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視窗
編舞家黃翊等三人入選「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
【台灣】 編舞家黃翊等三人入選「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 文化部為橋接「科技藝術工作者」與「科技研究人員」跨領域合作,今年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徵選活動。此次由科研單位實驗室公開徵選藝術家進駐,吸引33組藝術家參加徵件,經兩階段審查作業,結果於近日出爐,由黃翊「主計畫《靈魂的標本》工研院駐村實驗延伸/研究計畫《生理感測》」、李文政「2019年《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及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三件計畫獲選,將進駐工研院三個主題實驗室。 黃翊《靈魂的標本》及延伸計畫《生理感測》將與「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及「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合作,嘗試將人的身體局部掃描、列印,製成動力雕塑作品,再藉由對話AI結構之建立,將部分歷史錄音素材重建,於類比及VR的世界完成作品。李文政「2019 年『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計畫」將與「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合作,運用3D掃描建模,進化傳統宗教「大神尪」,將視覺藝術、裝置藝術、現代舞、服裝設計、搖滾樂帶入傳統宮廟。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計畫擇定「身體感知創藝實驗室」,輔以「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企圖利用圖像來創造、記錄北投中心新村正在消失的地方印記。 藝術家實際進駐工研院實驗室後,工研院將辦理4場實驗計畫的階段性呈現,邀請科技界、藝術界的夥伴們一起參與,與科藝同好分享進駐創新實驗歷程的心得及進展,搭建科技藝術交流平台。 國藝會2019「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5月5日至15日受理申請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4年起啟動的「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每年以專案徵選補助機制,鼓勵有志於表演藝術評論書寫的好手投入,並提供穩定的網路發表平台,以促進評論寫作與發表的風氣。2019年度專案
-
戲劇(曲)
美國電光火線劇團《醜小鴨大進擊》 芭蕾、音樂與冷光科技完美結合
榮獲全美電視票選最佳兒童製作,並勇奪美國達人秀四強的美國電光火線劇團《醜小鴨大進擊》,把有趣生動的芭蕾、富創造力的音樂聲效與現代冷光科技完美結合,完全是嶄新的戲劇視覺體驗。
-
戲劇(曲)
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共同打造「東方費特兒」
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共同推出取材自希臘神話與十七世紀法國劇作家拉辛名作《費特兒》,將以全新角度詮釋在情慾與權利之中徘徊的女性形象,呈現兼具視覺與聽覺的美學意念。
-
戲劇(曲)
《當迷霧漸散》戲說林獻堂故事 揭開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序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策辦的「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由一心戲劇團創立卅周年推出的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揭開活動序幕,為實踐用戲曲說台灣故事理念的創作,共計演出四場。
-
音樂
NSO攜手吳蠻與莊東杰共譜「琵琶 交響」優雅樂章
國家交響樂團名家系列「琵琶 交響」音樂會,將邀請琵琶名家吳蠻與指揮家莊東杰共同演繹趙季平《第二號琵琶協奏曲》,同場亦安排斯特拉溫斯基給小樂團的組曲第二號、浦朗克小交響曲及李子聲《布農.天籟》。
-
其他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台灣館國內首展
PQ19台灣館代表參賽作品在登上布拉格展場之前,三月底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中正堂展演中心特地舉辦國內首展,帶來「國家館」、「學生館」充滿台灣味且深植於展覽本體的作品。
-
音樂
奇岩室內樂團廿年 海嘯提琴串情誼
廿年前,從草創的八位夥伴,歷經篳路藍縷階段到目前累積到八十位團員,創辦人暨奇岩室內樂團團長周韶年,以「創造傳奇,意志如岩」為精神與團名堅持分享音樂的美好。
-
戲劇(曲)
台法跨國共製《愛的落幕》 愛情毀滅前夕的深情獨白
