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專輯(一)
無「伴」不成藝 ─ 謙遜而必要的伴奏藝術
當我們欣賞一齣歌劇或舞劇時,親臨曼妙的音樂會時,我們總是打從心底讚嘆這些舞台上的星星,但是舞台後造就這些閃亮星光的無名英雄們,卻常常被觀眾忽略。 「伴奏」在中文的字面意義有著陪伴襯托的意味,因此長久以來,這個被音樂家、聲樂家甚至舞蹈家們所深深依賴,視為比獨奏更上一層樓的專業,在台灣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認識與重視。本學年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成立了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是國內培養伴奏人才的濫觴,也是「伴奏」這項專業人才在台灣開始走向新局面的一個指標。本刊藉由兩篇訪談,各從教育養成制度與合作哲學的兩大方向,探討音樂伴奏的定位、工作與養成條件,另外並邀請國內資深的舞蹈伴奏林春香闡述這個極度被忽略的職業,為舞蹈伴奏做了相當詳盡的介紹。 不只是舞蹈與歌劇,即便是獨奏音樂會,音樂家都無法獨立完成舞台上的展現,從林春香、克魯葛與葛濟娃的論述與觀點,將可看到「伴奏」在每個不同的領域中變化無窮的微妙角色與所擔當的重量。 往後,也請熱情地為那雙布幕後的手擊掌吧!
-
專輯(一)
看見英國的前衛劇場
巨盒?古城?金屬與麵包?本月份的英國劇場藝術節,究竟葫蘆裡是賣的什麼藥?本刊特別委請刻正留學英國的兩位劇場工作者,為讀者針對即將來台的演出 略作評介之外,也要看看近年來的英國劇場,除了頂著「莎士比亞戲劇」的傳統光環之外,還流行什麼前衛?此外,近年來文建會斥資派員前往歐洲英倫、北歐等地 取經,試圖提倡台灣文化產業規模,角色日趨浮上檯面的英國文化協會,它又是如何扮演文化外交的角色?未來英國文化趨勢對台灣的影響,恐怕不可小覷。
-
專輯(二)
傳統演藝vs.觀光產業
二戰之後,「觀光」快步發展成巨大的產業,在上個世紀末,在一年之中全球人類據統計大約有五億人出門旅行。今天,我們有許多文化經驗是透過觀光所經驗到的,其中包括對各國表演藝術的體驗和認識。 時值政府宣示的「觀光元年」,亦是「創意文化產業」風潮方興未艾之際,觀光劇場的議題因此獲得被重新思考、定位的機會。本專輯試圖深入討論:台灣到底需不需要觀光劇場?台灣的觀光劇場該怎麼做?台灣第一家民營的「臺北戲棚」一年來的經營經驗釋放出什麼訊息? 除了台灣自己有限的經驗,我們也提供了中國、日本、奧地利等各國的觀光劇場經驗,試看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演藝能在各國觀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期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的政府與民間也能精確規劃觀光和表演藝術雙贏的明天。
-
專輯(一)
雲門三十
人們習慣用「而立之年」, 去定位、期許一個出生了三十年的人。 一個舞團呢? 她的三十年, 不只是一個人, 而是好多好多人的很多年, 所加總起來的生命。 這一段路走來 且讓王墨林、林芳宜的文字 帶我們回憶起那些時代的氣味 或是依舊迴盪的樂音
-
專輯(二)
舞蹈‧治療(下)
燈亮處, 舞者飛躍‧旋轉‧錯身 如風中彩蝶, 千姿百態, 以身體訴說喜樂悲歡。 燈滅, 受傷的恐懼與身體的疼痛, 如夢魅纏繞。 受了傷,人生的畫面彷彿自彩色瞬間轉成黑白,他們遍訪名醫,在各家各派中尋找秘方,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療法,只要能奏效,不惜以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換回舞台生命與身體的重生。
-
專輯(一)
舞蹈‧治療(上)
