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北市交首度加入2018台積心築藝術季 演出《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去年推出《彼得與狼在好萊塢》全球中文版首演大獲好評,今年由指揮陳康明、「破銅爛鐵STOMP」創團成員之一傑森.米爾斯、戲劇演員洪健藏與北市交共同合作,於台北、新竹演出。
-
音樂
阿卡貝拉始祖「史溫格歌手」來台演出
成軍超過半世紀的阿卡貝拉英國天團「史溫格歌手」五月十八日將再度訪台高歌,為台灣樂迷帶來以世界各地民謠為主的新專輯曲目及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
其他
周東彥《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臺北藝術節世界首演
榮獲世界劇場設計展金獎肯定的劇場及影像導演周東彥與狠主流/狠劇場團隊,與丹麥跨國製作最新劇場作品《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今年八月將於2018臺北藝術節世界首演。 《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如同周東彥「慢工出細活」的創作方式,自二一五年起,與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 Elsinore)展開歷時三年的駐地創作計畫,採擷丹麥獨步全球的科技舞台裝置───4D Box浮空影像技術,打造出台灣首度需要配戴3D眼鏡觀看的劇場演出。為了深掘創作可能,二一五至二一六年間,分別於台北及哥本哈根共進行四次駐地創作,周東彥連續兩年帶領台灣創作團隊前往丹麥,長期進駐由老船廠改建的文化庭院,緩步試探這個科技裝置的能耐。接下來再換丹麥的創作夥伴來台長駐,交互激盪作用,在突破層層技術關卡的同時,細細填入文本的骨肉。 周東彥表示,4D Box聽起來頗具未來感,但其實源自於十九世紀的老把戲「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的投映技法,巧妙結合光影折射與觀眾視差「裝神弄鬼」。4D Box以此為基礎,再添入3D影像、Kinect感測互動等當代科技,造出一個可以變玩豐富幻境的舞台。經過三年跨國共製,《光年紀事》創作團隊成功在台灣自力打造出一座4D Box,學會了如何掃描重現一幢真實存在的老房、一座真人的浮空雕像,讓演員可以遊走其間,穿貫過去與未來。 本演出的戲劇文本並非引經據典,而是來自兩位主要表演者的個人生命經驗;其中,台灣表演者魏雋展在故事中帶入了基隆成長的環境及成為人父的歷程。魏雋展說,許多人詢問他與影像合作的演出經驗,但他認為影像常被人認定為虛幻的展現,可是在劇場的許多表現形態中,其實都在強調「以假擬真」的精神,觀眾與表演者在劇場當下產生的共鳴才是重點,因為這是劇場演出才有的真實經驗,他形容周東彥的作品是利用影像捕捉記憶的碎片和吉光片羽。 周東彥認為,本創作仍持續在發展中。經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的引薦下,創作團隊也與作家駱以軍交流文本內容,影像團隊也重新爬梳以往呈現中沒有被納入的素材,挖掘更多可能。 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製作下,《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即將於今年臺北藝術節完整
-
戲劇(曲)
台南人劇團《大動物園》 探討動物生存與世界變遷
台南人劇團今年「春天戲水」系列,由愛狗如命的劇場導演黃丞渝及台灣文學金典獎編劇魏于嘉攜手創作,並邀請長期合作的六位實力派劇場演員共同創作演出原創作品《大動物園》。
-
戲劇(曲)
《婚前「信」行為》 舞台上挑戰情愛虛幻
