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豎光乍現 台灣國際豎琴節六月登場
「2015台灣國際豎琴節」將自六月十六日起正式展開,共有廿多位國內外名家共襄盛舉六場音樂會;其中,法國巴黎歌劇院豎琴首席艾曼紐・賽頌將再度來台演出。
-
藝視窗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即日起展開 週邊活動一併啟動
【台灣】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即日起展開 週邊活動一併啟動 今年的台新藝術獎大展將自即日起至7月26日止,假台北北師美術館展出。開幕當天更特別放映了此次得獎者之一的蔡明亮導演的作品《無色》,是他「慢走長征」系列的首部作品。 而 相關週邊活動也一併啟動:有「藝術家面對面」系列,讓大眾與這次入選的藝術家與團隊相遇,如《不舒適的明日》藝術家袁廣鳴的現身導覽,製作《長河》的林文 中舞團帶領的肢體工作坊等;還有週五「藝術家選片之夜」,將播放《紅毛港遷村實錄家》創作者陳伯義、《翻音造土》策展團隊立方計畫空間與袁廣鳴的相關影 片。其他還有週六的「沃草電影院」。詳情可參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www.taishinart.org.tw/index.php。 上善人文基金會「川.樂一九三○」活動 徵選改編台灣歌謠 由 上善人文基金會舉辦的「川.樂一九三○」活動,舉辦台灣歌謠改編的徵件,自即日起到7月3日,改編風靡1930年代的台語歌曲、上傳 StreetVoice網站,即有機會在台語流行歌發源地大稻埕公開演出。曲目可從〈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茶山情歌〉、〈恆春小 調〉、〈採茶歌〉、〈牛犁歌〉、〈思想起〉、〈丟丟銅仔〉擇一改編,可對詞、曲進行創意上必要的修改,不需百分之百按照原著,得獎者並有一萬到五萬元不等 的優勝獎金。決選發表會將於7月25日於李臨秋紀念公園舉行,入選者需準備一首自創曲及一首改編30年代歌謠的經典歌曲。詳情請參活動網站 tw.streetvoice.com/pages/1930/opportunities.html,或電洽02-23214008轉20。 中央大學第三屆幕後黑手劇場技術夏令營 即日起展開報名 由 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所舉辦的「幕後黑手劇場技術夏令營」今年來到第三屆,活動將於7月6日至10日、每日上午10點至下午6點,假國立中央大學黑 盒子劇場舉行,即日起接受報名。主辦單位邀請台灣劇場資深設
-
戲劇(曲)
《Dear God》 聯結人與人關係
導演傅裕惠首度呈現自我,將對這世界充滿憤怒的情緒,透過創作社新作《Dear God》,探討人的罪惡感、贖罪、恨與寬諒,並擴及恐怖攻擊、福島核災與大海嘯、基因病變等嚴肅議題。
-
舞蹈
FreeSteps自由步 視覺與聽覺的無限遐想
劇場裡,舞者依循燈光的方向左右搖擺。驫舞劇場團長蘇威嘉耗時兩年打造的《FreeSteps自由步》,以九段音樂訴說九段遐想,七位舞者在台上自然發展出動作自由與心靈契合的作品。
-
戲劇(曲)
黎煥雄《星光劇院》 演繹三代劇場人的故事
導演黎煥雄以自身生命體悟,在人生即將邁入下一階段時面臨的無助與恐慌,寫下原創劇本《星光劇院》,描述父子兩代同為劇場導演的人生故事,從劇場人角度訴說生命的浪漫與沉重。
-
其他
2015臺北藝術節 探尋人的存在狀態
2015臺北藝術節,來自八國的藝術家,帶來十一齣精采作品。其中,日本青年團與大阪大學機器人劇場計畫新作《蛻變──人形機器人版》,坎城影后伊蓮‧雅各將首度來台擔綱演出。
-
戲劇(曲)
新點子劇展《阿拉伯之夜》 魔幻寫實呈現都市人疏離感
大樓突然停水,開展出魔幻寫實的故事。導演廖若涵選用了德國當代劇作家羅蘭‧希梅芬尼同名作《阿拉伯之夜》,以對位的視覺意象與聽覺聲響,結構出都市叢林內人們疏離的生活圖像。
-
舞蹈
1+1雙舞作 何曉玫與林文中挑戰極限
