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也许是美好结局》线上公演海报。(CJ ENM 提供)
首尔

《也许是美好结局》斩获东尼奖 韩国音乐剧30年从文化输出到与世共感

原创音乐剧《也许是美好结局》(Maybe Happy Ending)近期荣获美国剧场界最高殊荣东尼奖(Tony Awards)6项大奖,在韩国国内及国际表演艺术领域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为庆祝此项殊荣,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推出特别企画,展示 1966 年首演的首部国产音乐剧《悄悄来到我身边》(Saljagi-Opseoye)的原始剧本及影音资料,并汇整自1994 年以来 190 余部韩国音乐剧的历史档案。透过包括剧作家朴天休(Hue Park)在内的创作者深度访谈,以及东尼奖颁奖典礼实况影像,引领观众深入回顾「K-Musical」从初创阶段迈向成熟发展的珍贵轨迹。

韩国音乐剧迈向国际的开拓之路已经走了30年。1997 年,由韩国第一代导演尹浩镇(Ho-Jin yoon)执导的《明成皇后》(The Last Empress)在纽约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举办短期公演,成为首部登上欧美主要音乐剧舞台的韩国原创音乐剧;其后,描摹民族英雄安重根的《英雄》(Hero)亦曾在林肯中心登台。尽管两部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都开启了文化输出的先河,也为后起之秀奠定市场开发与创作实验的基础。2015 年,《也许是美好结局》以创作工作坊为起点,历经多次重制,从首尔大学路的迷你舞台一路进军百老汇,至今获得东尼奖高度肯定,不仅为当代音乐剧注入新范本,也成功突破「韩国原创剧作仅能局限于本土市场」的想像。

音乐剧《广藏市场》剧照。(斗山艺术中心 提供)
陈思宏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广告图片

《也许是美好结局》以机器人情感为核心主题,从科技文明与人类内心世界的普遍连结切入,成功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显示近年韩国音乐剧在题材选择上已逐渐跳脱历史文本,并且积极尝试创作更具国际延展性与跨文化共感力的作品。斗山艺术中心(Doosan Art Center)于今(2025)年6月推出首部独立制作的原创音乐剧《广藏市场》(Gwangjang Market)也是典型范例之一。该剧以首尔钟路区的传统市场为叙事场景,讲述来韩学习音乐的缅甸留学生透过餐点外送工作维持生计,在异乡逐渐获得认同与接纳的故事。在舞台设计层面,《广藏市场》大胆消除舞台与观众席的传统界线,观众宛如置身市场的访客,与演员共同营造近乎真实的市场风景。音乐风格方面,该剧采用多元融合的创作语言,从复古流行的 City Pop 风格,到韩国民众深感亲切的 Trot 曲调,再融入歌剧、爵士等不同音乐类型的巧妙混搭,将剧场转化为多元文化交流汇聚的艺术场域。

玩翻戏剧院导览活动的宣传广告图片
音乐剧《广藏市场》剧照。(斗山艺术中心 提供)

韩国音乐剧历经30年的深耕,已不再单纯追求海外演出机会的文化输出模式,而是转向建构具备跨文化对话能力的共享理念。无论是在国际舞台获得高度赞誉的《也许是美好结局》,或是深刻反映多元共生议题的《广藏市场》,都充分展现韩国音乐剧已成功摆脱单一文化语境的限制,蜕变为能够让全球观众感知与产生共鸣的普世文化语言。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7/07 ~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