一場感情中,到底會有幾個人?原著劇本李國修、果陀劇場全新演繹的《婚前「信」行為》由曾獲金鐘迷你劇集影帝、首度演出舞台劇的黃遠,及張念慈、許時豪主演,挑戰一場現實與虛擬衝突、兩性關係信任與猜疑的「婚前」舞台劇。
-
戲劇(曲)
我城劇場「夏戲開演」 《日常恋襲曲》《夏味食堂》接連上檔
一個城市,兩齣劇目,四位編劇,九名實力演員的新鮮組合,我城劇場導演暨藝術總監陳培廣將在六月至八月同時推出兩檔演出《日常恋襲曲》和《夏味食堂》料理劇場計畫。
-
戲劇(曲)
紙風車呈獻《諸葛四郎》客語版 讓孩子親近客家
葉宏甲的《諸葛四郎》從一九五八年起風靡台灣幾十年,創造出本土漫畫最輝煌的時代,更是許多人童年的共同回憶,不僅豐富了四、五年代人們的生活,對社會同時也影響深遠。
-
戲劇(曲)
EX-亞洲劇團《來自德米安的你》 探索青少年衝突與自省
EX-亞洲劇團新戲《來自德米安的你》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的經典小說《徬徨少年時》,融入台灣故事,欲探索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衝突與自省。
-
戲劇(曲)
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 產生向上能量面對未來艱苦
綠光劇團今夏盛事,由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及台灣重要音樂創作人陳明章攜手合作,推出《再會吧 北投》音樂劇。
-
戲劇(曲)
盜火劇團X平田織佐《転校生》 生存世界的微小縮影
台灣的盜火劇團與日本重量級編導平田織佐聯手合作,本週帶來日本「高校演劇」中最經典也最常翻演的青少年戲劇作品《転校生》,描繪青春時期的躁動與渴望、認同的窺探與尋找的過程。
-
戲劇(曲)
無獨有偶《雪峰村上的惡人廟》 從尋找自己開始
無獨有偶《雪峰村上的惡人廟》由鄭嘉音導演、金典獎得主沈琬婷編劇與製偶師余孟儒三人聯手突破偶戲形式與限制,融合妖怪偶戲、摺紙藝術、光影戲、操控機關,打造以青少年冒險為故事軸線的奇幻鉅作。
-
戲劇(曲)
達康.come 笑現場《走味關係》 百貨公司欣賞全能表演秀
為期一個月的果陀劇場第四屆「爆米花輕鬆劇場」,本週推出第一檔合作表演「達康.come 笑現場《走味關係》」,說學逗唱ALL in one,堪稱全能表演秀。
-
藝視窗
導演吳念真獲頒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
【台灣】 導演吳念真獲頒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 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於4月26日假臺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行,由行政院長賴清德親授文化獎章、證書予文化獎得主謝理發(謝里法)、吳文欽(吳念真)。行政院文化獎是國家最高的文化獎項,為肯定得獎人的終身成就,除由行政院長頒授文化獎章、證書,並頒獎金新臺幣100萬元,以表崇敬。 出身礦鄉瑞芳的吳念真,是小說家也是影視與劇場的編劇暨導演,其小說創作大多以描繪台灣社會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為主,後更參與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電影劇本多次獲得金馬獎殊榮。近年加入綠光劇團,創作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更從人文關懷擴大到偏鄉兒童,推動「快樂學習協會」,即將完成100個秘密基地,以推廣偏鄉地區的教育文化,對台灣教育與文化推廣貢獻卓著。 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5月上旬受理申請 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自2014年起啟動,每年透過專案徵選與補助機制,鼓勵有志於評論書寫的中青世代投入,同時提供穩定的發表平台,以為表演藝術評論人才之養成。