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風動舞團《風動之舞I-舞戲》
由國內新生代編舞家何曉玫與劇場工作者─紙風車劇團的李永豐和綠光劇團的羅北安三人所共組的「風動舞蹈劇場」,將於本月推出他們的首演《風動之舞I-舞戲》,結合戲劇和舞蹈的表現方式。演出的作品有何曉玫的〈盛開之前〉與〈伊疑以憶〉,劉淑英的〈牆〉、羅北安的〈醉〉、及李永豐的〈結婚輓歌現場〉。
-
即將上場
詹-路易斯.卡培札利雙簧管獨奏會
應「繆思樂賞」之邀來台的卡培札利(Jean-Louis Capezzali)是法國國家廣播電台交響樂團的首席雙簧管,除了音樂會的演出外,並將於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二點半假國家演奏廳舉辦講習會,會中並有醫師講解正確的呼吸法,喜好木管樂器的朋友請勿錯過。 音樂會演出的曲目有浦朗克、杜替耶、舒曼及國內作曲家游昌發的作品,並由繆思樂團的團長張美惠與卡培札利合演韓德爾的三重奏鳴曲。
-
即將上場
聖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
聖彼得堡(原列寧格勒)愛樂的前身是1882年成立的「宮廷樂團」,原本只爲王公貴族演出。1938-88的五十年間,馬汶斯基担任首席指揮,大力扶植本土音樂家,並積極拓展樂團的國際面。此次率團來台的指揮尤里.提米卡諾則是接替馬汶斯基的音樂總監。 1926年時只有十七歲的蕭士塔高維契,其第一號交響曲正是由聖彼得堡愛樂首演,9月24、25兩日的演出曲目主要是蕭氏的交響曲第六號、第七號,還有柴可夫斯基的第六號交響曲,喜好這兩位作曲家的樂迷,不要錯過這二場俄國風味十足的音樂會。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兒童音樂會「書包裡的音符」
由中國人壽獨家贊助,擊樂文敎基金會策劃的兒童音樂節「書包裡的音符」,自8月31日至9月15日巡迴全省,希望能夠啓發小朋友在音樂方面的創意和想像力,讓身旁隨手可得的東西都能綻放出音符來,豐富學校課業之外的童年生活。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東光戲院提供免費場地 位於台北錦州街與林森北路口的東光戲院,爲結合文化育樂,特提供地下室一樓中庭場地,佔地四十坪,供各學校社團、演藝團體舉辦各類演藝活動用。連絡電話:375-7672。 (編輯部) 省交第四屆徵曲比賽 省立交響樂團舉辦的第四屆創作曲發表會,以「承文化薪火,傳時代新韻」爲主題,徵求「混聲四部合唱」作品。稿約時間自即日起至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五日止,詳情請洽:(04)339-1141轉151。 (編輯部) 多面向舞蹈劇場五週年回顧展 多面向舞蹈劇場爲慶祝五週年,目前(8/27-9/11)正在誠品書店敦南店的藝文空間舉辦回顧展,展演歷年舞蹈作品的精采段落、舞台佈置及舞蹈攝影。此外,並計劃在年底推出一大型製作,爲此,公開甄選舞者,預訂於九月九日進行甄試,有興趣者請速洽:740-9353。 (編輯部) 〔大陸〕 曹禺劇本獎 中國戲劇家協會決定,將兩年一屆的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從今年起正式更名爲「曹禺劇本獎」,首屆評選工作現正在進行,並擬於十月召開頒獎大會。 (蕭勇) 1994莎士比亞戲劇節 今年是莎士比亞(1564-1616)誕生430週年,上海已擇定九月二十至二十六日舉辦莎氏戲劇節,邀得美、英、德、澳的劇團演出莎劇《第十二夜》、《馬克白》等,並有上海越劇院演出《王子復仇記》及台灣的當代傳奇劇團演出《慾望城國》。 圍繞戲劇演出的,還有莎劇評論、莎學硏討、專題報吿等一系列學術活動。 (編輯部) 中國小百花越劇節 1
-
特別企畫 Feature
西班牙藝術采風
西班牙,一個盛接陽光的國度。它的熱力不只散發在鬥牛場裡,劇院、音樂廳、酒吧、咖啡座,或佇立街頭的房舍,展現在生活與藝術的耀眼生命力,是不同種族、文化激爆出的火花。八月的台北,隨著國際吉他節的揭開序幕,令人情緒亦感染上那份熱力,在彈撥聲的伴奏中,讓我們與讀者一同到吉他的故鄕──西班牙,做一次夏日藝術之旅。
-
布魯塞爾藝術節回響
當東方遇上西方
今年四月間,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首屆藝術節(Kunsten Festival des Arts)。其間最受矚目的「中國焦點:中港台專題」,邀請兩岸三地當代年輕藝術家與會,在歐洲引起熱烈的討論。 針對此一藝術節的意義重大,本刊希望能於活動結束後提供省思的空間,於是走訪藝術節主席萊森,請她談策劃藝術節的理念。除此之外,香港的素黑以文化論述的角度切入談兩岸三地的身份認同問題,台灣臨界點劇團的田啓元談他們在歐洲表演的實況,再則是大陸戲劇理論家林克歡以整體的角度談歐洲世紀末的藝術現象;最後台灣劇場工作者王墨林在接受歐洲另類劇場撞擊後,重新對台灣小劇場和自身生命進行激烈的反思。可視爲三地中國人於歐洲劇場攜手之後,再次相遇於台灣契闊談讌!