今年國家兩廳院「1+1雙舞作」系列,邀請編舞家何曉玫與林文中分別帶來最新力作《假裝》和《空氣動力學》,讓觀眾透過舞作感受劇場強大的表演穿透力。
-
舞蹈
沉睡的巨獸 民主大哉問
舞蹈空間舞團與荷蘭海牙科索劇院聯手共製新作《沉睡的巨獸》,將演出模擬成一種微型社會,透過台上特別席的觀眾下達特殊指示進行表決等互動,使整個演出與社會的模式產生共鳴。
-
戲劇(曲)
劉守曜《我的洋娃娃》 女性展現自主
劇導劉守曜改編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滿滿二十七車的棉花》的作品《我的洋娃娃》,採用荒謬劇概念來演繹,保留原著中的喜劇基調及情節發展,翻轉女主角性格,更具自主權。
-
戲劇(曲)
紙風車《順風耳的新香爐》 創造台灣新童話
為了讓孩子們學習傾聽、合作與專注,具備面對挫折的勇氣,紙風車劇團六月即將上演的新戲《順風耳的新香爐》,就是希望提醒孩子,要培養各方面的才能,更貼近社會的現況與需求。
-
音樂
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 踏著夢想階梯而上
台灣首位獲得比利時國際木琴大賽冠軍的年輕音樂家高瀚諺將舉辦個人第二次獨奏會,透過這場名為「夢想階梯」的音樂會,讓觀眾看見與聽見一個年輕打擊樂家追求夢想的歷程。
-
戲劇(曲)
天津京劇院經典名劇大匯演
天津京劇院再度受邀來台,主要演員出自各流派,多為梅花獎與梅蘭芳金獎得主,六天推出不同的經典好戲,包括《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王寶釧》《霸王別姬》《戰宛城》等。
-
音樂
利恰卡爾古樂團 重現原味巴赫
今年適逢「西方音樂之父」巴赫三百卅年冥誕,比利時利恰卡爾古樂團由身兼古樂演奏者、教師、研究員的團長皮埃洛領軍卅多位享譽歐美的古樂獨奏家們登台演出。
-
音樂
法國鋼琴家巴佛傑來台演奏四大音樂巨人作品
在上個樂季創下演出多達廿四首鋼琴協奏曲驚人紀錄的法國鋼琴家巴佛傑,週五起接連在台舉行三場獨奏會。這次,他將在舞台上為其演奏生涯帶來深刻影響的四位音樂巨人作品。
-
戲劇(曲)
四把椅子劇團冀望創造屬於台灣的文本經典
西方經典劇作再怎麼台灣化,對觀眾來說,仍然有相當的距離感。編劇簡莉穎提出質問:「屬於台灣當代的文本在哪兒?」這個想法,與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的創作理念一拍即合。
-
戲劇(曲)
臺中國家歌劇院序曲年開跑 引導民眾認識古典樂
臺中國家歌劇院營運推動小組正式開始運作,將今年定為「歌劇院序曲年」,透過一系列校園講座音樂會、歌劇院沙龍與表演活動,培養中部民眾重視古典音樂,為臺中國家歌劇院在當地紮根,扮演推動藝術文化的重要角色。
-
舞蹈
雲門劇場開幕 春鬥昂揚
雲門劇場四月二十四日正式開幕,雲門2以「春鬥2015」演出全新舞作《來》、《暫時而已》和《衝撞天堂》打頭陣,為雲門舞集開啟嶄新未來。
-
舞蹈
2015靜岡富士山世界演劇藝術節 《觀》震撼日本藝文界
應靜岡縣舞台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宮城聰的邀請,無垢舞蹈劇場前進被譽為日本最具實驗性及藝術性的「富士山世界演劇藝術節」演出《觀》,當地媒體爭相報導,受到熱烈回響。
-
戲劇(曲)
「對幹戲劇節」開幹上演
黑眼睛跨劇團五月推出「對幹戲劇節」,每週一齣全新製作,試圖以新文本寫作跳脫傳統戲劇思維,省略時間、場景、角色等背景介紹,以純粹的語言呈現,挑戰創作者激發創意。
-
藝視窗
慶祝國臺交七十周年 委託創作啟動
