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國表藝三館一團聯手出擊 守護表演藝術界元氣
從五月中疫情升溫展開三級警戒以來,表演藝術團隊受到嚴重衝擊。在疫情考量下,場館閉館、節目全數取消或延期,宛如進入表演藝術的寒冬。因此,國表藝研擬長遠計畫,分三個階段面對。
-
其他
文化部公布「藝文紓困4.0」補助須知
「藝文紓困4.0補助」分為對自然人及事業的補助。具我國國籍的自營或無固定雇主的藝文工作者,因受疫情衝擊而導致承攬契約或工作約定受影響,無論有無參加勞保等社會保險,皆可提出申請。
-
其他
疫情影響 台新藝術獎揭曉延期至7月10日
原訂於今年六月初辦理的「第19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及頒獎典禮,因疫情影響相關事務及決選執行,決定延後舉辦,獎項揭曉時間更改為7月10日,藝術獎專網「我心目中得主」投票活動亦將延長至7月9日中午12:00止。
-
其他
防疫優先 第32屆金曲獎頒獎延期舉辦
原訂6月26日舉辦的第32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及舉辦方式等細節配合指揮中心相關指引滾動調整後另行公布。
-
其他
文化部公告藝文事業營運損失補助專案申請須知 5月17日起開始申請
因應近日疫情變化,文化部於14日公告營運損失補助申請須知,自5月17日起開始受理申請。
-
其他
OPENTIX開啟「雨天,我們撐傘」方案 攜手觀眾挺團隊
受疫情升溫影響,表演節目紛紛取消或延期,「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即日起開啟「雨天,我們撐傘攜手支持團隊捐贈方案」,提供觀眾將退款轉捐予原節目主辦單位,或直接以捐款行動表達支持。
-
其他
疫情升級 文化主管機關與藝文界相關因應
因應近日的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日宣布提升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
-
戲劇(曲)
透過「新人新視野」 一窺流動的未來表演風貌
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今年度的2件作品分別為李憶銖《摩利支天女》與方駿圍《完美演出》,將於5月中旬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繪景工廠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巡迴演出。
-
戲劇(曲)
聚合舞《Home away from home》 尋找「家」的定義
聚合舞Polymer DMT《Home away from home》以紀錄式劇場的手法呈現,六名分別現居於台灣與德國的越南裔移民擔綱演出,訴說關於離鄉背井、在異鄉生存的心境,並邀請觀眾親自經歷,走入他們的生活。
-
舞蹈
舞蹈空間雙舞作「勥之2」 藝想天開創新議題
舞蹈空間舞團雙舞作「勥之2」,對比出不同世代編舞家的心境與思路,更標示出舞者不必然只能是舞者,也可「藝想天開」針對議題發表創作。
-
音樂
《凍水牡丹Ⅱ~灼灼其華》 廖瓊枝傳唱三代母女情
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以86歲高齡登台亮相,她要透過《凍水牡丹Ⅱ~灼灼其華》演出化解心中的恨,也要用自己的故事鼓勵每一位台灣女性,勇於追尋自己的幸福與人生價值。
-
戲劇(曲)
吳念真醞釀七年劇作 「人間條件七」重磅回歸
繼2014年推出《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後,綠光劇團吳念真導演最新作品「人間條件七」終於要與觀眾們在劇場相見,將於8月20日起,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城市舞台、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南文化中心及高雄衛武營巡演。
-
音樂
凝聚擊樂同好 奏出蓬勃新聲 朱宗慶打擊樂團「臺灣新聲力」系列音樂會
5月底,朱宗慶打擊樂團將以「臺灣新聲力」為題,推出系列音樂會,以「美好關係」、「名家聚擊」、「百人木琴」三檔演出展現活力。
-
其他
