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Maybanks
-
倫敦
政府大刀砍補助,重擊倫敦多家劇院
去年11月初,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公布 2023-26 全國劇場機構補助申請結果,在業內掀起一陣波瀾。英國政府決定將補助分配至倫敦外的劇院與組織,喊出全國「升級」(level up)的口號,在此政策下,倫敦內不少劇院都大受打擊。 最讓人吃驚的是藝術委員會將英國國家歌劇院 (English National Opera )每年1,200萬英鎊的補助全砍,並要求全體歌劇院得從倫敦搬至曼徹斯特,才會再考慮將其納入「國家投資組合組織」(National Portfolio Organisation )內予以補助。另位於倫敦的3間劇院:丹瑪倉庫劇院(Donmar Warehouse)、漢姆斯迭特劇院(Hampstead Theatre)和蓋特劇院 (The Gate Theatre),也都面臨補助全砍並移出國家投資組合組織的困境,其中蓋特劇院的收入有 45% 來自政府補助,這個決策對該劇院來說是極大打擊。 漢姆斯迭特劇院位於倫敦西北邊的瑞士屋(Swiss Cottage),60幾年來都以只製作新劇本(new writing)為主軸,有鏡框式主舞台與地下室黑盒子兩個演出空間。特別是黑盒子劇場培養出許多目前活躍舞台與影視界的劇作家,導演米契爾(Katie Michell)去年就在此與劇作家華特森(Rebecca Watson)共同創作1齣以聽覺為主的戲,廣受好評。但在政府補助遭全砍後的1個月,漢姆斯迭特決定改變其劇院走向,未來將主打重製演出(revival),而其藝術總監席爾伯特(Roxana Silbert)也決定在劇院調整方向之際辭職。 與不少業界專業人士相同,筆者對藝術委員會的做法持懷疑態度。政府的做法是將倫敦戲劇發展的主幹上砍下幾根樹枝,用以刺激其他地方森林的生長,但這過於簡化與粗暴的政策,徹底忽略在英國全國戲劇的複雜生態中,一切都緊密相連的現況。這截長補短的簡單思考,可能對英國劇場造成更大的長期傷害。
-
倫敦
在劇場一起聽故事 《失明》映照當下人心
原本英國訂在八月一日開放保持社交距離的現場室內表演,但七月結束前又緊急中止這項政策,重新開門的丹瑪倉庫劇院推出的新製作《失明》,即以現場無演員、搭配聲音燈光裝置演出。此劇改編自葡裔作家薩拉瑪戈的反烏托邦小說,劇情描繪高度傳染性並使人瞬間失明的疾病在一夜之間大流行,深刻映照二○二○年的當下,表演形式也將觀眾帶回劇場的原初狀態:一群人聚在一起聽一個故事。
-
倫敦
從劇場觀眾到總監 廿八歲的琳頓接掌布許劇場
以培養劇作家聞名的倫敦布許劇院,在現任藝術總監攸尼斯的經營下,成為一個更具反思與包容多樣性的藝術場所。九月時攸尼斯宣布將卸任轉職,經過兩個月,布許劇院在上月公告新任藝術總監將由同為導演與劇作家的布莉奈特.琳頓接任。琳頓年方廿八歲,本身是圭亞那裔,從布許劇場的觀眾到成為藝術總監,她自許讓布許劇場為倫敦的藝術家帶來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