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企畫特輯 Special
你連數字也不是
荷官的僵直和電投人的扭曲,是反映他們現實處境的社會姿態,而她的硬撐和他的被壓垮,無非是為了確保巨額賭注可以持續流通。也就是說,他們只是數字的媒介,他們的身體姿態是被數字雕塑出來的,那不只是社會的、更是經濟的姿態。但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還不是這個,不是冰冷的數字在割肉剔骨,而是她和他是自願的剝削者,是你我看著他們操勞到滿臉大汗,卻還掛著滿面笑容,居然都能跟著發出會心的苦笑。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6預知表演備忘錄
新的一年,想看什麼表演? 哪些節目,絕對不容錯過? 荷包有限,該怎麼挑又如何選? 新年伊始,本刊搶先預報今年即將發生的大小演出。 每月焦點節目,為讀者預測表演藝術的風向趨勢, 編輯加碼,是要實測觀眾口袋的深度 還有八位專業觀眾帶路,看看哪個製作最受期待和矚目? 現在,請快拿出你的行事曆,註記專屬於你的預知表演紀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表演日誌──重點節目精選
編按:此處節目名稱或內容為暫列,正式節目名稱內容以主辦單位宣告為準。 3月份 音樂 NTSO深沈的德式浪漫舒曼.布拉姆斯 美麗年代 戴安娜.克瑞兒演唱會 NSO馬勒第六 《鐵達尼號》草地音樂會 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瘋.巴洛克 歐瑪拉與樂士浮生錄 全球告別巡迴演唱會 NTSO室內樂音樂會陳必先、簡碧青與威利.齊瑪曼 王心心作場「此岸.彼岸」 《佳麗村三姊妹》電影音樂會 NTSO瑞士之夜 TCO國樂經典必修課向前輩致敬 影˙響 台灣50年 50部草地音樂會 台北愛樂維也納頌歌 喬治亞青春火焰卡蒂雅 首度訪台鋼琴獨奏會 史溫格歌手音樂會 丹耐夫正若烏瑪芙巴剌拉芾「念念古調」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五種擊聲」 台北愛樂歌劇坊《藝術家的生涯》 「逐夢上弦樂」高雄市國樂音樂會 TSO瓦格獻禮1南美光與影 蕭邦桂冠 指尖輕哲學鄧泰山鋼琴獨奏會 歌劇女神安娜.涅翠柯歌劇之夜 TCO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開幕音樂會遶境 NTSO專題音樂會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達人名家推薦 ──今年我要看 !
看到前面十頁洋洋灑灑排開的年度表演備忘錄,想必有好多讓讀者「怦然心動」的演出,但選擇是這麼這麼的難啊,我們特別先去請教多位達人名家,讓他們先拋出心目中的「不可不看」,說出為何「不能不看」,如果你心有戚戚焉,就趕快加入搶票行列吧!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理性與智慧的音樂大師
跨世紀的音樂大師皮耶.布列茲,不管在作曲或指揮領域,都是頂尖的代表人物,尤其他一生致力於現代音樂的推動,不管在什麼位置,念茲在茲,都是以各種方式思考並推動「新」音樂。今年一月五日,高齡九十歲的大師在德國巴登巴登家中辭世,讓我們回顧他的一生,看他如何以智慧與理性,創造並實踐現代音樂的豐富世界。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記皮耶.布列茲
布列茲指揮從來不用指揮棒。有一次,我們詢問他有關指揮棒的問題,他說不覺得需要,他認為指揮最重要的是對音樂的了解,而且說:「你必須要有音樂的聲響在心中,要熟悉到好像是你自己的創作,你才能帶領樂團,至於用不用指揮棒,那跟能不能指揮沒有直接的關係。」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台、馬、泰舞蹈名家 從傳統中淬新生
去年底於臺北藝術大學舉辦的「傳統的超越※老靈魂新聲音亞太當代舞蹈大師講座及工作坊」,邀到三位舞蹈大師泰國的Pichet Klunchun、馬來西亞的Ramli Ibrahim與台灣的林麗珍,舉行大師講座與工作坊,並同台座談,分享各自在傳統與當代之間,自省並以身體實踐的創作歷程。而無論「傳統」指涉的是土地記憶、既有結構或者集體意識,對於在地脈絡的尊重與理解,是三位舞蹈大師一致的態度。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劇場始終是絕望之地,讓人習慣告別
