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潮水引動疫後思潮 曉劇場《潮來之音》烏梅劇院登場
曉劇場《潮來之音》從災難的預言,窺視人性的情、愛、孤獨與存在。編導鍾伯淵表示,「戲劇,就是我提問的方式。《潮來之音》的提問是:面對災難時,我們還能不能愛這個世界、能不能愛身邊的人?」
-
戲劇(曲)
全民大劇團《同學會!同鞋~》加入新轉學生 激發全新火花
全民大劇團第十號作品《同學會!同鞋~》,堪稱史上最多「金」的舞台劇,也是劇團觀眾敲碗加演、最喜歡的戲劇第一名,而今年同學會有轉學生張玉嬿的加入,更將激起同學間全新的火花。
-
戲劇(曲)
春河劇團音樂劇《救救歡喜鴛鴦樓》 明年前進衛武營
春河劇團全新音樂劇《救救歡喜鴛鴦樓》,郎祖筠及林俊逸用歌聲征服全場觀眾,華麗的舞台、燈光、服裝與直敲靈魂深處的歌曲,獲得觀眾好評。經過劇團努力,確定將於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九日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
-
戲劇(曲)
《My Puppet My Life》 布袋戲演師柯世宏的真實人生
《My Puppet My Life》以布袋戲演師柯世宏的成長背景、生活的經歷、阿嬤的親情連結、布袋戲的期望等主軸所發展而成的演出。
-
戲劇(曲)
戴米恩.夏多內《人性交易所》 跨國策畫的完美謀殺案
改編自英國知名劇作家Dennis Kelly《愛與金錢》的《人性交易所》,由兩廳院聯手鳳凰劇院,邀請法國新銳導演戴米恩.夏多內親身策畫七宗完美謀殺案,讓五位台灣劇場演員伸出以金錢為柄的刀叉,在觀眾眼前劃破道德,大方交易人性。
-
戲劇(曲)
古名伸與李小平跨界聯手《星圖》 在戲與舞之間凝視死亡星芒
讓戲曲與舞蹈對話,用身體叩問生命殞落瞬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別邀請台灣即興舞蹈家古名伸、戲曲演員暨跨界創新導演李小平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聯手,歷時三年籌畫《星圖》,共探表演本質。
-
藝視窗
兩廳院擴大「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廣邀青年擾動劇場!
【台灣】 兩廳院擴大「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廣邀青年擾動劇場! 以培育劇場青年人才為號召的「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將自即日起至10月25日開放「Gap Year 兩廳院壯遊」及「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兩大計畫徵件。兩廳院透過此計畫廣邀青年擾動劇場,召集對表演藝術產業有想法及行動力的青年,齊手與場館、藝術環境與社會產生對話。 有別於過往以「創作者」為主要徵件對象,邁入第三屆的「Gap Year 兩廳院壯遊」今年擴大徵選目光,廣泛吸納各領域的青年對象,且招收年齡範圍放寬至18至26歲的非在學青年。徵選題目也有大變化,將含括場館經營、產業生態、創作發展等公共議題,邀請申請者提出屬於年輕世代的想像與思考,入選的計畫成員將有機會參與場館創意專案。同時,計畫成員需要自訂與兩廳院有關的研究題目,透過一年的公共參與、田調研究及對話思辨,提出屬於年輕世代的觀察與思維,創造新世代的「青年議動場」。「我們希望這群青年不只能做創作,還能更全面思考場館經營,或是如何改變產業的結構等,甚至期待這群人未來有機會成為藝文產業的意見領袖之一,或以改造企業的文化長為目標。」劉怡汝總監說。 行政人是表演藝術產業的十項全能王,因此培育也相對的重要。「藝術行政實習計畫」自開辦以來便廣受好評,通過書面評選的申請者將可在兩廳院舉辦的三日說明會中,了解各部門的實際工作內容,並與申請的部門主管進行面試,爭取表達與展現自我的機會。入選者將利用一學期的時間,深入各部門工作現場,體驗藝術行政工作的真實樣貌。本次招生部門包含節目企劃部、公共溝通部、顧客體驗部及演出技術部,提供在學青年們多樣化的工作選擇。2020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報名網址npac-ntch.org/zh/artProject/intro。 2021年「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即日起受理申請 文化部「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