一場SARS,令全島陷入如同瘟疫蔓延困處圍城的恐懼中,不僅對表演藝術界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傷,更使得原計畫於今年八月登場、可視為國內舞壇大團結的國際舞蹈會議被迫延期;如今,在所謂的後SARS時代,我們積極尋求療癒之道,努力重建生活原貌,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在家讀書,並且,學習與無常共處。 藝術與治療的關係本就存在,卻於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更顯重要,本期試圖將焦點鎖定「舞蹈‧治療」──原將於國際舞蹈會議演出的一個要角──從舞蹈這門藝術如何在欣賞、演出之外,被發展應用作為一項治療方法,勾勒其在地的現況與未來,再進一步於下一期,反觀舞蹈工作者自身可能發生的舞蹈傷害與恐懼,以及預防、復健與療癒之法。
-
專輯(一)
看倌眼裡的戲曲求變記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造反特別有理,連原本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有「傳統」的戲曲,即使有保留、有猶豫,也無一不在求變。對呈現到觀眾面前「被看」見才算完成的表演藝術來說,變,不僅是劇種自身對藝術境界的探求,更大的驅動力來自於「看」它們的觀眾,「看」與「被看」相互牽引,數十年來完成了一齣戲曲在台灣的「求變記」。在這齣「求變記」裡,無論是京劇、豫劇、歌仔戲,乃至於從大陸引進的大小劇種,昔日那條「演什麼就是什麼」的劇種界限,漸漸不再截然分明。 本專題分別從大陸地方戲、台灣豫劇、歌仔戲、台灣京劇在台灣的演出實況,去剖析這樣的大趨勢,深度探討「被看」者如何在現代劇場操作編導、音樂、語言、表演空間的新戲法,本刊以一種「盍各言爾志」的開放態度,讓作者們坐在看倌們的位子,去感受、去思考,期待我們明天能再一起看一齣好戲!
-
專輯(一)
小說為底,戲韻雋香
世界再怎麼變,都變不了人類愛聽故事的天性。 每個時代都有人在「說」故事,只是每個時代擅場者不同, 在中國,擅說故事者曾經在書場,也曾經在戲場, 如今,主流都不在此了。 長久以來,戲曲往小說的長河裡掬瓢而飲,彼此各得各的光彩。 古典小說印成白紙黑字,是不會變的了, 但台上的戲曲還得迎接這一代、下一代想聽故事的人, 所以,必須演而變。 變化美好的「傳統」,說出當代小眾喜聞樂見的故事--戲曲和小說, 因而有了新的關係。
-
專輯(二)
不變的玫瑰馨香
曾幾何時,堪稱歐美戲劇文學巨擘的莎士比亞,不再僅以「經典」之姿稱霸西方,更在東方各國戲劇創作者的文化自覺下,悄悄進行了一場「莎士比亞在地化」的革命。西元十九世紀末,西方各國的傳教士和外交人員,將莎士比亞帶到中國大陸;不知不覺地,莎士比亞隨著華人世界板塊的陸移,在兩岸之間變換不同時代的創作特質。本月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推出的「莎士比亞在台北」藝術節,除了讓我們熱切期待台灣當代小劇場創作的多元詮釋外,也想藉此機會探究莎劇在中國廿年的流變,並對台灣人詮釋莎士比亞的方法與意義,做一個歷史性、文化性的辯證與訪談報導。
-
專輯(一)
「摩」音傳腦,給你現代
西洋音樂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末,已經將各種可能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音樂的面貌已經與貝多芬、莫札特的語言大不相同,然而回首過去台灣的音樂會節目,連第二維也納樂派的曲目都不是太常見。這次兩廳院主辦的二○○三年非常現代音樂節,即為了呈現當代的聲音,向台灣的觀眾展現出與時代同步的音樂美感。 從百花齊放的二十世紀音樂中,如何選擇設計出適合第一次舉辦現代音樂節的台灣?這些乍聽之下毫無條理的聲響,真的只是作曲家們任性的遊戲嗎?雖然表面上與古典的傳統劃清界線,現代音樂真的毫無來自古典的傳承嗎?而演奏家們又是怎麼說?此次來台的摩登樂集以演奏現代音樂聞名,我們也將看看其他演奏現代音樂的團體,並且藉由兩個歐洲的現代音樂節試圖理解現代音樂的現況。 不只聆聽,也從策畫、創作、歷史與演出等角度「看」現代音樂,希望藉此揭開現代音樂神秘的面紗。
