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田國平

發表文章 342 篇
  • 《生為女人》
    藝@電影

    傳奇的人生 透過銀幕開放參與

    真人傳奇搬上銀幕,不管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創作者透過不同的面向或是切入的角度,讓我們深刻進入主角的世界。十二月有三部人物傳記片:《生為女人》描繪傳奇女歌手海倫.瑞蒂的奮鬥故事;《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描述廿九歲英才早逝的波蘭天才盲琴師米提克.柯許狂野傳奇的一生;《情攝大師》以紀錄片形式觀看情色時尚攝影大師漢姆特.紐頓的創作秘辛

    文字|田國平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 《名揚四海》
    藝@電影

    亞倫.帕克 融合娛樂感與時代議題的大師

    曾執導經典音樂片《名揚四海》、《迷牆》的美國大師亞倫.帕克,於今年七月辭世,金馬影展也特地推出他的七部代表作以紀念他精采的電影創作成就。他的電影總有著獨具慧眼的主題,獨特迥異的風格與類型,關心工人階級,控訴戰爭、批判暴力、反對階級、高呼和平、還有流行敏銳的音樂觸覺。不同於同時期作者論的大導演,他的電影同時充滿著好萊塢的娛樂感與發人深省的議題。

    文字|田國平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 《莎蓮與茱莉浪遊記》
    藝@電影

    玩轉時空,讓我們穿越去!

    時空穿越,總是能讓坐在銀幕前的觀眾興奮莫名,那些看似過去、古老、似曾相識的種種,我們跟著電影裡的角色,穿越時空限制,彷彿信手拈來如果你看過今年的夯片《天能》,對導演處理時間議題的才華嘆為觀止,不妨也來看看高雄電影節這幾部以穿越時空製造奇幻體驗的經典作品,前人的電影想像,是否不遑多讓?

    文字|田國平
    第334期 / 2020年10月號
  • 《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藝@電影

    從劇場、電影到文學 重讀寺山修司傳奇

    距離上一次台灣大規模呈現寺山修司的作品,已經相隔廿六年,今年的臺北文學閱影展以他為焦點,完整放映了寺山修司的重要劇情長片作品如《拋掉書本到街上去》、《田園死神》、《上海異人娼館》及最後遺作《再見箱舟》等。此外,也映演紀錄片《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一探這位身兼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舞台劇及電影導演的前衛創作者一路走來、不斷轉變的心路歷程。

    文字|田國平
    第333期 / 2020年09月號
  • 《怪胎》
    藝@電影

    夏日國片,就是愛得好青春!

    沒有好萊塢大片搶戲,暑假檔就是國片的大好時機,暑假檔的六部就有一半是迂迴青春愛情的題材,不過這裡的愛情都不那麼順理成章、清新可愛,有心機大作戰,有奇妙怪胎的命運性相遇,有人還要幫初戀對象完成追求任務夏日的國片戀情,愛得暨青春,又驚奇!

    文字|田國平
    第332期 / 2020年08月號
  • 《打噴嚏》
    藝@電影

    走過疫情空窗 誰來領國片風騷?

    因受武漢肺炎疫情,上半年國片數量驟減,半年的國片總票房還不到一億台幣,現在來到後疫情時代,又有哪些國片值得關注?命運曲折、延宕六年終於要上檔的《打噴嚏》,入選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國際競賽的《破處》,電影大師蔡明亮的新作《日子》久違電影院的國片影迷,趁此機會好好支持一下吧!

    文字|田國平
    第331期 / 2020年07月號
  • 《鬼怪屋》
    藝@電影

    大林宣彥 玩弄時空荒謬的魔法大師

    疫情趨緩後,各種展演活動也陸續開展,將在六月下旬上陣的台北電影節以日本有「影像魔法師」美稱、甫於四月份辭世的大林宣彥為此次的「導演專題」主角,將推出多部一九八六年之前難得一見的作品,包含其創作初期執導的八厘米及十六厘米實驗短片,與踏入商業影壇推出的邪典電影經典《鬼怪屋》、「尾道三部曲」之前兩部等,讓影迷看到這位在電影中玩弄時空荒謬的大師之創作成長歷程。

    文字|田國平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 《熊熊大作戰》
    藝@電影

    沒有奇幻影展 我們仍繼續奇幻

    瘟疫之下,原訂五月上陣的金馬奇幻影展也停辦,但愛讓異想無邊奔馳的影迷,仍可在將上映的幾部新片中,找到奇幻類型的影片如《熊熊大作戰》、《皮諾丘的奇幻旅程》、《說再見前的30分鐘》與《初戀》,讓童書改編的動畫、真人版的童話、靈魂交換的奇聞與邪典導演的純愛電影,帶著你腦洞大開

    文字|田國平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
  • 《唐朝.綺麗男》
    藝@電影

    金穗獎繽紛多元 視覺藝術家表現精采

    今年的金穗獎入圍名單於一月初公布,可以看到入圍作品的內容題材與類型的繽紛多樣,其中視覺藝術家如蘇匯宇、牛俊強都有作品入圍。而每年在入圍電影中都可看到知名演員的身影,有的還跨足多部入圍作品,精采演出讓電影作品加分不少!