-
戲劇(曲)
差事劇團《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重磅回流
入圍第十七屆十五項殊榮的台新藝術獎經典好戲《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本週在差事劇團原班人馬以嶄新風格與表現手法,重登舞台。
-
戲劇(曲)
《李爾在此》 傳統傳承者的藝道之路
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自宣告此演出為吳興國台灣封箱後,票券一位難求,啟售一個月三場演出即達九成以上,火速加開一場及貴賓包廂席次,也於開演前一週全數售罄,可見觀眾不只支持經典作品,更顯示出傳奇演員吳興國的無窮魅力。
-
戲劇(曲)
兩廳院藝術出走巡迴北中南 打造獻給眾人的台味派對場
「兩廳院藝術出走」將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十四日巡迴北中南,免費演出台味歌舞戲《十二碗菜歌》。此作由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編導,請來國寶級辦桌大師林明燦擔任顧問,力邀楊烈與蔡昌憲出演總鋪師父子,打造獻給眾人的台味派對。
-
舞蹈
鄭伊涵獨舞創作《孤獨號》 探尋自我
「如果能夠沉入大海,我也不願孤獨的漂流。活著就是一場,只能由自己面對的航行。」編舞者暨舞者鄭伊涵嘗試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結合自身的舞蹈專業與過去生命經驗而創作《孤獨號》,探尋自我。
-
舞蹈
聲與身結合 綻現安定之光 鄭宗龍《定光》以自然喚起心中純粹的孩子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新作《定光》,舞者擬聲蟲鳴、驟雨、雷鳴,打造山林聲音地景,純淨的舞台流動光線,舞者身體內斂而湧現飽滿動能,擬態自然界的有機無機物,在精準的發聲呼吸間,引領觀眾喚起內心純粹的孩子。
-
戲劇(曲)
《單身租隊友》再次起租 從喜劇帶出孰輕孰重的生活議題
楊景翔演劇團如期推出都會喜劇《單身租隊友》三地巡演計畫,疫情重創後,非但不減規模,反而擴大舞台布景,將租隊友們的同居之家塑造更為立體,成為「2020重新裝潢版」與觀眾見面。
-
戲劇(曲)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跨越時空 回歸本土
明華園總團創團新戲《鯤鯓平卷》,首席編導陳勝國聚焦本土,引領戲迷隨著南鯤鯓地方傳說穿越古今,將流傳在台南沿海地區「五府千歲與囝仔公爭奪風水寶地」的傳說故事搬演上舞台,藉由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傳達深刻不變的哲理。
-
舞蹈
舞蹈空間X張愛玲百年誕辰 《紅與白》zoom-in版翻新上演
適逢張愛玲百年誕辰,舞蹈空間舞團將於九月十八日推出《紅與白》zoom-in版,將深刻的文字描述轉化為挖掘人心的音樂舞蹈劇場,以全新舞台向百年傳奇致敬。
-
音樂
法雅歌劇《迷靈之戀/短促的人生》 讓世界為台灣喝采
台北歌劇劇場的法雅歌劇《迷靈之戀/短促的人生》,三月時因疫情升溫而改為鋼琴總彩排直播;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支持下,法雅的兩部鉅作將於九月廿六、廿七日正式上演,為「2020 NTT遇見巨人」系列揭開序幕。
-
音樂
NSO新樂季開啟 跨世代名家絃舞交鋒
國家交響樂團新樂季即將於九月十九日開啟,甫轉任藝術顧問的呂紹嘉在結束自德國返台十四天的隔離期後,隨即與NSO展開一連串緊湊的排練與演出,首先登場的是「絃舞魔幻」,接著是九月廿五、廿六日「世紀交會」音樂會。
-
戲劇(曲)
故事工廠《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 九月十一日起巡迴演出
