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奕安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鮑奕安 簡單地成為一名演員就好

  • 音樂劇《也許是美好結局》線上公演海報。
    首爾

    《也許是美好結局》斬獲東尼獎 韓國音樂劇30年從文化輸出到與世共感

  • 七巧板劇團在首部作品《調皮的影子》中,以創意與幽默,重新定義影子戲劇的可能性。
    戲劇(曲)

    影子擺脫光展開惡作劇 《調皮的影子》開創偶劇新形式

  • 《漚 少年 àu siàu-liân》是用身體與聲音共構的腦內劇場,由五位風格獨具的新生代舞者與音樂家,在限制中尋找自由、在未知中練習冒險。
    舞蹈

    沉潛才會出味 《漚 少年 àu siàu-liân》以身體書寫時間詩篇

香港artmate-藝術家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廖俊逞

發表文章 803 篇
  • 專題

    各家武藝兼治,期待在地結果

    從卓明的啓蒙播種到現階段百花齊放的蓬勃活力,東、南部的劇團當前除了展現不斷探索、多方嘗試的勇氣外,對表演訓練的思索也應漸從外在資源的尋求回歸内在狀態的審視。惟有透過在地身體意識的思考,長期穩定的訓練計畫以及屢次創作的檢驗,表演訓練才有落地生根的可能,而不再止於路上風景而已。

    文字|廖俊逞
    第115期 / 2002年07月號
  • 專題

    為新生代喝采!

    他們的共同特色都是練就了一套適應環境的本領,不管是出身戲劇、舞蹈、音樂或傳統戲曲的領域。有的幸運兒因為師長前輩特別拉了一把,從而確立自己的志向,當然也懂得飲水思源;有的人卻在環境的競爭條件下,耐心等候自己最閃亮的一刻,從容地接受台底下的掌聲!

    文字|廖俊逞、黃麗如、王凌莉、賴惠娟、施如芳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 工作坊

    吟詠恆春調的希臘悲劇

    恆春民謠濃厚的悲情色彩,置於劇情的推衍中,彷若疏離時空的效果,引導觀衆透過歌隊思考《安蒂岡妮》劇中人物的是非善惡。

    文字|廖俊逞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上一頁1..32333435363738394041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