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國父紀念館50周年 全民大劇團推出館慶作品《仁愛路六號》
國父紀念館委託全民大劇團製作的50周年館慶大戲《仁愛路六號》,將於本週六、日於國父紀念館大會堂上演。此戲以喜劇視角,串起國父紀念館自民國61年開館至今發生的大小重要歷史事件。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國父紀念館委託全民大劇團製作的50周年館慶大戲《仁愛路六號》,將於本週六、日於國父紀念館大會堂上演。此戲以喜劇視角,串起國父紀念館自民國61年開館至今發生的大小重要歷史事件。
國泰金控與雲門舞集邁入第27年合作的戶外公演,因疫情影響2年未實體舉辦,終於在本週末於台北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盛大回歸。演出呈現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2022年作品,從天光雲彩汲取構思而成的作品《霞》,盼以藝術凝聚和鼓舞人心。
全民大劇團推出以「斷捨離」為主題的音樂劇《倒垃圾》,找來賴佩霞、夏宇童、倪安東、呂紹齊、王鏡冠、賴盈螢、劉樸等實力唱將共同演出,希望透過好聽的音樂,讓觀眾一起忘卻煩惱。
眠時夢,醒亦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五屆「戲曲夢工場」匯集6檔全新製作,以戲曲之美為燃料,規劃一場場無視疆界束縛、盡情迸發創意的夢境之旅,包含掌中戲、歌仔戲、京崑、粵劇等劇種元素,帶來實驗性十足的小劇場作品,將於11月19日至12月25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集體作夢。
首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第一位舞蹈博士,現年97歲的現代舞先驅劉鳳學最受歡迎的經典舞碼之一《布蘭詩歌》,歷經1992年轟動首演及2006年復刻重現,2022年新古典舞團《布蘭詩歌》攜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台中藝術家兒童合唱團及星光兒童少年合唱團,集結舞蹈、中世紀吟遊詩歌及磅礡樂章,將於9月16日至18日三度重返國家戲劇院,重現聽覺與心靈交融的震撼交響巨作。
威尼斯影展日前公布「沉浸式內容單元」入圍名單,其中備受矚目的是由現代劇場跨界VR360的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首度執導VR作品《遺留》,展現出他耕耘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多年的創作功力,一舉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遺留》是河床劇團將其著名的沉浸式劇場「開房間計劃」轉化為虛擬實境的第一部作品。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耗資千萬,以將近10年時間用心打造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常態性作為偶戲人才培育基地,同時吸引世界各地藝術家們前來駐村創作,發展成一個極為成熟的當代偶藝創發交流平台。近年,有感於全球劇場工藝人才大量流失,無獨有偶率先提出自身研發20年以上專業偶戲教材為基礎,號召國內當代偶戲菁英齊心合力共同研究、創編偶戲專業教材,這群人更將親身投入教學,為台灣創建出全方位的「國際偶戲職人學校」。
2022年辜公亮文教基金會「酷集劇場」徵集有膽識、很創新的表演團體,以至高新台幣100萬經費協助獲選團隊製作展演。
2022 TC音樂節將以「向巨人致敬」為題,9月2日起展開北中南三地共9場音樂會演出。睽違近3年,音樂總監胡乃元今年以莫札特與貝多芬為重點作曲家,由TC室內樂團演出與音樂節主題同名的「向巨人致敬」音樂會。在勇源x TC國際室內樂系列,邀集國內外傑出演奏家共6人,規劃「德奧狂野」音樂會,呈現承繼德奧傳統的作曲家其狂野的一面;「沙龍裡的光影」音樂會一窺西方19世紀的音樂沙龍文化。TC也規劃數場推廣活動,與愛樂朋友、學子近距離對話。TC更與鏡好聽共同製作「當我們與世界交響」podcast,談古典音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套曲目現場演出、周邊活動及podcast,滿足樂迷與Taiwan Connection(TC)的一期一會。
2022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簡稱WSD),8月6日於加拿大卡加立熱鬧開展,活動為期11天,共計35國設計師作品於卡加利大學實體展覽;8月12日晚間舉行WSD頒獎典禮,台灣專業組及新銳組設計師大放異彩,自全球809件作品脫穎雃出,共計14位設計師、16件作品獲獎,得獎數35國排名第一。其中,專業組影像設計(Projection Design)、新銳組燈光設計(Lighting Design)與新銳組聲響設計(Sound Design)皆由台灣設計師囊括所有獎項,成績斐然。
