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5)年6月,由韩国编剧朴天休(Hue Park)与美国作曲家Will Aronson合作完成的韩国原创音乐剧《也许是美好结局》(Maybe Happy Ending),横扫东尼奖6项大奖,写下韩国音乐剧发展的新里程碑。然而,对于这部作品是否能被归类为「K-musical」,却因百老汇演出的非亚裔选角,而在韩国引发争议(注1)。朴天休在9月于首尔举办的「音乐剧论坛2025」中直白地表示对相关讨论感到困惑,他说自己从未以「K-musical」为创作前提,「我唯一的目标,只是希望作品能真诚抵达观众。」(注2)
《也许是美好结局》以近未来的韩国首尔为背景,讲述被淘汰的机器人Oliver和Claire在生命尽头前对爱与记忆的追寻。对朴天休而言,这个故事探索的核心是普遍的人性:孤独、渴望与连结,作品的国籍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能否从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他说:「文化产品的认同感是由观众创造的。无论创作者如何定义,如果观众没有感觉,那也是没用的。」(注3)
这恰恰揭示了近年韩国剧场对「说故事」的核心共识:无论题材是韩国本土的历史记忆、当代生活,还是取材自国际的故事背景、历史人物,他们要说的,始终是「人的故事」。这样的思考,也体现在今年「Welcome 大学路」艺术节参与B2B市场展的作品中。

测试市场,创造在地共感
韩国制作团队在选题上格外敏锐,从市场调查、观众测试到作品推广,都围绕「观众的共感」展开,并可在参展作品中清楚看见两条并行的方向:一是将畅销小说或热门电视剧 IP 转化为舞台作品,并在地化海外版权剧;二是透过原创题材持续拓展主题边界。音乐剧名单中,除曾来台演出过的《寻找金钟旭》(又译《寻找完美先生(김종욱찾기)》)、《拉赫玛尼诺夫》之外,还有原创作品《Inside Me》、《玛丽.居礼》(마리 퀴리)、《Le Masque》、《朝鲜拳王》(조선의 복서)、《乐园》(낙원);畅销小说IP改编《不便利的便利店》(불편한 편의점)、《杏仁》(아몬드)等。不只音乐剧,戏剧类也有原创剧《老盗贼》(늘근도둑이야기)、《那时,边红礼》(그때, 변홍례)等热门小说IP改编的长销剧《阁楼男女》(옥탑방 고양이)、《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어서오세요, 휴남동 서점입니다)等,题材不拘一格,横跨古典、现代、东方与西方,展现韩国剧场在主题开发上的多元与活力。

什么才叫好创作?这答案莫衷一是,但对许多制作团队来说,让作品的艺术性跟大众语言能串接,是一大目标。以音乐剧《Inside Me》为例,编导徐弘锡借由全球通用的 Instagram 作为叙事核心,透过女主角福子化身网红音星,探讨真实自我与社群媒体上的形象之间的差距,贴近许多观众的日常经验。徐弘锡坦承本剧在创作之初就锁定全球市场,这影响了后续所有的创作决策。
「我原本是为了20、30岁的人写这个故事,但SNS不只是年轻人专属,我没想到有这么多年龄段的人对这出作品感兴趣!」从初稿、试演到定版,他共修改了7次,目标受众拓展为全年龄段(8至80岁)。《Inside Me》能触动不同世代的群众是因为剧中主角的台词放大了社群使用者的真实情境,徐弘锡剧透最关键的台词:「我们最容易对首次见面的人说谎。」他笑著说:「因为想给人们『我过得特别好』的好印象呀!」
该剧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演出中利用剧情中网红直播和团购的设定,与多个品牌合作置入产品,创造新的收益模式。比如在今年5月在高雄演出的场次,将台湾啤酒置入的桥段,也直接创造在地观众的情感连结,现场反应热烈。
谈及本剧跨文化沟通的成功关键,徐弘锡强调,采用K-pop音乐是「非常、非常好的决定」。K-pop作为一种现代、流行且具备全球吸引力的音乐形式,能够有效避免因音乐风格的文化或时代差异而造成的隔阂,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为了进行全球推广,今年8月也开始透过智慧眼镜提供多语言服务,计划拓展东亚市场。