-
入門
表演藝術入門
表演藝術的殿堂雖然宏偉,但常令不得其門而入者望之興嘆。提供您一把鑰匙,開啓探索之門,豐富多采的人生。
-
即將上場
台北室內芭蕾《衝突》
《衝突》是台北室內芭蕾成立以來的第五季演出。 由旅德十年的舞蹈家余能盛出任本次演出之藝術總監,並編作《失落的影像》。甫上任德國Osnabruck市立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代理藝術總監、兼任芭蕾敎師及首席舞者的余能盛首度正式與國內舞團合作。 本次演出以《舞者箚記》開場,包括蔣秋娥的Port de Bras、《跳針》、《失鳴鳥》,及潘怡芳的處女作《歸零》。蔣秋娥同時編作以布農族歌謠、日本鬼太鼓、亞維農及印度歌謠入舞的《衝突》,另有運用狹長空間、錄影手法的《長廊》,而最後以余能盛的《失落的影像》結尾。全場由探討舞者肢體出發,透過劇場元素的運用,最後傳達對當代的省思。
-
即將上場
韓國小天使藝術團
創立於一九六二年的韓國小天使藝術團,是由一群八至十五歲的女孩所組成,是韓國傳統文化的精緻代表,自一九六五年開始出國巡迴表演,已在世界各地演出近三千場,是一支成功的國民外交典範。 而她們在藝術上的表現更是光彩奪目,曾於一九七四及九〇年來過台灣表演,精湛的演出在在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即將上場
豪爾赫.阿里薩吉他獨奏會及講習會
談到古典吉他,總會聯想到西班牙,而擔任馬德里皇家音樂院吉他主任近二十年的阿里薩(Jorge Ariza)自是吉他界瞻仰的對象,由於他全心投入敎學工作,演奏會或錄音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此次因台灣的門生一再邀約,使得阿里薩終首肯來台,除了舉辦一場音樂會外,還辦了數場講習會(8月13〜16日),並以其師Sainz De La Maza爲名,於8月21日假台大文學院小劇場主持吉他比賽,吉典吉他迷請把握此難得的機會,電話連絡920-8222。
-
即將上場
魅登峰老人劇團《鹽巴與味素》
在台灣已躋身聯合國所定義的「老人國」(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7%以上)之林後,「老人劇團」的成立格外有意義。 創立於八十二年五月的魅登峰老人劇團,由十餘名四十歲至七十歲的中老年人所組成,於本月推出他們的第一齣戲《鹽巴與味素》,呈演日常生活中常碰見的的問題。
-
即將上場
亞洲靑年管弦樂團
亞洲靑年管弦樂團再度光臨寶島,今年在前輩指揮大師柯密西歐納與西班牙鋼琴家拉羅佳的帶領下,老將配新秀,一同慶祝建團五週年。 創立於1987年,直到1990年才舉行公開首演,亞洲靑年管弦樂團於開始巡迴的短短三年內,即建立藝術上的口碑。「亞靑」由企業團體資助成立,團員是每年徵選自亞洲各國的一百位介於十三至二十五歲的靑年音樂家,他們代表亞洲人對下一代音樂敎育的期許與鼓勵。 拉羅佳將在此次巡迴中慶祝她演藝生涯65週年。
-
即將上場
快樂小丑的儍瓜盛宴
由美國小丑Geoff Hoyle所帶來的「儍瓜盛宴」,邀請大家去觀賞一齣充滿活力、令人發噱的喜劇表演,只是不知到時台上台下誰儍瓜、誰聰明?不過炎炎盛暑偶而裝瘋賣儍一番又何妨?更何況聽說「只有大儍瓜才會錯過他的表演」。
-
即將上場
布達佩斯人偶劇團的「巧偶音樂傳奇」
