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徐欽敏

發表文章 2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鏡頭下的2022

    當我們回顧這一年,除了以文字梳理種種現象與觀察,也能透過長年透過相機鏡頭、為流轉時光定格的攝影師,探看那些吉光片羽。這回,我們邀請了李佳曄、李欣哲、唐健哲、徐欽敏、劉振祥與蔡詩凡這6位常為表演藝術留下記錄與創作的攝影師,選出自己今年作品中可代表這一年的寫真,並告訴我們,為何那些是令其難忘的一刻

    文字|徐欽敏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 攝影手札

    戲台上的風景

    在國道上奔馳的昏暗夜車上,稀落的鼾息伴隨著耳機洩出來的文武場樂,而酸澀的眼皮早已不敵疲憊,沉重地垂下。 這一刻,緊湊繁忙的外台演出工作才告一段落。 「年年繡花紅,千年鐵樹開;三仙齊下降,福祿壽仙來。」 「吾乃~福仙是也。」 「祿仙是也。」 「壽仙是也。」 「大仙帶何寶前來慶賀?」 「吾帶喜神前來慶賀。」 「何不獻上~」 鑼鼓喧天價響,燈火璀璨的華麗戲台開始扮仙科儀。 八方匯聚而來的戲迷陸續湧入戲棚前,熱絡地寒暄後井然就坐妥當。 後台此時悄然守靜。 在燭黃的燈光下,或有在鏡前細細梳飾,或有閉目吟詠曲牌,或有倆倆細聲地應答口白,或有挨著頭盯著手機屏幕複習演出的錄像。師輩有板有眼地指導身段,示範唱腔。團長事必躬親,前前後後不厭其煩地叮嚀囑咐。箱管師傅手不停歇,一絲不苟地打理著演員的戲服與盔冠帽鞋等行頭。更別說舞監,道具布景等工作夥伴,莫不如履如臨,猶似弦上之箭。 一切備便,就待大幕升起。 「戲台上的風景」作品是近年來跟隨明華園戲劇總團下鄉巡迴公演時,在前台與後台的近身側寫記錄。藉由影像的詮釋向專注於傳統藝術的推廣與傳承不遺餘力的戲曲人,致上最誠懇的敬意。

    文字|徐欽敏
    第349期 / 2022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