【台灣】 慶祝國臺交七十周年 委託創作啟動 適逢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創團至今七十周年,樂團以鼓勵創作為傳統,於今年開始以「台灣文學」方向,委託作曲家以文學作家本身或作品為對象,將文學轉換為音符。此創作計畫名為「交響台灣」,預計為期五年,創作作品以管絃樂團編制為主之管絃樂曲,曲式可為交響曲、交響詩等,由作曲家自由發揮。 邀約對象以國內各世代的作曲家為主,第一階段除了邀請賴德和、錢南章、楊聰賢、潘世姬、陳士惠、黃思瑜、林京美、顏名秀等作曲家之外,在八月國臺交「2016青年音樂創作競賽」獲選的第一名得主,也將為本計畫委託之對象。目前已擬定之文學作品有《海神家族》、《驚婚》、黃春明之四首詩《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等等。第一部作品預計今年11至12月間國臺交七十周年團慶系列音樂會呈現,自此每半年發表一部作品。而完成之作品除由國臺交排練、演出外,亦將規劃相關活動。(李秋玫) 「嘉義市節慶管樂團」夏令營甄選 即日起受理報名 2012年嘉義市政府首度招募成立的第一支官方城市代表團「嘉義市節慶管樂團」,過去三年來不但有管樂節新年音樂會、大師講座、世博台灣館戶外演出還有城市及校際交流。去年首度以夏令營的形式對全國學生招募,今年又將展開甄選。凡具中華民國國籍或在台灣就學之國中一年級以上在學學生(不含國小應屆畢業生)皆為招募對象,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5月15日前受理。截止後由嘉義市文化局遴聘審查委員於5月23日辦理試(視)奏甄選,地點為嘉義市立博物館1樓簡報室。相關甄試內容及營隊活動規劃及報名表請至「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網站(www.cabcy.gov.tw)察看下載。(李秋玫) 魔梯形體劇場 本月中舉辦「肢體喜劇工作坊」 什麼是喜劇的身體?為何有些表演者就是特別容易戳中觀者的笑點?他們的身體能量從何而來?師承法國戲劇大師Philippe Gaulier的魔梯形體劇場團長陳雪甄,協同新加坡資深劇場演員詹煇朕共同授課,將於本月中旬開設為期兩天的肢體工作坊,帶領對肢體喜劇有興趣的表演者一
-
藝視窗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揭曉 並開放提案徵件與國際評審對談
【台灣】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揭曉 並開放提案徵件與國際評審對談 本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邁入突破視覺藝術/表演分類後進入第二年,今年入選名單依然以「跨界」及「人文關懷」為評選重點,入選者有以獨特的日常美學與題材開創劇場新風景的李銘宸,以《戀曲2010》、《擺爛》入圍兩項;討論人的存在命題的一當代舞團《WAVE.微幅》、周先生與舞者們《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導演蔡明亮與視覺藝術家高俊宏合作的《玄奘》等14項入圍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還特別開放提案徵件,搭建國際交流平台,讓國際決審來台與藝術家暢談創作與策展計畫。今年邀請國際決審有:法國蒙彼里耶國家舞蹈劇場總監Christian Rizzo,以及紐西蘭奧克蘭藝術中心總監Rhana Devenport。想讓自己的創作和想法被國際看見嗎?詳細徵件訊息請至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網站 talks.taishinart.org.tw/ 或電洽02-3707-6955轉1540林小姐。(張慧慧) 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 即日起受理申請 自詡為新銳藝術家,卻苦無出道舞台嗎?文化部鼓勵藝術新秀進行相關創作發表,每年提供補助,分兩期受理申請,共有文學、圖文創作、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及戲劇(曲)及影視媒體藝術等5類,舉凡本國國民個人創作之首次出版、展覽、演出、映演等都可提出申請,另經我國政府核准設立登記或立案之公司、法人、團體、獨資或合夥事業,亦可協助前開個人提出申請。詳情可參文化部網站(www.moc.gov.tw)。(張慧慧) 《阿章師の拉哩歐》出走 巡演台南、台中、嘉義、台東 《阿章師の拉哩歐》由國家兩廳院策畫統籌,委託台南人劇團承製,屬「藝術出走巡演專案」,由民間企業支持,結合藝術與公益為目標,重現台灣不同時期的時代記憶。劇中用「時代收音機」為創作概念,用現場廣播節目的情境,剪裁出老一輩人們生活與文化風俗。首演場在2015年1月10日晚上,國家兩廳院生活廣場聚集了八千多名觀眾。 為了讓演出不只發生在台北,更
