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以傳統詮釋當代 第35屆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開鑼
自1988年開始,臺北市立國樂團(TCO)承辦「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每年春季盛大推出的的藝術盛宴,在今年邁入第35屆。為此,從3月中開始至6月止為期3個多月的時間,即將上檔的節目共計27套、30場次的節目。從室內劇場到藝文廣場包括大型器樂合奏、室內樂、獨奏、戲劇、戲曲、歌唱等不同類型的演出。
-
其他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由9位提名觀察人王柏偉、王寶祥、王聖閎、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黃大旺、蔡佩桂、龔卓軍經過獨立提名,再經複選會議合議選出入圍作品。
-
其他
國家兩廳院第二屆「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開放報名
由國家兩廳院發起,整合亞洲4個代表性表演藝術場館資源,以亞洲製作人培力,建立亞際共製系統為目標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將於8月30日至9月22日舉行第二屆,並於2月1日至3月31日開放線上報名。歡迎以亞洲為據點,具有5年以上國際製作經驗的製作人提案參與。
-
其他
文化部提升表演藝術倉儲環境補助計畫 1月27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近年,表演藝術團隊遇祝融意外事件,突顯表演藝術團隊亟需有合法、安全、便利與價格合理的倉儲空間。為穩定表演團隊創作能量,並減輕團隊營運負擔,健全表演藝術產業生態,文化部於今(111)年度啟動「文化部提升表演藝術倉儲環境補助計畫」,並自111年1月27日起至3月3日止受理線上申請,歡迎符合申請資格的表演團隊踴躍遞件。
-
戲劇(曲)
扮神魔舞妖異 「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戲出新天地
邁入第5屆的「臺灣戲曲藝術節」,今年以「服妖嬈‧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創作主題,規劃12個頂尖團隊推出一系列作品,自4月1日起至6月5日止,於臺灣戲曲中心盛大登場。
-
戲劇(曲)
國光劇團《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新秀集體亮相京劇武功之美
國光劇團自2020年籌備至今的新編京劇《武動三國─她的凝視》,終將於本週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3天3場,引領觀眾以不同視角回望熟知的英雄世界。
-
其他
第26屆「臺法文化獎」開始徵件
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合作辦理的「臺法文化獎」,今年邁入第26屆。本獎項自1996年起每年頒發,並於2006年起將徵件範圍擴及為全歐洲,頒贈「歐洲獎」及「臺法文化促進獎」2獎項,表彰在法國、歐洲及台灣推動台、法、歐文化藝術交流具特殊貢獻的機構或人士。
-
其他
表演藝術10大新聞票選 PAR「數位全閱覽」3個月免費任你看
表演藝術10大新聞票選 PAR「數位全閱覽」3個月免費任你看 《PAR表演藝術》編輯部篩選出2021年30件台灣表演藝術界需要被記錄及對未來有影響或值得持續觀察與追蹤的事件,透過網路票選方式呈現在您的面前。只要您登入並參與本次的票選,即可獲得PAR官網「數位全閱覽」免費使用3個月。
-
其他
「試一下,更好」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試營運3月啟動
坐落於劍潭捷運站旁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於3月至5月試營運,預計於2022年7月啟用,8月正式開幕。試營運期間,將陸續開放室內三座劇場。
-
舞蹈
古舞團製作「三種追尋」 探觸三位編舞創作者蛻變旅程
古舞團全新製作「三種追尋」,尋找許程崴、林憶圻、蘇家賢三位古舞團年輕成員而立之後的一瞬之光。三個騷動的靈魂,面對未知的一切,用微微光亮探照而立之後,細嚼時間留下的軌跡,從舞蹈中微觀生活,挑戰自我,隨著歲月慢慢展開找尋自己蛻變的篇章,探觸開啟不同追尋的旅程。
-
音樂
呂紹嘉與黃俊文 共演20世紀懷舊經典
NSO榮譽指揮呂紹嘉將與小提琴家黃俊文合作演出沃恩.威廉斯的塔利斯主題幻想曲、巴伯的小提琴協奏曲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
-
戲劇(曲)
2021李寶春魔幻新京劇《魔笛》 全新戲曲體驗
繼新編京劇《弄臣》的成功經驗,李寶春率台北新劇團打造魔幻新京劇《魔笛》,25日起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盛大演出。
-
戲劇(曲)
唐美雲重現經典《天鵝宴》 再譜一世精采