國家兩廳院「廳院學」登場 在校園和中學生一起體驗藝術
國家兩廳院繼「藝術基地計畫」、「廳院青」等藝術人才與觀眾的培育計畫後,將攜手多家企業共同打造「廳院學計畫」系列活動。
-
戲劇(曲)
吳興國《暴風雨》將封箱 林秀偉久違起舞化身祖靈
當代傳奇劇場改編自莎劇的《暴風雨》,將在5至6月進行封箱演出,此為吳興國經典復刻計畫繼《李爾在此》之後第二個封箱的作品。吳興國妻子、舞蹈家林秀偉自告別舞壇、委身幕後多年後,這次也以舞者身分回歸。
-
舞蹈
黃翊工作室+新作《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 邀請觀眾一同入座
2012年,《黃翊與庫卡》首度共舞,至今一起巡演了17個國家、32個城市,累積演出78場。2021年,黃翊決定和庫卡在舞台上開一間咖啡館,在這裡,沒有藝術、科技與生活的分界。
-
舞蹈
周書毅✕鄭志忠《阿忠與我》 以一支舞作帶起一場社會公共討論
現代舞蹈工作者周書毅邀請1988年即參與劇場表演工作的鄭志忠一起對話合作《阿忠與我》,透過身體的差異性與生命不同的起點,開啟生命與家庭、社會、國家依存關係的討論,頻頻叩問何謂生而平等,何謂不平等。
-
戲劇(曲)
阮劇團《十殿》:受苦又心碎的人,要怎麼得到安慰?
第二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委託作品,由阮劇團耗時2年籌備的《十殿》即將自本週起展開北中南三地巡演。
-
戲劇(曲)
台南人劇團《泰特斯瘋狂場景》 以當代視角重新改寫莎翁復仇劇
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蔡志擎最新力作《泰特斯瘋狂場景》,攜手六位劇場演員林子恆、蔡佾玲、張智一、張雲欽、劉桓、潘韋勳,共同以當代視角重新改寫莎士比亞最血腥暴力的復仇劇。
-
戲劇(曲)
一張向世界遞出的名片 《複眼人》在虛實間展現台灣
臺中國家歌劇院與旅法德籍導演盧卡斯.漢柏合作,在NTT-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世界首演《複眼人》劇場版。
-
舞蹈
鄭宗龍《十三聲》 全台巡演啟動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經典舞作《十三聲》,本週末起於雲門劇場首發四場演出,隨後啟動桃園、員林、嘉義、台南、花蓮及屏東等六縣市巡演之旅,預計6月中旬在屏東藝術館開幕季完成全台共23場演出。
-
戲劇(曲)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 體現京劇名伶魏海敏的人生變化
國家兩廳院2021台灣國際藝術節年度大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撮合了魏海敏與新加坡導演王景生合作,這次創作不只回顧魏海敏的人生,更從她身上映照出孕育她成長的台灣這塊土地變化。
-
映像手札
劇場風景
演出之外,台下、幕後的等待、化妝、排練、謝幕、休憩、散戲都可以成為鏡頭裡的一幅幅動人景緻。因著演出者許許多多不設防的一刻,劇場生命才足以完成有血有肉的立體面向。 捕捉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藉戲劇、舞蹈各種肢體演繹,看他們耗用身體,為伊百轉千折傷痕累累終不悔,彷彿是上了癮頭似地,每個登場與謝幕,隱藏在身體後的是顏色、夢想與無盡的故事。 逝者是青春,青春會謝;身體是載具,身體會老;唯以快門捕捉不朽的美麗剎那,向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致敬。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2017)
-
戲劇(曲)
經典重製 賴聲川新作再現《暗戀桃花源》風潮
《暗戀桃花源》自1986首演以來連續35年巡演,迄今已累積近百場演出能量;今年,表演工作坊將這齣原創劇場作品再延伸,打造新作《江/雲.之/間》,將華人劇場最著名的一對時空錯置的戀人──江濱柳與雲之凡,再度搬上舞台。
-
其他
OPENTIX接棒兩廳院售票系統 4/1全面啟動
2021年4月1日起,「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將全面接棒17年的「兩廳院售票」系統。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