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
新古典舞團《小王子3.0》 幫助大人找回失落的童心與想像力
新古典舞團本週末推出大型舞劇《小王子3.0》,創作靈感取自於《小王子》,將小王子的純真與冒險精神,以豐富的舞台元素及肢體動作,幻化成一齣適合大人帶著孩子闔家欣賞的作品。
-
舞蹈
雲門2《十三聲》 舞唱人生百態
雲門2將於明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全新舞作《十三聲》,透過舞者肢體呈現萬華街景市井小民生存百態,一幕幕轉換間,身與聲交替,撞擊出觀眾對於在地文化的塵封印象。
-
藝視窗
2016年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開始徵件
【台灣】 2016年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開始徵件 明年為文化部規劃我國團隊前進外亞維儂藝術節10周年,文化部將擴大參與規模,策劃1至2個中型團體、3至4個小型團體,並增加補助1名國際行銷專員,協助團隊前往藝術節演出,呈現台灣當今表演多元面貌,演出時間為2016年7月份。徵件日期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以具當代性、揉合傳統與創新以及實驗性作品為主,類別以戲劇、舞蹈、偶戲、音樂、說唱(演)、馬戲為主軸,並鼓勵跨域之創作。預計於2016年1月份於官網公布入選團隊。詳情請參文化部網站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40689.html。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師講座「跨國製作的完美境界」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國際交流系列 「打造夢想的最佳後援手」講座,將邀請荷蘭科索劇院製作經理史達區.威爾漢(Stacz Wilhelm)來台,分享國際共製經驗法則,並細說管理流程操作關鍵。荷蘭科索劇院長期致力推動跨國製作,積極連結國際資源,創造國際共製的機會。從構想的醞釀、執行、資源整合,到安排國內外巡演,一手安排與執行參與,給予藝術家堅實後盾,並建立科索劇院獨有的「國際共製操作模組」,是荷蘭新興編創者的最佳後援手。 講座將於12月17日假文化大學大夏館B1表演廳舉行,參與者名額120名,免費參加,額滿為止。請意者先行線上報名(報名網址為goo.gl/forms/hLsQ92W9n1),主辦單位將依資格條件及報名順序,回覆確認信函後方報名成功。 臺灣戲曲中心「戲曲.藝起來」藝文沙龍歲末登場 臺灣戲曲中心將於2016年粉墨登場,於歲末之際(今年11月及12月)舉辦「戲曲‧藝起來」藝文沙龍,作為場館正式營運前的開場白。活動自12月3日起至12月20日,地點分別在臺灣戲曲中心、Changee噪咖、誠品敦南店與誠品信義店。內容包含:「戲曲開門遊園解密.睦鄰茶敘」,由完整參與此場館設計的任懷民介紹園區;「高手過招與劇場高手來場下午茶約會」,場將館初探及主題講座二合一
-
舞蹈
索拉舞蹈空間《低吹沙》 突顯人類欲望擴張
成立十年的索拉舞蹈空間舞團,近期推出新作《低吹沙》,透過舞者肢體表現主題精神,同時也將真實的白沙搬進劇場,使舞者與白沙共融共舞,企創造出如「沙畫」般強烈的視覺感受。
-
戲劇(曲)
《夢見大衛林區》要在觀眾心中埋個炸彈
大衛林區詭譎神祕且讓人感到不安的影像風格,烙印在觀眾的潛意識裡,河床劇團新作《夢見大衛林區》便融入了觀賞林區電影的心境,使觀眾彷彿迷途到一個視覺飽滿濃郁的世界。
-
音樂
弘一法師傳奇人生 打造《悲欣交集》古典音樂劇
聲樂家呂麗莉邀請導演曾慧誠、編劇施如芳、歌手殷正洋等人,製作《悲欣交集──夢迴李叔同》古典音樂劇,十二月將俗名李叔同的弘一法師的傳奇人生故事搬上舞台。
-
舞蹈
澳洲塊動舞團《歸屬習題》 探討全球化身分認同
全球化浪潮之下,現代人可能會迷失在「身分」、「認同」與「辨識」等問題上,即將登場演出的澳洲塊動舞團《歸屬習題》中,便以「歸屬」作為創作核心,探討人們面臨的各種認同議題。
-
舞蹈
謝杰樺《去自由》 跳脫舞蹈陳規
新銳編舞家謝杰樺最新力作《去自由》從身體自由出發,探索肢體、聲音、空間的向量關係,跳脫制式舞蹈發展思維,希望呈現不同以往的舞蹈新編法。
-
音樂
台灣首演柴科夫斯基全本俄文歌劇《尤金.奧涅金》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於本週推出年度歌劇《尤金‧奧涅金》,是國內首度將柴科夫斯基全本俄文歌劇搬上大舞台,法國導演馬克.亞當表示,「這次的製作簡直是夢幻團隊!」