成立已九十年的布達佩斯人偶劇團(原匈牙利國家人偶劇團),是當今兩個最大的偶劇團之一,他們以前衛而戲謔的風格著稱,演出時以古典音樂爲主幹,在人偶肢體上揉入芭蕾的優美動作,饒富趣味。 此次的「巧偶音樂傳奇」搬演三位作曲家的作品,有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洛希卡〉,巴爾托克的〈稻草人王子〉及康威的〈只演不說〉(劇作家山姆.貝克特的默劇)。
-
即將上場
王世華與楊玉珍福爾摩沙二重奏
令人艷羨的音樂家伉儷王世華與楊玉珍,自高中相識至今已有十六年,攜手走過求學的過程,進而聯袂從事音樂敎育之推廣,目前都任敎於美國猶他州韋伯州立大學。 此次回國舉辦三場演奏會,台北演出的曲目有莫札特、德布西與聖桑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此外,並邀同韋伯州立大學的中提琴敎授培麥克(英文名字是Mi-chael A. Palumbo)在台中及高雄各舉辦一場三人聯合音樂會。
-
即將上場
歌仔戲《鄭元和與李亞仙》
中視歌仔戲團自七十九年起由黃香蓮領導,於電視台演出,歷年來製作之戲碼齣齣強檔。《羅通掃北》及《大唐風雲錄》並曾分別獲金鐘獎提名、入圍。首次在國家戲劇院的演出,除邀請歌仔戲名編劇陳寶惠編寫劇本,更網羅了黃香蓮、小咪、張素卿、陳昇琳等人共同演出。 《鄭元和與李亞仙》乃改編自唐代小說《李娃傳》,故事浪漫動人,雖數度被改編爲戲劇、戲曲演出,然以歌仔戲型式演出卻是頭一遭。
-
即將上場
舞蹈空間舞團《積雨雲.雷陣雨》
舞蹈空間舞蹈團將於八月盛夏演繹四齣精心創作的舞蹈。新穎的巧思,將如三伏天裡突來的一陣豪雨,使您暑氣全消。 《牆外的顏色》 舞作以舞者身上外衣色澤的變化,以及動作質感的改變,比擬構成個人人格及心態的種種心理因素。 《孤獨樂園》 舞作的取材、主題及動作素材均來自編舞者數月以來,從周遭人與事觀察所得。編舞者要嘗試超越主觀意識主導、思維性的創作方式,而企圖從生活中偶然拾得的點滴中,整理出作品的取向及題旨。 《新.杯弓蛇影》 舞作的主題是「食物」以及食物在人生中的各種象徵及聯想,充滿了奇詭的意象。 《月半彎》 舞作以法國印象派作曲家拉威爾的樂曲入舞。動作素材取自西班牙舞及中國舞中的扇舞語彙,而作一種富原創性的整合及融匯。
-
即將上場
王洛賓作品音樂會
由靑年音樂家文敎基金會所主辦的「王洛賓作品音樂會」,邀請「西北民謠之父」王洛賓再度來台,此次同行的尙有新疆歌舞團的四位成員,以其塞外民族特有的奔放熱情及豪邁的歌聲,演唱這些採擷自他們的生活中的曲子,將更爲傳神,値得期待。
-
即將上場
葉景雯〈春之祭〉舞蹈
「葉景雯與舞者」舞團繼七月初在甜蜜蜜小劇場演出後,旋又將於八月底在皇冠小劇場演出。 曾獲得文建會舞蹈創作首獎,甫從美國硏習舞蹈創作回國的舞蹈家葉景雯,回到台灣之後觀察國內政治、社會生態和男女兩性關係的變化,而以舞蹈肢體語言創作了〈春之祭〉、〈一種關係〉、〈我的淑女〉等三齣舞碼,來呈顯身爲一個女性舞蹈創作者對女性意識的關切和她的社會觀相。 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在國內外被無數編舞家做爲創作之靈感泉源,而葉景雯一反過往編舞家的詮釋角度,以政治和兩性關係的詮釋視角,來探討男人/女人、強勢力量/弱勢力量之間角色轉換過程之辯證關係,使舞蹈空間呈現一種美學與力學並置的張力狀態。 〈一種關係〉則是以現代舞的肢體語彙,搭配東方民族舞的細膩特質,來表現一對女同性戀者之間感情糾結的互動關係。 〈我的淑女〉以舞蹈戲劇方式展陳現代女性三種不同的樣貌,期盼兩性能夠和諧對等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