-
專輯(一)
黎海寧與神話之舞
恰是萬物勃發生長的春日,雲門舞集2演出《創世記》。從各民族的古老神話傳說,擷取開天、闢地、造人、災難、毀滅入舞,對照當代,傳遞創作者對於再造新生的希望。 除了《創世記》的製作,編舞者黎海寧的另一作品《O先生家族死亡事件》, 也觸及神祕未知、人的命運。作者王墨林藉此深探黎海寧創作所呈現的當代思維與身體。而創作者為何眷戀神話?趙綺芳的文章引我們神遊現場,從中發現神話與人的關係,印證雲門2《創世記》存在的原因。
-
專輯(一)
景氣再壞,也要看表演 春節專輯
新春開市,表演界已經摩拳擦掌,預備轟轟烈烈幹一票戲。本刊耗費人力深入佈局,已完成未來一年的戰況分析,除了提供台灣暨部份亞洲城市今年重要的表演紀事,還要教你描準好戲、看緊荷包,提早預約年度理想大戲。
-
專輯(二)
文化公案眾人參
去年台灣文化界的首席大事,無疑落在歲末年終的這場《八月雪》上。這個由文建會出資製作,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編導,邀請國內外知名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的演出,從事前熱騰騰的媒體報導、萬方關注,到事後的評論低盪、褒貶不一,到底這場雪,為台灣帶來什麼?我們又能從其中思索些什麼? 雖然高行健宣稱《八月雪》是他要創作的一個「不像京劇、不像戲劇、不像歌劇、不像舞蹈的新劇種」,但從跨界作品的觀點來看,仍可從各領域的專業來審度其運用各種藝術元素的優劣。而著眼於該劇誕生的特殊條件,其文化生態面的意義,更須專文論之。此外,由於此劇關涉禪宗,是否闡述得宜,禪者應也有話要說。 這樣一個文化「事件」,我們認為,不能只以單一評論文章作結,所以特別製作這個專輯,讓各方人士來說說他們的觀察與思考。
-
專輯(一)
舞論.舞評.舞東方
台灣的舞蹈發展至今,從技巧的養成與訓練到美學風格的試驗與形塑,無論是人才或作品業已累積出可觀的質量,在創作演出持續發生的同時,舞蹈教育界開始著力於論述的建構以及多元對話空間的擴展。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策辦「2002福爾摩莎大學舞蹈節」,活動內容涵蓋研習營、研討會以及演出三大部分,規模之大,讓部分參與者在事前懷有「怎麼辦?」「真的辦得起來嗎?」之疑;活動結束後,雖然主辦單位檢討因缺乏經驗而有未臻完美之處(註),不過此節承接去年八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策辦的「2002台灣舞蹈研討會」,並為預訂今年八月登場的「2003台灣國際舞蹈會議」熱身操練,經驗可貴;而演、評、研習「三合一」的活動設計,也企圖為舞蹈理論與實務界提供對話交流的機會。 回顧整個舞蹈節,美學與評論是兩大主角。就評論這部分,主辦單位邀請現任職美國《春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資深編輯的伊莉莎白‧欣莫(Elizabeth Zimmer)來台進行「舞蹈評論寫作研習營」,傳授自身撰寫舞評的經驗,鼓勵更多新寫手加入舞蹈評論這塊園地,以下即為未能到場的讀者刊出研習營內容精華紀實與專訪摘要;另外針對演出的部分,延伸出美學創作的多元文化與東方肢體觀,接續本刊曾製作過的特別企畫,以下是再探新一代的東方觀。 註:由於會中貴賓伊莉莎白‧欣莫(Elizabeth Zimmer)與薩爾‧穆吉揚托(Sal Murgiyanto)使用英語,但因缺乏同步翻譯的專業人力及設備,以致翻譯往返過程耗時,因而有建議下次若有國外人士與會或國際性會議仍應採用同步翻譯。
-
專題(一)
試探廿年大陸北京的「先鋒戲劇」
本月十九日起,高行健編導的《八月雪》將於臺北的國家戲劇院上演;他不僅是位國家諾貝爾獎得主,當年還曾編寫一齣《絕對信號》,掀起了中國大陸先鋒戲劇的第一股熱潮。如今時空迥異、物換星移,廿年來北京這批所謂「先鋒戲劇」的前鋒戰將,究竟還如何執著理想?若說過去的顛覆批判,是為了尋找創新的美學形式,今天他們又面臨了什麼矛盾的抉擇?相較之下,北京的先鋒戲劇與台灣「小劇場」內涵又有什麼異同?