-
舞蹈
肢體音符舞團《木目蒙》 矇眼探索真相
肢體音符舞團推出青春場《木目蒙》,由與舞團合作多年的舞者許瑋玲及林春輝創作及演出,希望透過年輕創作者的觀點,結合當下社會現象的題材,再次展現不同的舞蹈風景。
-
藝視窗
臺灣歷史博物館「戲劇月」 十一月啟動全新體驗
【台灣】 臺灣歷史博物館「戲劇月」 十一月啟動全新體驗 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將在11月17日至12月13日推出「戲劇月」活動,帶給大眾全新的博物館的體驗。活動包含《1895開城門》互動式戲劇、「大時代小劇場」、「歷史戲遊趣」及「迷你劇場」等多項活動,針對成人及學齡觀眾,分別推出27場次系列活動,結合臺灣史、歷史物件、角色扮演、觀眾參與及戲劇,打開大眾博物館想像的全新視野。 《1895開城門》互動式戲劇2009年曾在台南武德殿演出,今年正逢台灣乙未之役120周年,配合「鉅變1895特展」,再次回到臺史博展館演出。有別於一般戲劇觀賞的經驗,觀眾可重回歷史事件的現場,扮演、討論、了解及參與劇中,深入歷史關鍵時刻,做出選擇。將在11月29日周日上、下午各演出1場。 「大時代小劇場:臺史博常設展互動式戲劇導覽」,則善用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中擬真的景物及人偶展示為演出舞台,戲劇月期間特別在11月21日及12月13日下午會推出2場假日場,開放一般觀眾參與。 而其中最特別的是本次推出的「歷史戲遊趣」活動,由臺史博與臺南市和順國民小學共同合作,自11月17日至20日上午9時25分起,可看到學生的創意演出。 相關活動詳情請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http://nmth.gov.tw「最新活動」查詢。 2015年環太國際大師講壇系列之二 亞太舞蹈大師相聚對談 由文化部委託臺北藝術大學辦理的「2015年環太國際大師講壇系列之二」,推出「傳統的超越 老靈魂新聲音亞太當代舞蹈大師對談、講座及工作坊」,邀請了台灣、馬來西亞與泰國的三位舞蹈家,從文化傳承、身分認同、藝術創新等話題,探討如何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思考個人創作與身體文化。 應邀與會的三位大師分別是:馬來西亞國家級舞團Sutra Dance Theatre創辦人Ramli Ibrahim、
-
其他
201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聲歷奇境 與世界更接近
201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將於明年二月廿五日登場,安排十九檔重量節目,以「聲歷奇境─與世界更接近」為主軸,從聲音出發的想像,超越形式與界限,投入「聲歷奇境」的異想世界。
-
戲劇(曲)
如果《流浪狗之歌II等你》 打造毛小孩愛的聯合國
二○○二年,如果兒童劇團演出大型兒童歌舞劇《流浪狗之歌》,寫下亮麗成績;今年再推出《流浪狗之歌II等你》,討論「有回應的信念」,一種主人與狗互相呼喚的關係。
-
舞蹈
雲門《烟》重登舞台 林懷民坦然面對愛欲
舞台一角,巨大枯樹聳立,黑衣女子穿梭在故人舊事的回憶裡起舞;林懷民長篇作品《烟》將重登台灣舞台,他形容,此舞就像聶魯達的詩句:「愛情如此短暫,遺忘如此漫長。」
-
戲劇(曲)
《洋子Yoko》 自信面對獨居課題
舞台上一座大紙箱,像是貓咪最愛的藏身之處,也是獨居老人的棲居之所,這是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作《洋子Yoko》的布景,對觀眾完全敞開日本繪本畫家佐野洋子與貓的獨居生活。
-
戲劇(曲)
金枝演社《祭特洛伊》十年蛻變 獻給台灣土地生命禮讚
十八年前,金枝演社劇團在華山廢棄酒廠內上演《祭特洛伊》,引起轟動;今年,《祭特洛伊》三度登場,透過一場死亡暴力的美學祭儀,獻給台灣土地生命的最深禮讚與祈福。
-
藝視窗
「高雄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系列活動」徵選團隊與劇本