-
藝視窗
漢寶德、余光中、齊邦媛 獲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台灣】 漢寶德、余光中、齊邦媛 獲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行政院上月頒發第34屆文化獎,由文壇大師余光中、齊邦媛和已故的建築大師漢寶德獲獎。行政院長毛治國在頒獎時表示:「文化獎章的典範作用,讓文化得以傳承,更謝謝這3位大師為台灣的貢獻。」 三位得獎者既是典範,也是傳承者。齊邦媛以個人私史關照大時代動盪的長篇鉅著《巨流河》為人所知,不僅寫小說,多年來也積極有系統地推動台灣現代文學的英譯工作,讓台灣的文學作品得以在國際發聲,更催生國立台灣文學館,對於提升台灣文學國際能見度、促進文學交流貢獻卓著。 中小學教科書的熟面孔余光中則是台灣新詩的先驅者,如〈鄉愁〉、〈我的四個假想敵〉、〈聽聽那冷雨〉等,對於華語文教育有深遠影響。漢寶德不只是建築師,也是教育家,對國內建築教育方向影響深遠,他籌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動大眾科學教育;亦創辦臺南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也催生台灣第一所博物館學研究所。他從環境美學的角度,結合人文與設計,帶給國內建築學界不可磨滅的貢獻。(張慧慧) 新生代指揮莊東杰 獲蕭提國際指揮大賽第2名 新生代指揮莊東杰,於台灣時間2月22日下午在德國法蘭克福歌劇院舉行的第七屆蕭提國際指揮大賽(Sir Georg Solti International Conductors Competition)決賽中奪得第二名,第一名從缺,且以59%的高票獲頒最佳觀眾票選獎,是台灣人打入該賽迄今最好的成績。 現年33歲的莊東杰出身音樂世家,父親為北藝大教授莊思遠,母親是台藝大講師張美玲,15歲即獲得全國音樂比賽法國號冠軍,並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國中畢業即赴美求學,曾於普渡大學就讀統計學系,二○○六年師事指揮廖年賦後,再度前往辛辛那提音樂院攻讀指揮碩士學位,之後又考進寇蒂斯音樂學院。二○一三年他曾在馬勒指揮大賽獲得銀獎,此次比賽他更在367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除獲得一萬歐元獎金,也贏得與法蘭克福歌劇院與廣播交響樂團的合作機會。(李秋玫) 第26屆傳藝金曲獎
-
藝視窗
三位台灣孩子 包辦新加坡國際小提琴大賽前三名
藝視窗News 【台灣】 三位台灣孩子 包辦新加坡國際小提琴大賽前三名 擊敗來自14國、35名參賽者,來自台灣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在第一屆新加坡國際小提琴大賽中,以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奪下首獎。 年僅廿歲的曾宇謙目前尚於柯蒂斯音樂學院就學,受教於Aaron Rosand及Ida Kavafian門下。曾獲曼紐因青少年小提琴大賽少年組第三名、薩拉沙泰小提琴大賽首獎及最佳演奏獎、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協奏曲最佳演奏獎,2012年在伊莉莎白女皇大賽中更贏得第五名。此次獎項除了五萬美元獎金外,另包括Naxos label的專輯錄音、由Mr Mrs Rin Kei Mei 提供的3年融資贊助,以及國際級的演出機會,包含與倫敦愛樂、捷克愛樂交響樂團及西澳大利亞管絃樂團等合作。 