故事工廠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全民公投劇場版改編自同名電視劇,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授權,將在九月十一日起於台北城市舞台展開一連三天首演。
-
音樂
北市國新樂季開幕 成立「企業之友會」翻轉國樂品牌
蕭泰然及馬水龍兩位偉大的台灣作曲家相繼離世,臺北市立國樂團九月九日新樂季開季音樂會「演化─生命之歌」,將由指揮家鄭立彬攜手笛子演奏家陳中申及大提琴家高炳坤,以兩位大師留下的經典作品向他們獻上無限的追思及崇高的敬意外,也為2020/21新樂季揭開序幕。
-
戲劇(曲)
《解憂雜貨店》在台推出真人劇場版 九月四日起溫暖上演
日本正式授權果陀劇場的舞台劇《解憂雜貨店》本週起登場,導演王慕天希望透過作品的傳達,將感動傳遞,撫癒更多民眾心靈層面,讓大家都能夠重拾勇氣與希望,擁有繼續好好生活的能量。
-
舞蹈
「鈕扣計畫」十周年 旅外舞者與故鄉「扣作伴」
邁入第十年的「鈕扣計畫」,特別推出「雙排扣」與「扣作伴」兩套節目,將散落各個城市的優秀舞者和故鄉扣在一起,更支持在地奮鬥的舞者,搭起橋梁,讓觀眾與舞蹈的距離不再遙遠。
-
藝視窗
兩廳院攜手表演團隊 下半年推出多項藝術共融服務
【台灣】 兩廳院攜手表演團隊 下半年推出多項藝術共融服務 疫情趨緩後,國家兩廳院在推出下半場節目之際,共融服務與節目措施也不斷升級,集結認同共融理念的團隊如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唐美雲歌仔戲團、國光劇團等推出口述影像場次,與舞蹈空間舞團、NSO 國家交響樂團、神秘失控人聲樂團等團隊舉辦輕鬆自在場演出,且推出台灣首次售票輕鬆自在場;此外,並持續規劃情境字幕、觸覺及聾翻譯手語導覽、托育、演前導聆雅婷逐字稿字幕等多樣服務,打造多元、平等、包容與具有歸屬感的共融劇場。 今年八月到十月將推出五場輕鬆自在場演出,包括舞蹈空間舞團史派德奇遇記之《飛飛飛》、神秘失控人聲樂團《人聲FUN輕鬆》、玩弦四度《古典born 爵士》、由管風琴音樂家陳韵芬所策劃的《一鍵鍾琴貝多芬》,及NSO 首席們所帶來的《現在您懂國家音樂廳了!》。 今年兩廳院也大幅增加口述影像場次,有雲門舞集《定光》、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唐美雲歌仔戲團《光華之君》及國光劇團《閻羅夢天地一秀才》。此外,兩廳院兩位駐館藝術家周東彥、樊宗錡分別以作品《虛擬親密》及《十二碗菜歌》,挑戰頗具難度的節目情境字幕。情境字幕是為有特殊情況或者需要的觀眾而準備,例如觀眾在聽力上有障礙,或者需要無音條件下觀賞節目,此時字幕中可使用一些解釋性的語言來描述節目內容。讓有需求的觀眾透過字幕更理解舞台上的情節,身歷其境。 兩廳院導覽活動今年也大幅升級,嘗試運用模型輔助,加深視障朋友對兩廳院空間的理解;手語導覽則在下半年規劃聾翻譯手語導覽場次,由聾人翻譯與聽人手語翻譯合作,呈現更視覺化、生動。 此外,演前導聆的AI 語音辨識系統「雅婷逐字稿」也同步優化升級2.0 版本,提高準確度及台語、英語等其他語言辨識能力;受到家庭觀眾喜愛的托育服務也將在每一場兩廳院主辦的戲劇院與音樂廳節目進行,解決愛好藝文的父母的最大痛點。 第332期更正啟事 p.27,〈莊東杰 接掌樂團與音樂廳 自許打造時代之聲〉一文第二段應為:「莊東杰於二○一五年獲大賽首獎、而得與北歐諸
-
戲劇(曲)
揮別疫情與祝融陰霾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六》重新登台
揮別疫情衝擊陰霾,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正如火如荼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彩排,本週五起將與久違的觀眾見面。
-
其他
攜手重量級團隊 兩廳院營造共融歸屬感
兩廳院在推出下半場節目之際,集結認同共融理念的重量級團隊夥伴們,推出「口述影像」場次、售票「輕鬆自在場」;此外,並持續規畫情境字幕、觸覺及聾翻譯手語導覽、托育、演前導聆雅婷逐字稿字幕等多樣服務,打造多元、平等、包容與具有歸屬感的共融劇場。
-
音樂
2020第三屆「JPG擊樂實驗室」 三組新生代團隊展現實驗成果
朱宗慶打擊樂團「JPG擊樂實驗室」今年進入第三屆,共培育扶持了十五組實驗團隊。歷經廿個月的時間,九月將呈現三組新生代團隊的實驗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