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起,大键琴家许舒尧发起古乐节,从个人大键琴独奏发展至去年库普兰诞辰400年主题的多面向策展。今年古乐节迈入第3届,以「A Colpi di Tasto」为题,深入探讨义大利音乐教育与键盘即兴传统。主打节目「双琴争鸣」由义大利与台湾键盘家携手演出,并辅以座谈、讲座与教学示范,拓展古乐的教育性与当代表达力。
应邀共同演出的阿尔贝托.布塞蒂尼(Alberto Busettini)是欧洲知名的大键琴家与指挥,长期致力于巴洛克音乐的诠释与教育,并曾与义大利多个古乐团合作录制专辑。许舒尧说:「他对即兴的理解非常深,我们的合作像是在对话,不只是合奏。」
解读巴洛克密码:Partimento即兴演奏法
本场演出的核心是以双大键琴呈现「帕蒂门托」(Partimento)。Partimento 源自义大利,是一种18世纪义大利特有的作曲与教学法,曾对巴赫(Bach)、韩德尔(Handel)及巴黎音乐院的教学及即兴演奏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许舒尧指出,Partimento 等于是作曲家仅提供结构设计(蓝图),让演奏者在键盘上即兴完成。虽然主题与曲式已载于手稿中,但最终的呈现全凭演奏者的想像力与解读。
由于当时音乐家鲜少将这套即兴法书面化,直到近10年,这些手稿的实际演奏方式仍是一大谜团。Partimento 训练演奏者直观的逻辑思维,曾盛行于18世纪的拿坡里,当地4所著名的孤儿院就是以此法培养街童,训练他们成为专业音乐家与作曲家。
聚焦曲目:从双帕蒂门托到热情协奏曲
而古乐节不只是聆听古老乐器的机会,更是一次关于创作与诠释边界的探问。正如许所言:「音乐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只要两台大键琴,一段旋律,就能说完整个故事。」
音乐会上半场主要聚焦于义大利巴洛克作曲家伯纳多.帕斯奎尼(Bernardo Pasquini)的《双帕蒂门托奏鸣曲》,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双大键琴曲目。许舒尧解释,这套曲目的手稿只为两部键盘乐器提供了两条单一线条(通常是低音旋律)。旋律上会有数字,演奏者必须透过这些数字提示,自行完成创作。虽然这属于引导式的即兴,但仍需要预先排练。
为了提升音色变化和节目的多样性,上半场的设计将穿插独奏与合奏的曲目。穿插的独奏曲则选自同一位作曲家完全写好的曲子,使听众可以比对作曲家在两种写作风格间的差异。
下半场则将呈现比帕蒂门托稍晚期的巴洛克作品,首先是多明尼哥.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两首俗称「曼陀铃奏鸣曲」的双声部作品。这两首曲子是首次在台湾以双大键琴方式演绎。它们以数字低音(Figured Bass)的方式留存,但具体乐器并未特别指定,因此提供了很大的即兴空间。两位演奏家将借此展现独奏与伴奏间的对话与空间感。压轴则由梭乐(Antonio Soler)的《D大调双大键琴协奏曲》带来热情收尾,这首作品属于晚期曲目,所有音符都已完全写出,没有即兴成分,非常热闹。
本届古乐节也推出一系列延伸活动,有讲座示范「孤儿院里的音乐课:义大利 Conservatori 与 Partimento 教学法」深度解析帕蒂门托的历史脉络与即兴实作方式,从教学法理解巴洛克音乐思维。以及演前与演后座谈「与总监们聊聊」,分享布塞蒂尼在义大利经营拉迪奇艺术节(Festival delle Radici)及 Risonanze 音乐节10年的策展经验,探讨欧洲古乐节如何结合地方文化与教育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