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韵
-
特别企画 Feature 2024年度现象:04.「台湾焦点」全球遍地开花
聚焦「 」,揹著文化外交的国家大旗,然后呢?
时间推回到2024年11月24日晚间,东京巨蛋球场,世界12强棒球锦标赛冠军战现场,9局下一出局,来自台湾的中华队(Chinese Taipei)对战在国际赛中夺得27连胜的日本队,投手丘上台湾进攻,一个一垒上的再见双杀,击败了各界看好的日本国家队。睽违32年后,球场上再度响起了中华奥会会歌(即国旗歌),这次是冠军。 代表台湾出赛的中华队在国际赛事首次夺冠,不仅彻底翻转了国际间对于当前台湾的棒球发展超越日、韩、美等职业联盟的认知,更振奋了所有海内外台湾国人的士气。台湾队长陈杰宪在击出决定性的三分全垒打跑回本垒之际,在胸前球衣应列出国家名称的空白处频频比划「Taiwan」。 这支球队所展现的韧性可能是台湾整体的缩影,而他在球衣胸前空白处的比划,也是长久以来台湾隐身在各种国际场合、不能说出名字的切身之痛。 台湾的可见与不可见,文化体验的万花筒 随著全球疫情结束,届满两年的光景,多个欧陆及亚太地区国际艺术节及剧院,不约而同马拉松式地推出以「台湾」为名的艺术节和节目专题,他们看见台湾的什么?在台湾文化部及驻外馆处等政府资源的挹注加持下,这些策划聚焦台湾当前表演艺术动能,呈现岛屿多元文化风景的活动,又成就了什么? 2024年10月,法国夏佑国家剧院(Th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haillot)与国家两厅院合作「夏佑体验:台湾焦点」(Chaillot Exprience #2: Tawan)系列活动,剧院总监哈希德.乌兰登(Rachid Ouramdane)受访时表示,现场气氛「刚刚好」可以全然感受来自台湾的艺术与文化。而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则认为,近几年台湾跟欧洲可说是重新认识,「过去欧洲对台湾的印象可能停留在30年前,现在透过艺术文化作为沟通桥梁,会发现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 同年8月,德国威玛艺术节(KunstFest Weimar)推出「台湾焦点(Taiwan Fokus)」系列舞展。艺术节总监汉姆克(Rolf C. Hemke)访台期间接触超过30
-
焦点专题 Focus
进击的台湾文化力
今年10月台湾国庆,印有「Taiwan」的巨幅广告挂上法国夏佑国家剧院,在巴黎街道上方飘扬。布拉瑞扬舞团等11档台湾展演,首登法国国家舞蹈殿堂「夏佑体验:台湾焦点」(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相隔一个月,《这不是个大使馆》亦登上巴黎秋天艺术节(Festival d'Automne Paris),展开法国巡演。 台湾表演艺术团队究竟有何魅力,让法国唯一的国家舞蹈剧院的艺术总监哈希德.乌兰登(Rachid Ouramdane)要大力让巴黎观众「体验台湾」?巴黎秋天艺术节总监法兰西斯卡.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又为何在只在收到《这不是个大使馆》提案的情况下,就大胆决定共制这件处理台湾议题的作品?法国观众怎么看台湾的表演艺术作品?台湾文化如何在近年流向世界?国家两厅院在这样的跨文化对话中,有何策略协助台湾创作者走上国际?以下是来自法国巴黎的现场传真。
-
焦点专题 Focus 为什么法国观众疯台湾文化?
