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Chao
-
聚焦创新与未来 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年会重返台湾
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AAPPAC)年会于9月4日至6日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盛大举行,AAPPAC年会睽违12年再度回到台湾,以「小心间隙,挺进前行」(Mind The Gap, Lead The Path)为主题,聚焦探讨全球表演艺术场馆在传统创新、在地连结、永续发展及AI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与机会。
-
特别企画 Feature
体质转变与资源引入
台湾过去对艺术节、场馆演出的想像,是在节目邀演与场地外租的框架下,进行组合而成为系列节目。场馆、承办单位往往是透过节目征选、邀演的方式,缺乏背后脉络,无论是理念、或培育机制等。 不过,近10年的地方艺术节开始走向策展化,从台北艺术节,到桃园铁玫瑰艺术节、台南艺术节、花莲城市空间艺术节等,开始有策展人身影,包含耿一伟、周伶芝、李惠美、林昆颖等;(注)同样地,场馆脱离纯粹场地租借的身分,在节目征选之外或之下,援引类似策展、顾问等机制,如台湾戏曲中心近年的台湾戏曲艺术节、看家戏再现、戏曲梦工厂等皆设有策展人。另一方面,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辖下三大场馆的齐备,有更多自制节目、委托制作、国际共制、孵育平台等,借此体现场馆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当场馆、策展人在节目策划、制作的位置逐渐明确,又如何与创作者╱团队建立艺术创作的关系?或是,怎么重新想像演出节目与艺术节的生成? 场馆转型:制作取向的转变与脉络建立 场馆开始有「制作」意识,可以将国家两厅院(后简称两厅院)的「旗舰制作」视为坐标,也就是《黑须马偕》(2008)、《欧兰朵》(2009)、《郑和1433》(2010)与《茶花女》(2011)。此后的10余年发展,让场馆体质转变,仍保有引进节目、场地租借的功能,却与「艺术经纪公司」与「演出场地」产生区隔。 现任台北艺术节策展人的林人中表示:「台湾剧院场馆过去比较是presenting house,不是producing house,这10多年来,可看见公部门场馆摸索,要怎么样做自制节目、怎么做国际共制、怎么做委托创作等,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涉及到不同的『与艺术家工作的关系与方法』。」并认为:「有一个很明确的转向是,因为新场馆林立,节目的需求量提高,场馆也就开始想做自己的制作、支持与培育艺术家的创作发展,因此更明显地靠近『制作取向』的体质。」若将这个转变视为前提,策展人、制作人或是剧场构作在其中的位置会各有其任务。 国家与地方场馆的陆续到位,是个关键的背景值。 两厅院节目企划部经理林亭均认为:「在两厅院还是台湾唯一专业场馆的时期,必须照顾到整个产业的面向。现在这个阶段,策展思维是愈来愈明确的,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