【台灣】 「高雄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系列活動」徵選團隊與劇本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期經營歌仔戲表演藝術創作資助及觀眾開發培育,並自2010年起於「高雄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系列活動中,樹立傳統藝術戲劇新舞台。為鼓勵更多人才投入傳統戲劇創作,開創新型態表現手法及全新風格,以期帶動傳統戲劇產業永續發展,特辦理歌仔戲劇本創作徵選;並且徵選2016、2017兩年期團隊,主題為「世代傳承」,期能培養新生代演員。劇本徵選收件期間自2015年12月1日至 2016年1月15日止,詳情可洽07-2225136轉8334。二年期團隊徵選收件期間為:2016年自即日起至10月15日止;2017年甄選收件日為2016年8月15日至9月15日止,詳情可洽07-2225136轉8530。 「新銳!Play 第一屆家樂福夢想舞台資助計畫」徵件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成立20年來長期與台灣藝文團體合作,年年舉辦精彩、大型表演節目,以實際行動支持藝文團體,用文化藝術與社會大眾交朋友,也期待可以給予台灣表演團隊幫助,於是提供一個永續、具指標性的資助計畫「新銳! Play 家樂福夢想舞台資助計畫」。此計畫即日起展開徵件,收件截止日為11月30日,申請之計畫演出時間為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之間,以音樂戲劇類表演為限。詳情請參www.carrefour.org.tw,或洽詢02-28981999轉8633邱小姐,8637張小姐。 衛武營舉辦「眾人的藝術中心」國際論壇暨專業藝術管理工作坊 今年的衛武營玩藝節,也將在活動其間,舉辦「眾人的藝術中心」國際論壇暨專業藝術管理工作坊。10月24、25日兩天的國際論壇,以「藝術與教育」與「藝術創作」雙面向切入,邀請英國南岸藝術中心(SouthBank Center)副藝術總監Shn Maclennan、法國Le Lieu Unique藝術總監 Patrick Gyger與dreamthinkspeak藝術總監Tristan Sharps,進行公民論壇、國際專題演講與工作坊等重量級的國際論壇活
-
戲劇(曲)
莎妹《踏青去Skin Touching》 展現女同戀日常生活切面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今年二十歲了,本週末將經典重現徐堰鈴初執導筒的作品《踏青去Skin Touching》,全劇探討戀人式的遊戲性格,展現女同戀情在日常生活中的切面。
-
音樂
意境音樂劇場《落花無言》 哲思敦煌
以極具跨越與突破的實驗精神,專注於東方音樂當代詮釋的香港無極樂團,應2015第四屆香港週邀請,帶來意境音樂劇場《落花無言》,也為香港週的表演藝術節目揭開序幕。
-
戲劇(曲)
唐美雲歌仔戲團《文成公主》 首度搬演西藏傳說
唐美雲歌仔戲團年度大戲《文成公主》,除了唐美雲、許秀年、小咪鐵三角精采演出,更邀請劇場編導王嘉明跨界執導,以及太陽劇團舞者張逸軍為這齣戲量身編舞,激盪出燦爛火花。
-
戲劇(曲)
動見体《想像的孩子》 「後多元成家」的親子辯證?!
脫離法案的成立、跳脫制度,動見体編導王靖惇精心打造家庭三部曲最終章《想像的孩子》,以荒謬戲謔為基調,建構一場超乎人性的社會預言喜劇,帶領觀眾進入「後多元成家」時期。
-
舞蹈
與自然對話 《花神祭》舞出四季榮枯
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本週再度在台北演出,其中,最末章〈冬枯〉演繹人與自然間的對話,是最精華的段落。編舞家林麗珍指出,生命的過程就像一場奇蹟,充滿冒險與無限可能。
-
音樂
「單簧管女王」莎賓‧梅耶再度來台 與北市交一同搖擺
單簧管女王莎賓‧梅耶應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吉博‧瓦格的邀約再度來台,帶來傳奇爵士單簧管家班尼‧古德曼委託美國作曲家柯普蘭創作的《單簧管協奏曲》,與北市交一同搖擺。
-
戲劇(曲)
改編譚維義行醫故事 紙風車劇團演出〈後山天使〉
紙風車劇團九月上演的《紙風車幻想曲2015》,將呈現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譚維義感人的行醫事蹟,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台灣人應向譚維義學習全心付出的態度。
-
戲劇(曲)
臺師大表藝所原創音樂劇 十月起巡演兩岸各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自今年十月起,將和藝人李千娜、梁文音、林曉培等攜手展開音樂劇《懷疑愛・症候群》與《受不了,我就是瘦不了》的兩岸巡迴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