从法国夏佑国家剧院「体验台湾」,看台法文化交流现况
位于巴黎的法国夏佑国家剧院(Th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haillot)的今(2024)年10月很「台湾」。布拉瑞扬舞团、微光制造、小事制作、VR《无法离开的人》、纪录片《行者》等,都因「夏佑体验:台湾焦点」(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来到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剧院。 「夏佑体验:台湾焦点」由夏佑剧院主力策画。这所成立于1937年的剧院是法国5个国家剧院之一,也是唯一以舞蹈作为发展核心的国家剧院,更是1948年联合国大会《世界人权宣言》签署仪式所在地。过去,台湾的汉唐乐府、无垢舞蹈剧场、云门舞集郑宗龙的《十三声》皆曾在此演出,编舞家黄翊亦曾在2018年参与夏佑剧院的驻村计划。 本次「夏佑体验」接连3天(10月10日至12日),跳脱过往台法合作的单档节目买卖、邀演模式,除了将馆内空间交给多个台湾舞团尽情挥洒外,这所骨子里刻著国际人权价值的「舞蹈之家」也上映了由陈芯宜执导、囊括海外许多大奖、讲述台湾白色恐怖受难者故事的《无法离开的人》。此外,还举办了多项音乐、摄影展、工作坊及艺术家对谈等周边活动。夏佑剧院艺术总监哈希德.乌兰登(Rachid Ouramdane)表示,「夏佑体验」就像是个小型艺术节,「3天不太可能呈现台湾丰富多元的文化,但仍希望可以呈现360度的台湾表演艺术。」 夏佑体验,让世界看到台湾 法国时间10月10日晚间8点半,台湾国庆刚过,一宣告演出即秒杀的布拉瑞扬舞团《我.我们》首部曲打头阵,跳上夏佑舞台。 这件重新诠释台湾排湾族生命历程的作品,在谢幕时让挑剔的巴黎观众热烈地起立鼓掌、欢呼不断,并跟随舞者嘟嘟(Kwonduwa Takio,孔柏元)的引导,在阿爆(Aljenljeng Tjaluvie)的音乐摇摆身体,台上舞者与台下观众一同将这座可容纳400人的Firmin Gmier厅转化为摇摆电音舞池。 哈希德说,他在2023年来台观赏《我.我们》的首演时,惊艳于布拉瑞扬舞团将传统转化于现代的能耐。按他的说法,那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积满灰尘的」艺术语言,「他们创造出这种肢体运动是我过去从未见过的,」哈希德自
-
焦点专题 Focus 法国夏佑国家剧院艺术总监
哈希德.乌兰登:让主流与边缘,在国家剧院皆宾至如归
2023年,哈希德.乌兰登(Rachid Ouramdane)因「Taiwan Week两厅院台湾周」来到台湾;隔年,在他的主导下,位于巴黎铁塔正对面的法国国家夏佑剧院高挂起「夏佑体验:台湾焦点」(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的旗帜,让布拉瑞扬舞团跳上法国最高舞蹈殿堂,写下新历史。 但这不是哈希德首次接触台湾,早在2012年,他就在关渡艺术节演出《世界博览会》(Exposition universelle),以舞蹈结合日常声响、灯光、舞台空间与影像等强烈体感,震撼了台湾观众。那时的他,借由作品探问:「什么东西是史书做不到,但舞蹈却可以。」(What can dance do that history books can't?)10年后,他成了法国唯一的国家舞蹈剧院艺术总监,承担起接纳主流与他者,以舞蹈为剧场写下历史的责任。 哈西徳长期关注主流叙事之外的故事,贴近少数与边缘,这与他身为难民二代的身分脱不了关系。他的父母因故乡阿尔及利亚爆发战争,在1960年代逃难到法国。他在移民社区成长,自小作为「他者」,面对社会异样眼光,让他一度困惑于课堂上所习得的历史迥异于家族故事版本,并认知世界是由多重观看维度所构成;成年后,他作为编舞家,著迷于身而为人的脆弱与力量,与运动员、难民、弱势青少年、老人和残疾人士合作,让他们用身体说出自己的历史与故事。 如今,作为法国夏佑国家剧院艺术总监,哈希德又是如何思考剧场的当代社会责任?如何与艺术家、观众沟通?如何规划一系列相关活动,让舞蹈传达难以用语言表述的讯息?他为何邀请布拉瑞扬舞团《我.我们》来到法国,并规划系列活动让法国观众「体验台湾」?以下是哈希德的回答!
-
焦点专题 Focus 巴黎秋天艺术节艺术总监
法兰西斯卡.可和娜:跟现实连接,做政治(可能)做不到的事
全球化的今日,跨文化交流与对话是当前艺术工作者的标准配备,而艺术节则是包含观众、创作者、策展人、机构等跨文化沟通最直接的场域之一。国家两厅院与瑞士洛桑维蒂剧院联合制作的《这不是个大使馆》首登法国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巴黎秋天艺术节(Festival d'Automne Paris),今(2024)年11月将在巴黎MC93文化中心演出。艺术总监法兰西斯卡.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是决议该艺术节共制这档跨国制作的重要推手,成为巴黎秋天艺术节开办52年以来首档台湾共制节目。 巴黎秋天艺术节经常与各国艺术节和主要文化机构合作,邀请作品除了欧陆,也经常横跨韩国、南非、中国、巴西、印度、伊朗和日本等国家,致力让各种差异被看见,打造跨文化沟通的平台。现年46岁的法兰西斯卡本身也是跨文化沟通的老手,究竟义大利裔的她是如何思考这个法国老牌艺术节的未来走向?今年艺术节(除了有2024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韩江《素食者 文字|张慧慧
官网限定报导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