PAR数位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庄馥如

发表文章 2 篇
  • 戏曲

    文本的共塑,标签的装卸

    回归奇巧剧团对创作的分类,包含胡撇仔、疯言等,是否有准确指涉?或有预设模式?我认为,更多的是剧团自黏的标签。于是,《鞍马天狗》到底是对胡撇仔的验明正身?创造新局?还是自圆其说?甚至,是向诠释者提供的论述路径这是开放,抑或限制?

    文字|吴岳霖
    第326期 / 2020年02月号
  • 新锐艺评 Review

    无力的语境 失能的脉络

    《鞍》或许是在对自己血脉中的胡撇仔精神进行正反辩证,试图建构一个工整的「拼贴世界」,然后再自行拆解:「难道胡撇仔真的需要被整理并且重新建构一条准则吗?」如此看来,《鞍》便得到了新的当代意义。意即以戏剧语境、美学形式的构筑与拆卸,后设性地探讨胡撇仔剧种的「精神」。复杂的混搭形式、无法臻于完美的脉络,拼贴的语言,异文化的植入,都在在展现了属于胡撇仔该存在的「野性」。

    文字|戴宇恒
    第326期 / 2020年02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