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從文學轉入劇場 阮劇團《鬼地方》乘著「噪音風暴」盤踞台北

文字|張震洲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7/18
本劇結合馬戲技巧與台灣傳統「弄鐃」技藝,展現角色與祖靈、個人與鄉土之間張力。 (張震洲 攝)

在文壇掀起一陣旋風的陳思宏得獎小說《鬼地方》,由阮劇團改編為舞台劇,將於7月18日至8月24日首度登陸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本劇於2024年在彰化藝術節演出,深獲作家陳思宏讚許,更獲得2024 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概念展演活動,成為阮劇團「2025噪音風暴」系列展演的重要亮點之一,融合文學、馬戲與當代表演語彙,帶領觀眾深入一座充滿靈異傳聞與壓抑鄉愁的台灣小鎮,重探家族、土地與身分的幽微邊界。

2025噪音風暴:《鬼地方》

2025/7/18-8/24

台北  PLAYground空總劇場

陳思宏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廣告圖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舞台劇精采片段搶先看廣告圖片

《鬼地方》出版後廣受好評,榮獲臺灣文學金典獎、臺灣文學獎金獎、博客來年度百大等多項殊榮,並被譽為是書寫台灣當代鄉土與酷兒經驗的重要文本。小說以彰化永靖為背景,細膩描繪地方語言、民間信仰與家族傷痕,不僅道出「返鄉」的複雜情感,也回應了更宏觀的社會與文化議題。

改編自陳思宏暢銷國際同名長篇小說的舞台劇《鬼地方》,魔幻結合雜耍、馬戲、特技,刻劃時代對小人物的輾壓,一探眾人心中的廢墟。(張震洲 攝)
文化預算縮減下的德國劇場廣告圖片

本次舞台劇版由汪兆謙與林正宗共同執導,鄭媛容與郭家瑋擔任劇本改編,在保留小說語言質地的同時,進一步延展為感官層次豐富的劇場體驗。本劇結合馬戲技巧與台灣傳統「弄鐃」技藝(結合音樂與肢體的廟會表演形式),展現角色與祖靈、個人與鄉土之間張力。演員以永靖腔台語進行唸白與角色切換,讓舞台如同一場活生生的儀式,一場回望過去、尋找根源的旅程。

演員以永靖腔台語進行唸白與角色切換,讓舞台如同一場活生生的儀式,一場回望過去、尋找根源的旅程。(張震洲 攝)

劇中透過風聲、蟲鳴、鐘鼓、耳語等聲響,構築出一座模糊卻深刻的聲音地景,與觀眾共同經歷一場情感與記憶交織的超自然劇場經驗。《鬼地方》不只是返鄉的故事,而是一次集體記憶的召喚儀式,也是一場當代台灣舞台劇在形式與內容上的深度實驗。

《鬼地方》不只是返鄉的故事,而是一次集體記憶的召喚儀式,也是一場當代台灣舞台劇在形式與內容上的深度實驗。(張震洲 攝)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