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平心而论
- A Bigger Picture
- 演出制作事二三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企画特辑 Special
焦点专题(一) Focus
- 精采文章试阅 离开排练场的编舞家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4
- 布拉瑞扬 在他人部落中 认真学歌 / 文字 张慧慧 / 36
- 陈武康 东南亚之旅 传统与身体的撞激 / 文字 吴孟轩 / 42
- 何晓玫 壁虎之眼 穿透信仰文化背后的生命 / 文字 张慧慧 / 48
企画特辑 Special
即将上场 Preview
焦点专题(二) Focus
- 在大时代困境与苦难之间 颠沛人生 焦灼之心 《同情的罪》原著作者茨威格 / 文字 刘惠安 辅仁大学德语语文学系副教授 / 68
- 精采文章试阅 「离经叛道」的说故事大师 赛门.麦克伯尼与合拍剧团《同情的罪》 / 文字 许哲彬 / 70
TSO精选 TSO Choice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企画特辑 Special
新锐艺评 Review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精采文章试阅 同一个世界,不一样的青春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5
- 游戏、RAP、土风舞 高中生的奇幻剧场之旅 柴幸男与台南高中生的《我的星球》 / 文字 沈亮慧 / 86
- 透过创意行动 培养艺术接班人 达伦.多奈尔与「多伦多之子」 / 文字 贡幼颖 / 90
- 人偶的隐喻 剖开成长过程的暗黑时刻 吉赛儿.薇安的青春残酷物语 / 文字 王世伟 巴黎第三大学剧场艺术博士 / 94
- 放胆遨游 挥洒青春的舞台 「花样年华青少年戏剧节」与「韶光梦土计画」 / 文字 陈茂康 / 98
- 精采文章试阅 回归旁徨少年时 考一考你的「心之秘密」 2018两厅院新点子剧展 / 文字 陈茂康 / 100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易北爱乐厅 从烫手山芋变身观光磁铁 延宕十年终落成的德国汉堡市新地标 / 文字 吴孟珊 / 108
- 欧洲剧场研究与资料中心考察记(三) 冷冷仓库中的温暖守护 探访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剧场研究中心(续) / 文字 陈国慧 香港剧评人 / 112
-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中国演艺生态观察(二)关於补助与审批 / 文字 徐昭宇 / 114
全球抢先看 World Stage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历史终结后的文明新页? 法国导演戈瑟兰与小说家贝隆杰的《1993》 / 文字 王世伟 巴黎第三大学剧场艺术博士 / 120
- 音乐拼贴,转化艺术 谈香港近期四档演出 / 文字 周凡夫 香港乐评人 / 124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 台湾乐界巨人 陈秋盛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30
- 与陈秋盛老师的音乐情缘 / 文字 吕绍嘉 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 132
- 音乐事业与人生旅途中的导师 / 文字 陈威棱 前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 / 135
- 一位令人敬重的师长 / 文字 姜智译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首席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