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視窗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頒獎與台灣戲劇史研討會將在高雄舉行
【台灣】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頒獎與台灣戲劇史研討會將在高雄舉行 第四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今年已決選出優秀作品三部,首獎為大頭馬的《到燈塔去》,貳獎為祁雯的《困獸之鬥》,參獎為駱婧的《原鄉1961》。頒獎典禮將在7月12日假高雄衛武營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並在7月12至14日晚上舉辦得獎作品讀劇藝術節。 主辦單位在7月12至14日的白天,亦同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三天「2019跨域借鏡產學對話:想像下一波臺灣現當代戲劇史」研討會,邀集臺灣表演藝術學者、獨立策展人及製作人、藝文場館負責人、表演藝術團隊經營者,及在歐洲深耕的新一代表演藝術工作者,針對台灣現當代戲劇史的觀察與撰述,進行產學各界的多邊對談。為期三天的研討會中,分別從六大單元論壇:「藝術史資料庫典藏型態跨界對話」、「創製聯結尋找彼此的製作人與劇作家」、「跨境與回流海外藝術結盟」、「日新月異的『傳統』臺灣戲曲產業化歷程」、「世代交替表演藝術長江後浪推前浪?」、「戲劇構作工作坊」,進行跨域對談。詳情請參活動官網wsdc.ncu.edu.tw/。 傳藝中心徵選109年度民間演藝團隊參與國際及大陸地區傳藝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9年度輔導國內民間演藝團隊參與國際及大陸地區傳統藝術演出專案」即日起受理申請,凡經政府立案或設立登記之國內民間演藝團體,收件截止日為9月20日。此專案預計總共徵選5件計畫,分為「赴國外或大陸地區演出節目」及「國際共創或共製演出節目」兩類型。節目可為舊作、新作、國際共創或共製,演出內容及形式須以「傳統表演藝術」為核心。演出長度原則為50分鐘以上且演出2場次,並以售票或公開正式演出為原則。經評審通過之團隊,由傳藝中心分攤經費,每案分攤以300
-
戲劇(曲)
阮劇團辦囍事 彩虹版《城市戀歌進行曲》免費戶外公演
為慶祝台灣往婚姻平權邁進一大步,嘉義阮劇團及一群熱心的劇場工作者決定自掏腰包,將原創音樂劇作品《城市戀歌進行曲》改編為「彩虹版」,在六月廿九日晚上七點於台北國家兩廳院劇院生活廣場免費開演。
-
舞蹈
爵代舞蹈劇場「2019 TIDE─美墨西台國際舞蹈聯演」 台北掀浪潮
台灣爵代舞蹈劇場今年跨國邀請美國Ocampo Wang Dance、墨西哥Tranze Danza Contempornea及西班牙Zuk Performing Arts Company來台共同參與「2019 Taipei International Dance Exploration」,本週末將揭開序幕。
-
音樂
「行影玖拾─李行電影音樂會」 影視音家族歡唱慶賀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舉辦李行導演九十歲大壽慶生音樂會「行影玖拾─李行電影音樂會」,將李行電影爬梳整理出三個面向,邀請大家陪伴這位巨人回顧他這一生的文化印痕與土地行腳。
-
音樂
樂季尾聲 呂紹嘉率領NSO演繹奧匈經典作品
NSO國家交響樂團18/19樂季「璀璨雙城」系列音樂會第二場「奧匈霞輝」將於六月廿八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帶領樂迷體驗兩城豐饒的音樂遺產。
-
戲劇(曲)
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劇展 七月起接力開演
台灣歌仔戲第一家族明華園迎接創團九十周年,八子團青年演員挑梁主演、資深演員壓軸的「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劇展」將從七月起,涵蓋傳統古冊連本大戲、新編、新劇等十八齣戲,於台北大稻埕戲苑接力開演。
-
舞蹈
走過卅四年 光環舞集宣告熄燈落幕
一九八四年創立的光環舞集,歷經卅四年,於六月廿五日在進駐的新北投七一園區,由團長楊宛蓉宣告熄燈謝幕。
-
戲劇(曲)
《再會吧 北投》PLUS 今年再續前緣
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PLUS今年邀請相同卡司再次合作,編導吳念真表示:「對於創作者,能一再加演是很幸福的,覺得自己被信任、被鼓舞。在混亂的時代,表演團隊與觀眾一起聚集在劇院,這一刻不分你我,不分台上台下,我們都是一體的。」