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屆「PSA│實驗表演:聚裂(ReActor)」之邀,劇場導演王墨林與黑名單工作室合作展演了《哈姆雷特機器詮釋學》,曾宣告《長夜漫漫路迢迢》二○一五年演出是王墨林個人的台灣戲劇封箱作,這次的《哈》劇則是一次去中心化的創造過程,多位藝術家走入「不確定」的現場,互相穿透,深入內在。倘若《長夜》是王墨林告別戲劇的手勢,《哈機》也許是回歸的手勢,回歸「遂行性」作為台灣小劇場與行為藝術交匯的身體行動能源,回歸身體氣象館創立的一九九一年,回歸前語言的官能,也回歸解嚴。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滄桑巨變 理想何處
「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香港導演胡恩威,去年底在香港重演二○一一年製作《中國建築一百年》,由台灣演員崔台鎬、高若珊演出與中國建築發展相關的兩個時代知名夫妻梁思成和林徽因,及當代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和妻子張欣,以長焦距對準中國百年歷史中的兩個時代片段和人,完成一次見血見紋的特寫,以審視大河奔流的百年中國歷史。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解除一本書的封印
被德國政府「封印」多年的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在今年屆滿著作權期限,除了有學術界推出豐富註釋的版本,知名的「記錄劇場」劇團「里米尼會議記錄」也在去年推出《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奮鬥第一、二卷》,透過六位所謂的「生活專家」,到舞台上與觀眾分享他們接觸與閱讀此書的經驗、看法、甚至他們的私密家史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重現殘酷場景 在當代找回希臘悲劇性
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去年底在巴黎秋天藝術節推出三部以希臘文明為主題之製作,其中的《萬神殿之排檔間飾》在巴黎恐怖攻擊十天後演出,劇中的殘酷場景讓觀眾回想起日前街頭橫屍遍野的畫面,具體表露出現實及其再現的模糊地帶,也讓人深度思考「觀看的方式」。在《萬》劇中,他試著在當代的環境下重新探詢希臘劇場的悲劇性面對命運的不可測,如此渺小的我們是怎麼面對肉身的坍塌,要如何回答生死之謎?
-
藝視窗 News
「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 六團隊入選
【台灣】 「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 六團隊入選 「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在國內製作結合數位科技的表演藝術創新作品,今年補助結果於日前出爐,共有肢體音符舞團、安娜琪舞蹈劇場、黃翊工作室、種子舞團、薪傳歌仔戲劇團及虎劇團等6個團隊的提案計畫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合計新台幣750萬元。 其中,肢體音符舞團將創團十年的舞蹈作品精華匯集,結合多媒體動畫並運用穿戴式感測、AR擴增實境等技術,提出《月牙泉》創作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提出的是「安娜琪科技作品輕裝發展暨巴黎與莫斯科巡演計畫」,將再發展成輕便可適應國際巡演的作品。科技藝術家黃翊與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繼續合作發展《地平面以下》作品,運用虛實疊合投影、同步整合等系統,將進行荷蘭世界首演2年計畫。種子舞團年度創作《907公里數》以「思鄉」為主題,運用多媒體科技,作品蘊含屏東在地家鄉味。 而薪傳歌仔戲劇團則運用仿生機械、吊索軌道系統、舞台雨幕控制、快速變景機關遙控等電腦自動控制、全彩雷射立體成像與270∘環場投影科技,重新整編《俠女英雄傳》故事。虎劇團的《雨人共舞》創作計畫,將扯鈴與溜溜球表演結合光纖、感應器、程式控制燈光等科技技術,呈現多層次視覺效果。 四團隊獲選 代表台灣參與2016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 延續往年的外亞維儂藝術節參與計畫,文化部從41組報名團隊中,最後徵選出四組團隊:動見体劇團、飛人集社劇團、頑劇場、丞舞製作團隊,將於7月7日至30日藝術節期間,在亞維儂教皇宮旁的絲品劇院及亞維儂編舞發展中心進行演出。四組團隊演出的劇/舞碼分別為:動見体劇團的《自我否定最終回》,飛人集社劇團的《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頑劇場的《月亮媽媽》,及丞舞製作團隊已經在國際打響名號的作品《浮花》。 高雄市第五屆「台灣華文原創故事編劇駐市計畫」徵件 由高雄市文化局主辦、今年進入第五屆的「台灣華文原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Face Value