今年度專案收件自5月5日起至15日止,歡迎具中華民國籍之個人,針對國內舉辦之音樂、舞蹈、戲劇(曲)正式演出或表演藝術跨域活動,提出寫作計畫參與徵選。獲補助者應於今年7月至明(2019)年6月一年的計畫期程內,書寫20篇以上之評論文章,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補助辦法與申請表格下載請至下列網址goo.gl/76KacR,可電洽02-27541122 轉212 周小姐、215蘇先生。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開放報名 兩廳院今年的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除三檔節目製作外,另以「劇場,我的青春主場」為題,規劃青少年劇場
-
其他
藝術行政人才告急 表盟力培生力軍
表演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行政人才培訓計畫」五月七日起,推出初階班與進階班,邀請十八位產、學、業界菁英講師親身講授多年實戰經驗與個案分享,培養更多優秀的表演藝術行政人才。
-
其他
「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磅礡展開
梳理台灣劇場脈絡,當代戲劇踏出第一步!「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將於五月三、四日上午九時卅分至下午六時假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三館二樓拱廳舉行。
-
戲劇(曲)
盼對立轉為對話 故事工廠《偽婚男女》幽默探討同婚議題
故事工廠暖心家庭喜劇《偽婚男女》本週即將首演,恰逢國內社會因反同婚公投議題而沸沸揚揚,導演周美玲、黃致凱希望藉此呼籲各界立場以同理心看待彼此處境,將對立轉為對話。
-
戲劇(曲)
當代傳奇劇場《水滸108 II─忠義堂》 京劇鑼鼓火併搖滾電音
當代傳奇劇場本週演出《水滸108 II─忠義堂》,京劇藝術遇上流行搖滾,武功身段拼裝嘻哈街舞。國家戲劇院也將化身水泊梁山,時尚花道恣意延伸,復古又不失前衛的空間設計令人驚豔。
-
舞蹈
雲門2「春鬥2018」開鬥 劉冠詳、蔡柏璋獻出人生第一次
雲門2「春鬥2018」本週末起即將展開,兩位編舞家都為雲門劇場獻出人生的第一次。《變態》是劉冠詳第一支跳脫舞者角色為多人編創的作品,《Aller Simple》是劇場才子蔡柏璋第一次嘗試舞蹈創作。
-
戲劇(曲)
黑眼睛跨劇團《戰場上的野餐》 野餐現場搬進劇場
黑眼睛跨劇團藝術總監鴻鴻以卅周年紀念作向當代最瘋狂的詩人、電影與劇場導演阿拉巴爾致敬,推出曾於二○一五年受邀至日本利賀藝術節演出作品《戰場上的野餐》的台灣首演版。
-
戲劇(曲)
2018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 起立!敬禮!青春無敵宣言
2018新點子劇展以「青少年」為主題,邀請目前於北藝大擔任教職的耿一偉擔任策展人,將青少年劇場各種面向與角度呈現給大眾,並帶入新世代觀點,吸引青少年或關心青少年議題的觀眾走進劇場欣賞演出。
-
戲劇(曲)
托馬.喬利《理查三世》 現代政治與社會縮影
法國炙手可熱的年輕導演托馬.喬利本週來台自導自演莎士比亞歷史劇《理查三世》,將用他嶄新的觀點及現代詮釋手法,呈現出屬於廿一世紀的《理查三世》。
-
戲劇(曲)
動見体《病號》 解碼現代人文明病
在網路社群時代,因網路匿名特性,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無數個虛擬分身,動見体最新作品《病號》便以網路匿名文化為主題,探究當每個人都擁有「暢所欲言」的權利,現代人的精神樣貌將有怎樣的轉變?