-
專題(一)
歌仔戲在外台,戲路幾條通?
民間廟會上的酬神表演,向來以歌仔戲為最大宗,近年來,政府單位舉辦的大型外台歌仔戲匯演活動,也炒得熱鬧滾滾,更有極少數的外台歌仔戲劇團,受激勵而試探從廟會到劇場之路。 生存為第一要義,在業者看來,官方和廟方都是賜其吃穿的爐主,民戲的舊路不能輕棄,政府庇佑的能見度和補助演出,更是來日方長的新路;新、舊爐主正交互發揮著他們對歌仔戲未來的影響力。 我們將從業者開拓戲路的路數,以及外台固有的表演文化談起,深入淺出外台歌仔戲的台前幕後,再從產業的角度,探討政府單位如何把新爐主的角色扮得更好,外台業者又如何突破傳統的格局,仰望藝術,想像這個產業的明天。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2002演評面面觀
《表演藝術》陪伴了台灣表演藝術十年,也刊登了十年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除了留下歷史的軌跡,我們也希望為台灣的演出評論建立良好的基礎。趁十週年社慶之際,我們希望藉此對當前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環境進行一次體檢與分析,看看演出評論的「體質」、「體能」是否還能承載衆人的期待? 為此,我們特地針對各領域的創作者和評論者、與相關媒體工作者設計問卷,藉以了解這三方人馬的看法與期待。以下三篇文章,即為此次問卷發送的結果分析,與進一步的採訪報導。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表藝X檔案
關於《表演藝術》雜誌社生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住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B153室(這地方,原是設計用來當員工餐廳的)今年十歲囉! 一路走來到底是誰陪著它長大呢?它又旅行過那些地方呢? 這些都是屬於《表演藝術》的回憶歡迎關心《表演藝術》的你與我們一同分享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編輯室報告
首先說一句:「《表演藝術》,生日快樂!」 有人問,你們不是六月就辦過十週年慶祝酒會,還請了一堆藝界名人來扮裝嗎? 其實,那是配合我們的新成員《表演藝術網站》誕生、宣告雜誌社進入新時代的正式儀式,但《表演藝術》眞正的生日,不折不扣是一九九二年的十月一日,所以,我們怎麼能不在這個特別的月份,好好在雜誌上「慶祝」一番?! 走過十年,對《表演藝術》這樣一個並不算大衆化的媒體而言,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若非在政府的財力支持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讀者的鼓勵下,恐怕早已淹沒在滔滔的市場洪流中。所以,當我們在思索要如何企劃這本「十週年特別號」的內容時,我們並不想耽溺於絮叨自己的歷史,作成一本「紀念冊」,而仍想從長期以來《表演藝術》扮演的角色出發,探討《表演藝術》相伴十年來的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 面對大環境的思考,我們特地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撰寫專文,從寬廣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當下處境與未來,並對兩廳院的定位與《表演藝術》的走向提出見解。 而從《表演藝術》這本雜誌的角色出發,我們選擇「演出評論」這個《表演藝術》長期耕耘的領域,規劃專題探討當前的評論環境與大家的期待。爲此,整個編輯部花了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並經由問卷結果再行深入採訪,期能描繪演出評論的現況。 最後,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將我們的「內部機密」拿出來與讀者分享:包含了我們這十年來所記錄的表演藝術影像精選、編輯部幾位重要推手的「檔案故事」、支持我們的讀者特地寄來的圖文來函,以及《表演藝術》的世界之旅──一張標示著《表演藝術》足跡的世界地圖。 走過十年,或許只是個開始,我們也期許「只是個開始」,因爲這代表著《表演藝術》還可以走得更久更遠,那麼再多慶祝幾個「十年」,將不只是個夢想。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可以在無數個十年中,繼續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
-
專題
入座聽賞新藝族
台灣表演藝術的觀衆,無疑地,一直都是以年輕人為主力;但隨著時間的流轉與政經環境的變化,年輕一輩的文化消費族群,也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異/藝」類面貌。 他們可能是有錢有閒,努力維持藝文嗜好的旅行世代; 他們可能是聆聽小衆音樂,堅持獨特品味的台灣BOBO; 他們可能是沉醉於雅致崑腔,帶動崑曲復興的年輕戲迷; 是什麼樣的時空因素造就了這樣多款的新「藝」族?且讓我們在此略說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