誰叫臉書根本就是櫥窗中的「後窗」。太過中門大開,就如「夜不閉戶」的居室,既不神秘,更不性感。是以,偷窺別人是手段,鼓勵別人偷窺自己才是目的。不要小看高來高去的臉書罵文,還是有人會因眼前出現一篇而由頹糜變抖擻,精神一下子全到位。「誰是?誰非?」臉書上的硝煙如是也是免費娛樂,兼備雙面之效,消費人之餘也消費自己。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鬼話年篇
過年來話鬼,笑稱童言無忌, 鬼即是人,祂也曾是我們, 對其念念不忘,既得溯古,也可鑑今。 監製曾瀚賢聊賣座電影《紅衣小女孩》, 不免憶及九○年代聊鬼講鬼的全台熱潮。 聽廣播人李若梅說「午夜奇譚」, 那是屬於寒夜被窩裡的恐怖幻魘。 京劇演員黃宇琳解析鬼戲〈活捉三郎〉, 看古老藝術以艱難功法呈現鬼態人貌。 劇場編導鍾伯淵用《夏日微涼夜話》, 帶領觀眾四界遊歷為人遺忘的陰陽角落。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 一直以來,大家卻是又愛又恨又流行。 對「鬼」挺著迷的台灣人, 不只愛聽、愛說、愛演、愛看, 也有著許多寄寓與同情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電影搞鬼 感應集體恐懼
你可能在哪個時代的電視靈異節目,或現在的「關鍵時刻」或「新聞龍捲風」之類的談話節目,聽聞過鼎鼎大名的「紅衣小女孩」,去年這個台灣知名的靈異傳說被搬上銀幕,在已經很久沒有生產恐怖片的台灣影壇造成影迷的熱烈討論。不同於歐美的殭屍或吸血鬼,也異於港泰的幽魂冤鬼,這屬於台灣的鄉野傳說,怎麼引發屬於台灣人特有的恐懼?監製曾瀚賢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的執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廣播說鬼 苦練看不見的恐怖
這曾經是許多台灣學子的共同記憶:深夜時分,扭開收音機,傳出主持人低沉嗓音,故事,就這樣開始當年打造多個膾炙人口廣播劇節目的李若梅,從播音員開始紮實地練就一「口」好功夫,當年火紅的「午夜奇譚」節目,靠著引人入勝的氣氛、天馬行空的故事、峰迴路轉的情境、面面俱到的細節,直至今日仍為不少聽眾細數懷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戲曲扮鬼 先瞧腳下功夫
花旦科班出身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拿手招牌戲之一就是〈活捉三郎〉,她飾演因紅杏出牆、威脅丈夫宋江而被殺的閻惜姣,化作鬼魂後仍對情人三郎念念不忘,於是施展鬼步,一探情郎。這其中要演出美麗的鬼姿,黃宇琳強調重點就在京劇的蹻功,運用這難練的技巧,成功塑造各種不一樣的女鬼。在京劇裡,要當美麗的阿飄,從足下開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劇場弄鬼 玩人的不完美
在闃暗不見天日的劇場中,談「鬼」好像蠻理所當然,但真正在劇場演鬼戲的卻真的不多,曉劇場近幾年的《夏日微涼夜話》系列,也因此獨樹一幟,讓觀眾印象深刻。編導鍾伯淵從東方文化裡找到「鬼」存在的意義,「鬼對於東方世界的重要性,在於它表現的是人的意念。寫作鬼戲其實就是意念的轉換。」「鬼,是人們不完美的過去。」鍾伯淵說。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留存生活大小聲的造聲機器
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於就在藝術空間推出的「造聲」個展,階段性地展示二○一一年開始進行的「開箱作業」系列,以及一件全新製作的聲音互動裝置《聲牆》。多次與舞蹈、劇場及表演等跨領域合作的王仲堃,創作上也重視與觀者的互動,如「開箱作業」聲響機械系列,即運用了留聲機、木魚、管風琴等發聲原理,並加以改造,變成可與觀眾互動的樂器裝置。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春節假期 你也來當奧斯卡評審
奧斯卡獎入圍提名出爐,各方影迷莫不為心中的明星、佳片用力加油打氣,期待「凍蒜」!台灣的院線也不落人後,上檔多部入圍影片,讓你在長長的春節假期中,樂逛電影院、假想當評審,等二月廿九日頒獎典禮,看你的預測能不能一起「開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