    文字|田國平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 《米開朗基羅vs.達文西》
    藝@電影

    藝術家的對決 透過歷史懸案走入藝術史

    愛好藝術、又喜歡看系列追劇的影迷,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中,不妨參考看看「藝術家對決」這一系列,集結了五對藝術天才空前絕後的同場競藝,推翻我們過去對藝術家的認識,認真爬梳歷史懸案,再讓我們大開眼界驚嚇之餘,更進一步走進他們的藝術世界。

    文字|田國平
    第326期 / 2020年02月號
  • 《王牌辯士》
    藝@電影

    燦爛成就的背後

    在光輝燦爛的成功背後,有多少世人看不見的苦辣酸甜?本月將上檔的幾部電影,不管是紀錄片或劇情片,都讓觀眾得以揭開光鮮表面,看到其中人物努力、遭遇瓶頸、轉變以至達成目標的過程。而喜愛表演藝術的影迷,也可趁機看到精采的舞蹈大師身影,一舉兩得!

    文字|田國平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 《大說謊家》
    藝@電影

    經典不朽 以電影致敬

    不管是文學、劇場或電影,「經典」就是愛好者共同記憶的匯聚點,這個月有多部從經典出發、向經典致敬、或描繪經典背後主人翁的電影,如首度登上銀幕、大咖雲集的音樂劇電影《貓》,搬演《綠野仙蹤》電影女主角、《大鼻子情聖》劇作家人生故事的《茱蒂》與《巴黎小情聖》等。

    文字|田國平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 《陽光普照》
    藝@電影

    劇場人跳上大銀幕 駕馭金馬閃星光

    劇場演員在電影中的表現向來出色,繼去年劇場女神謝盈萱拿下影后之後,今年的金馬獎入圍名單中,更有陳以文、張詩盈蔡嘉茵以出色演技脫穎而出,演員出身的吳可熙、陳雪甄甚至更入圍了原著劇本、最佳新導演項目。他們如何在大銀幕上發光發熱,讓我們進電影院來親身驗證吧!

    文字|田國平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 天.地.人第二部曲《巴拉冠誓約》
    藝@電影

    原民文化的薪火 年輕人如何接下?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年邁入第十屆,這次影展的主題為「看見主權」。隨著時代變遷與社會型態轉變,經歷世代斷層與逐漸式微的原民文化,如何在年輕一代手中傳承下去?從這次影展中,我們可以藉著幾部入選作品,看到現況與新生的風貌。

    文字|田國平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 《洛瑞&火柴男人》
    藝@電影

    畫作的背後 畫家的秘密

    畫作背後的故事,常是電影導演喜愛的取材,這個月剛好有兩部與畫家有關的故事,一是描繪國民畫家洛瑞生平的《洛瑞火柴男人》,一是以俄國寫實主義大師列賓畫作為引,描繪藝術市場拍賣會幕後的《匿名的畫作》。畫作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可說,且聽導演娓娓道來

    文字|田國平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
  • 《美麗少年》
    藝@電影

    不屈服的玫瑰少年 陳俊志為公義發聲

    去年底離世的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是台灣同志、性別議題相關影像創作的先驅者,從《不只是喜宴》開始,創作了包含「同志三部曲」等描繪台灣同志族群身影的影像作品,也關注愛滋患者、性騷受害者的權益。今年的酷兒影展中,將放映陳俊志的五部作品,讓觀眾重新回看他爭取公義的歷歷過往

    文字|田國平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 《不設防城市》
    藝@電影

    跟著史科西斯 認識義大利電影

    獲獎無數的美國電影大師馬丁.史科西斯,是義大利移民的第二代,在他的創作中,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影響甚鉅,甚至他還拍了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透過電影來帶領大家認識義大利電影大師的歷史脈絡與影像美學風格。今年的金馬經典影展即以此為題,呈現了羅塞里尼、維斯康提、狄西嘉、安東尼奧尼與費里尼等的經典之作。

    文字|田國平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 《爪哇安魂曲》
    藝@電影

    透過鏡頭 看見真實的印尼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導演,邀來當代國際影壇最重要的印尼導演嘎林.努戈羅和,他擅長透過歷史格局來反省今日印尼的定位,運用劇場元素,結合印尼傳統習俗、儀式、音樂、舞蹈、偶戲等,來訴說關於印尼的歷史、政治、宗教與種族等複雜問題,透過他的影像,可以讓我們深度融入真實的印尼,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印尼近年來面對種族議題的困境。

    文字|田國平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麵包工廠》首部曲
    藝@電影

    主流外的品味 獵奇華人傑作

    今年邁入第十八年的「城市遊牧影展」,向來以推介主流媒體外的光怪陸離主題電影引人矚目,今年則選了許多華人作品,超過半數,其中更有兩部獲得向來標準嚴苛的Metacritic網站九十分以上評價,令人分外期待這些影片帶來的新穎觀點。

    文字|田國平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 《異形4:浴火重生》
    藝@電影

    跟著約翰.卡本特 經歷銀幕奇幻旅程

    四月份的金馬奇幻影展,這回的焦點導演是約翰.卡本特,這次將介紹他的七部作品,除了他的知名經典《月光光心慌慌》,還有被稱為「啟示錄三部曲」的《突變第三型》、《沉睡百萬年》與《戰慄黑洞》,讓影迷一次三部盡覽全貌。

    文字|田國平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12345678910..18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