-
其他
第廿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得獎者感性受獎
第廿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三日於淡水雲門劇場舉行,詩人李魁賢、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作曲家金希文、編舞家姚淑芬、劇作家陳勝國、建築師黃聲遠、電影音樂創作者林強七位得獎者在親友陪同下步上榮耀大道進場,為贈獎典禮揭開序幕,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鄭麗君及藝文界、駐台機構等逾兩百位貴賓出席贈獎典禮,共同分享得獎者的喜悅與榮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代表主辦單位向每位得獎者致敬,林曼麗表示,國家文藝獎邁入第廿屆,更是睽違十年、首次七大領域都有得獎者誕生,證明台灣藝文領域深厚底蘊,得獎者也為台灣累積了美好的資產。 總統蔡英文也在典禮當中向每位得獎者致上贈禮,推崇他們的藝術成就,也表達政府對藝術文化領域的支持。蔡總統推崇七位得獎者用燃燒生命的熱情投入藝術創作,從台灣土地尋找創作養分,也以創作豐富台灣文化。 首先上場接受贈獎的是詩人李魁賢。李魁賢是台灣戰後第二代重要詩人之一,耕耘文學一甲子,詩作具現實經驗與藝術功用,累積豐碩創作,豐富台灣文學內涵,致力於台灣文學國際交流、推廣,為台灣文學發聲,且透過世界文學漢譯,在台灣打開世界文學之窗,是具有本土性與世界觀的重要作家。典禮邀請作家鄭清文夫人陳淑惠擔任頒獎人,本身也是作家。鄭清文為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與李魁賢相識六十年情如兄弟,可惜去年逝世,便由陳淑惠代勞。 李魁賢發表得獎感言時,亦感謝鄭清文多次推薦他得獎,另外也感謝長年出版其作品的秀威資訊及文化部、淡水文化基金會等單位。他也感謝故鄉淡水,表示自己自一九五三年發表第一首詩至今六十五年,從淡水出發,高興可以在故鄉獲得國家文藝獎。 第二位受獎人是劇作家陳勝國。陳勝國是明華園首席編導、戲膽,也是台灣極少數由民間劇場密集實作訓練出來的劇作家及導演。編創的歌仔戲劇本充分掌握語言、表演、場面、技術,展現戲劇表現力、手法靈活、風格獨具又親近觀眾,為台灣傳統戲劇開創新局。陳勝國十九歲開始編劇,廿歲那年以《雙槍陸文龍》獲地方戲劇比賽南區「最佳武生」和「最佳編導」,一九八二年榮獲戲劇生涯第一個獎項「全國地方戲劇比賽導演獎」,啟發他對歌仔戲的認知與責任,當時評審之一就是邱坤良,故而邀請邱坤良擔任他的頒獎人,從邱坤良手中接下國家文藝獎這份榮耀,是陳勝國為感念當年的提拔之恩。陳勝國表示自己是「作戲人
-
藝視窗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監事名單出爐
【台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監事名單出爐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監事人選於日前出爐,董事包括第一屆留任董事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國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吳靜吉、音樂教育家劉富美、作家及劇場工作者鍾政瑩(鍾喬),以及新任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林淑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教授鄭榮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前執行長蘇昭英、蒂摩爾古薪舞集團長路之.瑪迪霖、永豐金控總經理兼永豐金證券董事長朱士廷、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成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勝傑、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以及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外交部政務次長章文樑。 第二屆監事名單包括第一屆董事轉任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教授楊其文、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玲玉、財團法人臺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張敏玉,以及政府機關代表文化部主計處處長李秋月。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監事將持續引進社會各界資源,帶領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邁向新的發展方向與願景。 國家兩廳院「阿特銀行Arts Bank」正式上線 歷經兩年籌備,由文化部指導,國家兩廳院策劃主辦的文化科技紮根專案「阿特銀行Arts Bank」,107年3月正式上線。為擴增藝文人口、落實藝文扎根及培養國人參與藝文習慣,以「Arts Bank」為名的阿特銀行,透過APP、悠遊卡╱一卡通之趣味科技儲幣,鼓勵小學生與大眾參與「美術」、「文創及藝文園區」、「表演藝術」、「歷史博物」及「藝文電影」等五類藝文館所活動,年度達成參與目標即可獲豐富獎勵機會。民眾每一次參與藝文活動,兩廳院同步做公益,眾人共同累積的藝文行動次數達15,000次,兩廳院即啟動送藝文到偏鄉,邀請師資至藝文資源相對較薄弱的學校,有機會體驗量身訂做的藝文活動。為提升民眾加入藝文體驗的便利性,完成「阿特銀行」開戶只需三步驟:線上申請驗證完成。更多資訊請參網站<a href="http://www.artsbank.com.tw"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
戲劇(曲)
三谷幸喜《變身怪醫》 讓你一路笑到掛
「這一次的《變身怪醫》,我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是如何逗觀眾發笑。」編導演全才的三谷幸喜作品《變身怪醫》本週來台演出,將用他特有的喜劇功力,征服台灣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