-
戲劇(曲)
《M,1987》不僅「重現」 而是要「再現」過去未曾的預言
融合了在一九八七年兩個作品的《M,1987》,從當年版本出發,青年導演崔台鎬、吳子敬,嘗試以緩慢的流動對比快速的城市節奏,用深度取代寬度的創作視角,植入自己對於島國自主身分的追問。
-
其他
IATC TW2019年度論壇 六月廿五日起登場
IATC TW年度論壇二一九年度主題為「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將在六月廿五日至七月七日於台南、高雄、台北三地巡迴十場次,邀請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朋友,共同爬梳台灣今日文化地景的因果脈絡。
-
音樂
金氏世界紀錄鋼琴家橫山幸雄來台演出蕭邦作品
金氏世界紀錄鋼琴家橫山幸雄本週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和台北國家音樂廳將為台灣樂迷帶來蕭邦鋼琴協奏曲兩首作品11與作品21,與其他鮮少聽到的鋼琴與樂團作品2、13、14、22,綻放唯美的浪漫詩篇。
-
舞蹈
不一樣的林祐如 全新創作「最台劇現」
2019新點子實驗場本週是由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林祐如邀請五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共同發想與創作《台灣製造》,融合彼此的生活記憶與成長背景,帶領觀眾探問:「台灣的身體樣貌是什麼?」
-
音樂
2019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淘氣旅行箱」 用音樂遊歷世界
廣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以世界風為主題,推出「淘氣旅行箱」音樂會,將於八月九日至十月廿七日在全台十一個縣市展開共卅二場巡演,邀請舊雨新知沿著音樂軸線,一同環遊多采多姿的世界。
-
舞蹈
2019 NTT-TIFA荷蘭舞蹈劇場重磅登場
2019 NTT-TIFA本週末將由風格多元、前衛新穎的荷蘭舞蹈劇場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以四支風格迥異的舞作畫下完美句點。來自文華高中舞蹈班的吳孟珂是NDT唯一的台灣舞者,今年將隨團在鄉親面前演出其中三支重要作品。
-
舞蹈
世紀當代舞團《禮物之靈》 展現跨領域表演新風貌
世紀當代舞團新生代編舞家陳維寧偕同新作《禮物之靈》重回劇場,並邀請雙屆奇美藝術獎得主黃啟峻和台北TOP時裝設計大賞得主林廷菡跨界合作,以這齣力度飽滿、情緒豐沛的舞作,展現融合心理、探戈、社會、當代生活的藝術面貌。
-
其他
羅曼菲舞蹈獎助金 二Ο二Ο年度開始徵件
「二二年度羅曼菲舞蹈獎助金」已於六月三日開放申請,歡迎四十五歲以下,具中華民國國籍者,提出舞蹈相關計畫,包括創作、展演、研究、舞蹈劇場設計、重要進修等,申請期限至八月九日下午五點截止。
-
音樂
第一屆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音樂營徵選結果出爐 大師與星秀蓄勢待發
第一屆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由藝術總監林昭亮及國際師資評委從兩百件優秀學生資料中進行甄選,最終選出六十六位報名者成為首屆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正式學員。
-
音樂
「小號教父」菲德利希與樂興之時 樂興夏沁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邀請「小號教父」萊因霍德.菲德利希來台演出, 將帶來兩首強烈對比的精采樂曲,一是泰雷曼高度歌唱性的D大調協奏曲,以道地巴洛克方式演奏;二是廿世紀法國作曲家朱里維知性炫技的「為小號與鋼琴的小協奏曲」。
-
舞蹈
丞舞製作團隊力邀六國金獎舞作匯聚台灣 創造合作契機
第二屆「B.OOM by B.DANCE國際金獎聯合匯演」將於六月廿八、廿九日在台北水源劇場首演,呈現歐洲受高度關注的藝術家們,來自義大利、葡萄牙、越南、西班牙、盧森堡、台灣等總計六國共創七十分鐘熱力不間斷的夜晚。
-
其他
陳武康與皮歇.克朗淳的探索 與觀者的直面對話 「打開羅摩衍那的身體史詩:紫藤廬特展」