1992年2月,河洛歌子戲團《天鵝宴》首演;時隔近30年,經典組合再現,並邀請許秀年、王金櫻兩位娘子加入,組成夢幻陣容。
-
戲劇(曲)
曉劇場《之間》宮部美幸怪談 後疫情時代怪談中的人心撫慰
曉劇場15周年年度作品《之間》,改編宮部美幸書寫的「怪談」並非一昧趨向神秘、鬼怪世界,而是療癒人心惴惴不安之處。
-
戲劇(曲)
《Re/turn》10周年全新卡司 重返心的縫隙
台南人劇團《Re/turn》10周年全新卡司Revival版,本週於台北率先登場。為此,台南人劇團特別舉辦演員甄選,從400多位報名者中挑選出12位劇場中新生代的優異演員,透過這次的重排,每位演員都賦予劇中角色不同以往的全新靈魂。
-
其他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30周年 讓音樂成為一生的好夥伴
打擊樂教學系統在台灣各地的普及率,從2009年即超越小提琴、長笛的學習人口,僅次於鋼琴的現象看來,也堪稱奇蹟。朱宗慶打擊樂團30年來,至今培育打擊樂學習人口已超過15萬,在台教學中心也已有23間。
-
舞蹈
世紀當代舞團「三點一四」 奔跑在失速的經緯線上翻越3.14
擅長以「人性」為出發點的燕樹豪,這次在作品《帶著缺角的三點儀式》中,從當代舞蹈的連續性肢體動能起始,以豐富流暢飽滿的肢體語彙,在人生於世事事循環往復,一筆一畫從圈圓內無限多的多邊形刻劃。
-
其他
2021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 想像未來表演藝術生態
作為基地計畫重要的活動「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11月29日正式啟幕。此次開放工作室以「讓我們一起幹嘛幹嘛」為口號,讓原本「不知道在幹嘛?」到「一起來幹嘛!」邀請大家一起踏入兩廳院。
-
其他
2022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疫情中開創新局
第14屆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將於2022年2月17日至5月18日於國家兩廳院、臺灣戲曲中心與線上平台隆重登場,帶來10檔國內節目、4檔國際節目與4檔數位展演,發展雙軌並行下的觀演與對話可能。
-
其他
2021利澤偶聚祭 20多組藝術家從利澤偶戲村熱鬧到老街
由無獨有偶劇團主辦的「利澤偶聚祭」將於11月12日至14日在宜蘭五結熱鬧登場。今年以「敲敲偶.穀倉快開門」為主題,於利澤偶戲藝術村演出,邀請民眾到訪利澤,在大小劇場接連飽覽5檔精采現代偶戲。
-
戲劇(曲)
京劇×電聲×影像 國光劇團《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驚豔開演
國光劇團推出跨國新製《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由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戴君芳領軍,結合京劇、偶戲、電聲、影像裝置,嘗試運用歌隊等舞台調度手法,挑戰「情慾流動」的想像空間。
-
其他
國藝會投入3億資金 推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
自COVID-19爆發,國內藝文產業遭逢衝擊。值此關鍵時刻,國藝會在突破過往補助框架的思維下,推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將以最大的支持,協助獲選者完成自我躍昇的理想實現。
-
其他
雲門舞集攜手9m88重返自然 「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共演《十三聲》
第13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由編舞家鄭宗龍、創作歌手9m88與製作人陳鎮川攜手錯置時空,將昔日萬華大厝口《十三聲》搬到了池上鄉萬安社區天堂路的翻飛稻穗之中。
-
其他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幕 期待如萬花筒般璀璨 「高標」的時代來臨了!
10月10日那晚,全台觀眾在國慶煙火下,看到五色繽紛璀璨如彩鑽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已然驚豔!10月31日,是這塊鑽石之地正式開幕的日子,為了迎接這一天,高流已經醞釀暖身多時。執行長李欣芸活力十足地表示:「我們是向所有的人招手!不管是任何風格的表演者、看表演的民眾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合適的角落。也許可以遇見自己喜歡的樂手,想要組團的也可以找到人才。我期許這裡成為一個文化的基地、音樂的聚落!」
-
戲劇(曲)
無獨有偶詩意之作《穿越真實的邊界》 幻獸戲偶說出你的心聲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融合肢體、偶、物件、聲音、舞台裝置、燈光、影像等多元藝術的跨國之作《穿越真實的邊界》本週五至週日將在淡水雲門劇場上演。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