可喜的是,同樣來自台灣的林品任不僅奪下亞軍,且奪得最佳觀眾票選獎。而台裔美籍的黃愷珉(Sirena Huang)為季軍、特別獎最佳帕格尼尼演奏獎,以及特別獎最佳組曲演奏獎得獎者。(李秋玫) 國寶級客家山歌皇后賴碧霞辭世 素有「山歌皇后」美譽的國寶級客家山歌歌手賴碧霞,在上月18日晚間,因氣喘、糖尿病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桃園中壢家中,享壽85歲。 致力於推廣客家山歌的賴碧霞,是台灣客家音樂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年輕時曾在張學良「私人療養所」當電話接線員,也曾寫劇本,拍過國內僅有的一部客語電影《茶山情歌》,當時票房在客家庄還超越《梁山伯與祝英台》。她從18歲時就已投入演唱客家歌謠,在山歌方面獲得無數肯定,民國75年得到薪傳獎,90年獲頒客家文化傑出獎,隨後幾年更獲得年客家終身貢獻獎,並且被登錄為桃園縣傳統藝術保存者。民國100年獲選文建會人間國寶,還獲得傳藝金曲評審團獎,隔年更成為第16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而她22歲時就灌錄第一張黑膠唱片,總計灌錄一百多張。 賴碧霞的女兒、前體委會主委趙麗雲說,母親臨終前,心中仍掛念客家文化傳承,家屬將擇期舉辦客家音樂會,以媽媽最喜歡的
-
藝視窗
臺灣音樂館「臺灣作曲家手稿展」台中展出
【台灣】 臺灣音樂館「臺灣作曲家手稿展」台中展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的臺灣音樂館,自即日起至104年2月17日止將舉辦「臺灣做舉家手稿」展覽,以「傳統元素‧新思維」為主題,展出郭芝苑、蕭泰然、馬水龍、李泰祥、徐松榮、賴德和、潘皇龍、柯芳隆、錢南章共九位作曲家之作品。現場除了展出各具特色的曲譜手稿,搭配每位作曲家的創作歷程及相關影音作品聆賞。 此次作曲家手稿特展特別移師台中,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五樓好漾館展出。選擇台中展出,係因此地與台灣當代音樂發展與研究深遠的關係。除了許多作曲家曾於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研究部專職外,台中也是台灣最早從國小到研究所皆設有音樂實驗班與音樂系的城市。展場包含入口意象與台灣音樂群像、作品手稿展示區、作曲家專區、族群音樂特色區、影視欣賞區等展示主題,並針對經典作品扣合主題說明,再搭配作曲家運用的傳統音樂元素對原住民各族、客家及北管等傳統音樂作簡單的介紹及賞析,希望能讓國內外民眾認識台灣族群音樂的多樣性。詳參臺灣音樂館官網http://tmi.ncfta.gov.tw/home。(李秋玫) 「周先生與舞者們」舞團暫停營運 編舞家周書毅成立於2011年的「周先生與舞者們」日前宣布暫停。舞團成立四年來,共發表作品《重演》、《關於活著這一件事》、《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等,而非售票形式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舞蹈旅行計畫」和新世代的編舞平台「下一個編舞計畫」,則力求建立教育、新世代的發聲平台,路途艱辛。(張慧慧) 文化部「2015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 甄選參與團隊 每年夏季的舉辦的「愛丁堡藝穗節」都可見著台灣團隊的身影,今年度也不例外。文化部即日起至2015年1月7日止展開徵選,歡迎有意願的中小型團隊踴躍報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補助團隊8名人員赴愛丁堡表演之經濟艙來回機票、住宿費、場地費、保險費及國際道具運費;還額外提供1名隨隊專責行政人員機票及住宿費用,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