「打開羅摩衍那的身體史詩」為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與泰國編舞家皮歇.克朗淳三年田野計畫,繼《半身相》之後的第二階段的「成果報告」,目前以靜態展覽、限量席位的「茶席」聽古問答形式,正在台北紫藤廬展出至六月底。
-
戲劇(曲)
無獨有偶《微塵.望鄉》 以奇幻詩意偶戲探討移人異鄉寫真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為長期關注的「台灣新住民及國際移工」議題發起作品《微塵.望鄉》,以外籍移工、新住民及新二代為題材,以笑中帶淚的輕躍節奏,運用人偶同台、光影戲、即時投影劇中劇等元素打造魔幻偶戲劇場。
-
音樂
「當代李斯特」吉爾特伯格 來台展現《超技練習曲》
被譽為「當代李斯特」的吉爾特伯格將於六月四日來台展現《超技練習曲》,並演奏文學題材與創作手法融入音樂創作而創下不朽典範的舒曼的《狂歡節》及梅特納最受歡迎的作品《回憶》奏鳴曲,讓樂迷一飽耳福。
-
藝視窗
與文化部續約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續留台灣至2025年
【台灣】 與文化部續約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續留台灣至2025年 在文化部支持下,OISTAT國際劇場組織2006年移設來台,迄今已14年。在雙方合作協議書即將屆滿之際,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與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裁戴博德(Bert Determann)於5月28日簽署OISTAT總部續留台灣5年的協議書。 蕭宗煌與戴博德並共同發表「共惠世界劇場人」宣言,提出四大主張。包括「以台灣為中心,搭建國際交流網路」、「跨越地理界線,分享世界劇場脈動」、「培育青年世代,增進國際藝文參與」、「提升大眾關注,重視劇場幕後專業」。文化部與OISTAT期望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成為全球劇場人的堅實後盾,為劇場界打造更理想的發展環境。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及台灣團隊將於6月6日至16日前進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簡稱PQ),包含劇場影像設計師王奕盛與國內知名實境遊戲設計團隊「接力棒遊戲工作室」將於國家館展出「寶島浮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江妍瑩、魏以安策劃之「試衣間」將於學生館展出,以及再拒劇團演出《渾沌詞典》。 布拉瑞揚舞團《路吶》 獲第17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5月25日於台新金控大樓舉辦頒獎典禮,從15組入圍作品當中,揭曉「第17屆台新藝術獎」三大獎,「視覺藝術獎」得主為蘇匯宇作品《唐朝綺麗男(邱剛健,1985)》,「表演藝術獎」得主為周書毅作品《Break&Break!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而最大獎「年度大獎」則由去年以《無,或就以沈醉為名》獲表演藝術獎的布拉瑞揚舞團,以《路吶LUNA》奪得,藝術獎自2014年轉型頒布不分類的最高額獎項「年度大獎」以來,首度由表演藝術作品獲此殊榮,同時也是台新藝術獎開辦以來首度「連續獲獎」團隊! 評選團表示此作品為:「令人激賞的一座里程碑!在這個超速變化、巨量訊息的年代,《路吶LUNA》沉潛扎實的省思與探問,觸動人心的身體舞
-
舞蹈
旅歐編舞家林美虹史詩鉅作《新娘妝》 衛武營亞洲首演
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藝術總監林美虹舞作《新娘妝》,至今已在德國、奧地利演出近五十場,今年七月是林美虹第一次帶著這部作品回台灣演出,將在高雄衛武營歌劇院舉行亞洲首演。
-
戲劇(曲)
栢優座《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 一張餐桌道盡人生百態
2019新點子實驗場本週登場,由栢優座《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打頭陣。此劇是栢優座推出的第廿號作品,編導許栢昂表示:「這是我目前人生中遇過最難寫的一個劇本,也是我第一次劇本寫到一半後,撕掉完全重寫的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