藝文界年度盛事,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第33屆傳藝金曲獎即將隆重登場, 9日由總召集人徐亞湘、出版類召集人劉富美公布入圍名單,本屆共有42組優秀創作者、91件精采作品入圍,將於今年10月29日的頒獎典禮上,角逐19項獎項殊榮。而眾所矚目的特別獎,出版類由財團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獲得,戲曲表演類由楊麗花獲得。
由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HKAAA)主辦、為期3天的第12屆文化領袖論壇以「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將於8月17-19日在線上舉行。
「力晶2022藝文饗宴─李斯特鋼琴藝術節」將在8月8日至16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演奏廳盛大登場,以5場主題式音樂會重新編織鋼琴巨擘李斯特的音樂脈絡,展現浪漫時代對「無限」與「自由」渴望的精神,串聯宗教、文學、歌劇、超技、實驗性等全方位作品,由莊文貞、葉政德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攜手26位台灣鋼琴藝術家演出2場鋼琴協奏曲、3場鋼琴室內樂、54首精選作品,勾勒李斯特的立體世界。
豆莢寶寶回來囉!每年暑假,朱宗慶打擊樂團2皆於全台巡迴推出兒童音樂會,結合打擊樂與兒童劇場,讓孩子們在豆莢寶寶親近有趣的互動下,輕鬆接觸高水準的音樂演出,從小培養對於音樂的鑑賞力。今年的全新節目《擊樂星球》將從 8月6日至10月30日巡迴10縣市,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高瀚諺同時負責編劇與主題曲創作,以親身參與多年兒童音樂會演出的新銳打擊樂家觀點,量身打造最適合孩子們的音樂童話。
亞洲年度規模最大合唱節慶「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將於7月30日至8月7日盛大展開,因疫情睽違2年再度邀來國外一流合唱團,將與台灣在地優秀團隊輪番獻演,於台北及台中舉辦5場音樂會及一系列實體、線上周邊活動,帶來今夏最豪華的人聲饗宴。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於8月7日演出《交響臺北2022─錢南章第五號交響曲》音樂會,由簡文彬擔任指揮,以音樂與影像結合一同慶祝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開幕。
吳念真暌違7年推出「人間條件」系列新作《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隨著疫情變化調整演出時間,演員檔期也出現衝撞情況,像是主演林美秀因8月已預先排定另一齣舞台劇檔期,無法參與《人間條件七》第一週的演出。團隊為了不讓期待已久的觀眾失望,同時維持觀劇品質,在經過多次討論、協調後,最終決定台北場將採「雙主演」形式進行。
曉劇場將參與2022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由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編導作品《潮來之音》於本週末假萬座曉劇場演出後,即刻動身前往英國愛丁堡展開23場演出。
淡水雲門劇場本週末打造夏季草地派對日,結合劇場演出和戶外演出與市集活動,兩天精采豐富的多元表演在雲門劇場及園區各個角落輪番上陣。知名劇團金枝演社、偶戲團隊飛人集社、臺灣管樂團木管五重奏與原。雙簧三重奏、蒂摩爾古薪舞集、馬戲大環藝術家楊世豪、扯鈴表演家黃翊與留法擊樂家謝佩穎、Naughty Swing搖擺舞團等一次滿足。
歷經10年漫長等待,眾人引頸期盼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正式營運,開幕季首檔節目特別邀請明華園總團開箱演出,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2022年度新作《東海鍾離》將於7月2日、3日在臺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由孫翠鳳領銜主演,演員陳昭賢、陳昭婷、陳子豪、晨翎、吳米娜、姜琬宜、柯進龍、張閔鈞等人共同演出,演出陣容以青年演員為主,明華園總團的舞台也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優秀的歌仔戲青年演員「打開可能」,給他們舞台讓他們「成為可能」,呼應北藝中心的「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