不限「K-文化」,重点是传递人的故事
创作者知道,真正能跨越语言与文化边界,形塑认同的关键,不在于题材的「韩国性」,而在于如何讲述一个让所有人都能产生共鸣的故事。
但在今年「Welcome 大学路」艺术节中,几部以本土题材的作品仍相当引人注目,比如《朝鲜拳王》、《乐园》。两部作品恰巧都是以日据时代的韩国为背景,揭示普遍人性。《朝鲜拳王》以「真正的胜利是什么」为核心提问,透过两位拳击手在时代压力下的挣扎与成长,以竞技肢体展现个体对抗时代与命运的强大动能;相较之下,曾获韩国「原创音乐剧大奖 NEXT」优胜的《乐园》将视角放在信仰与理念的崩坏,描写牧师的一对女儿与养子在信仰、爱情与国家之间的抉择。当战争与现实瓦解一切,他们必须在失落中重新确认人存在的价值。两部作品即便风格迥异,却都指向同一命题:在历史与现实的压力下,人要如何行动、如何仍然相信?这样的叙事方式,让海外观众即使对韩国近代史并不熟悉,也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正因「韩国性」并非画地自限的创作标签,许多制作团队也更自由地探索各种跨文化题材,持续拓展叙事边界,扩张海外市场。曾在2018年来台演出《光的来信》(팬레터)的制作公司LIVE CONTENTS GROUP(下简称LIVE)是个中翘楚,除了以韩国为叙事背景的原创题材,也有将已有粉丝基础的热门小说IP改编的制作如《杏仁》、选择全球家喻户晓的人物或故事作为题材的《玛丽.居礼》等。后两种类型的制作策略优势在于,能够大幅降低进入海外市场时的文化门槛,观众在进剧场前就已对故事背景或主角有基本认识,能更快地投入作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光的来信》、《玛丽.居礼》等都是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Korea Creative Content Agency,简称KOCCA)主办的新人作家发掘、培养的全球内容开发企划「Glocal Musical Live原创剧本大赛」中参赛的原创剧本。LIVE从2015年起每年负责执行与制作Glocal Musical Live,从该企划所诞生的作品也体现了韩国的跨文化创作趋势。
以《玛丽.居礼》为例,这个描写波兰籍诺贝尔奖得主居礼夫人的故事,除了在邻国日本授权演出外,也曾以英语授权形式在英国西区舞台演出两个多月,并于居里夫人诞生地波兰的华沙音乐花园节获「金色浇水壶奖」,更在第5届「韩国音乐剧大奖」上横扫包含大奖在内的5个奖项,显示国内外观众的高接受度。LIVE制作总监李惠星直言:「无论什么样的题材,我们关注的始终是『人的故事』,希望透过作品传递正向的讯息与价值。」

他们特别提及两出根植于韩国文化的作品:《超级有趣的老太太们》这出取材自当代韩国真人真事的音乐剧,描述一群当年因为贫困与性别歧视,失去求学机会的奶奶们重返学校,学习韩文并写诗的故事。该题材也曾被拍摄为纪录片《诗人奶奶》,于2019年韩国上映时引发话题。另一出音乐剧《飞越吧!跆拳道》取材自跆拳道,演出阵容除了音乐剧演员外,也有运动选手,讲述青春热血的高中跆拳道部选手的成长故事。

「韩国音乐剧能在海外受到欢迎的关键在于『作品本身的完成度』,其实能在国外走红的作品大部分都没有韩国的元素。一切都从作品的品质出发,但确实近几年海外市场对于『K-文化』的关注度很高。 」借力使力的全球推广策略,根植于无论炒什么菜,都要有办法端出好作品的自信心,LIVE内容业务部经理Kang Hyomin强调:「是韩国音乐剧的整体水准显著提升,才自然吸引国际观众的关注。」

注:
作者按:本文韩文人名若未有中译则以英文拼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