台南人劇團與法國當代知名編導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ambert)自二一七年臺北藝術節《一家之魂》後再次攜手合作,共同推出由朗貝爾親自編導的《愛的落幕》Clture de lamour,將於本週末在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演出四場。 帕斯卡.朗貝爾是法國當代重要的劇場創作者,作品豐富,觸角廣泛,同時也是劇作家、導演、編舞家、短片影像導演、演員等。他的作品總是為演員量身打造,過去曾為知名法國女演員伊莎貝拉.雨蓓(Isabelle Huppert)編寫劇本,其劇本、詩集、文集亦廣泛翻譯成不同語言。二一七年首次受邀來台執導《一家之魂》,也是他專為六位台灣演員蔡柏璋、竺定誼等人所寫。朗貝爾的導演美學標誌鮮明,其作品深具詩意的簡練美學,廣受關注與好評。 《愛的落幕》是一齣關於分離的故事。一對中年夫妻,在緊繃且不再可能有結果的兩人關係中,他們將語言當武器,喋喋不休將許多無可避免的衝突、災難、絕望向對方真誠告白。本劇特殊的獨白寫作形式不僅考驗導演和演員功力,亦透過此專制的書寫手法開展特殊的聲韻空間,將兩段獨白彼此回應的對話性,延伸為愛情毀滅前夕語言流動所帶來的衝擊,破碎、跳躍、充滿想像的文字意象,猶如掐著臨死愛情的慾望暴力。 朗貝爾特別提到,在演出至今眾多版本中,台灣版演出呈現出相當獨特的面向,「在排練過程中,竺定誼、蔡佾玲兩位演員特有的人格特質深深吸引著我,感受到生命中最真摯的情感。」本次男女主角將在偌大的劇場空間,進行一場宛如網球賽的最後對決,兩人以語言相互攻擊彼此弱點,在激烈對峙後放下過去的情感,最後回歸平靜。朗貝爾期待台灣觀眾能夠跟著場上演員的呼吸,一同見證愛情落幕前的最後告白。 本劇自二一一年於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後廣獲多方好評,陸續榮獲劇場評論協會最佳法語劇本創作獎、法國國家劇院中心戲劇文學獎等,至今已被翻譯超過廿三種語言版本,並持續於世界各地搬演。
-
戲劇(曲)
台北曲藝團「2019說唱季敘」 翻轉教育變有趣
許多國、高中生不想上國文課,就是因為苦背文言文,學習慾望越來越低。為此,台北曲藝團與國立中正紀念堂合作,首創評書結合國文教科書題材,推出「2019說唱季敘」系列展演活動。
-
音樂
北市交新任首席指揮殷巴爾 連結國際開展新紀元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歷經三次由音樂界專業人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北市交團員代表三方組成的遴選會議取得共識後,與國際指揮大師殷巴爾完成簽約手續,今日公布任期從今年八月就任至二二二年七月,前後為期三年。
-
音樂
「布拉姆斯第四」音樂會 NSO攜手慕尼黑ARD法國號首獎穿梭魔幻與寫實之境
國家交響樂團「布拉姆斯第四」音樂會邀請德國指揮家亞歷山大.德夏與法國號演奏家拉德克.巴伯羅柯一同攜手合作濃濃魔幻氣息的鮑爾法國號協奏曲;同場亦將發表NSO委託創作、作曲家李元貞世界首演作品《西岸》。
-
戲劇(曲)
于魁智、李勝素領銜 中國國家京劇院名角名劇大匯演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和李勝素再度率領中國國家京劇院一行八十人來台演出,有《滿江紅》、《霸王別姬》、《太真外傳》、《四郎探母》、《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龍鳳呈祥》及《女殺四門》,齣齣精采。
-
戲劇(曲)
TSO音樂劇場《跟著阿嬤去旅行》 結合皮影戲與真人互動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19上半年樂季開季節目《跟著阿嬤去旅行》是首部結合皮影戲元素的原創台灣兒童音樂劇,從家庭核心出發,以親子議題為藍本,乘著夢想之翼飛翔,劇情在新奇而溫馨的編織中,透過動人的音樂精采敘事。
-
舞蹈
2019相遇舞蹈節—共感 熱鬧登場
「相遇舞蹈節」由三十舞蹈劇場與華山文創園區共同合作的舞蹈策展,今年在「共感」的主軸下規畫三系列:「跨界交朋友」、「生存潛規則」及「到達了沒有」,推出十四場三個系列舞蹈工作坊及十二場演出。
-
音樂
樂興之時「2019圓桌武士會師」 詮釋高難度六重奏曲目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繼去年「圓桌武士的傳承」音樂會後,今年春季由創始團員偕同年輕一代團員,以三代同台演出展現「樂興之時」就是要好音樂的核心價值,也為樂興之時管絃樂團今年一系列演出揭開序幕。
-
音樂
蘭陽低音提琴夏令營 亞洲培育重要基地
在古典音樂領域中,提琴堪稱是所有樂器中最受矚目的焦點,卻唯獨低音提琴因為體積與曲目限制,在樂團、室內樂、甚至獨奏等表演形式中,遭受邊緣化的命運;於是,誕生了蘭陽國際低音提琴夏令營。
-
戲劇(曲)
慕尼黑室內劇院《夜半鼓聲》 兩種結局不同答案
由德國慕尼黑室內劇院製作、創作者克里斯多福.魯賓執導,並獲選二一八年柏林戲劇盛會十大節目之一的《夜半鼓聲》,將在2019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上演,本週末登場。
-
戲劇(曲)
眼球先生的美術劇場《260號房》 一場結合繪畫、戲劇、舞蹈的演出
眼球愛地球劇團本週推出美術劇場《260號房》,現場作畫的眼球先生,搭配劇場演員與現代舞者演出,創造出混血又奇幻的氛圍,劇情時而前衛詭異,時而黑色幽默,帶領觀眾進入生老病死等人生歷程。
-
舞蹈
李貞葳看穿自拍的精心布局 看看誰不要臉?
擅長透過肢體傳遞情緒感受的舞蹈家李貞葳,在新作《不要臉》中將探討社群媒體崛起後的「自拍文化」,觀眾席當中並無架設座椅,打破劇場「第四面牆」,觀眾在劇場中自由移動,與表演者之間沒有界限。
-
舞蹈
舞蹈空間舞團四檔製作迎接卅周年慶
一九八九年成立的舞蹈空間舞團今年邁入卅周年,愛熱鬧的舞團將於二一九年開始慶生到二二年,四檔製作規畫都將回看以往走過的「血淚」而生,希望大家因此更加清晰看到舞團形塑的風景。
-
其他
2019臺北市傳統藝術季 三百人同舞台演繹「安平風雲」揭序幕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今年邁入第卅二屆,自三月七日起至六月十二日止,為期三個多月,涵蓋歌樂舞劇等不同領域的表演形式及團隊,也是台北市上半年最盛大的藝術饗宴。
-
戲劇(曲)
從實驗劇場登上國家戲劇院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再掀劇場熱潮
四把椅子劇團與簡莉穎的《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於2019TIFA重新製作,並從實驗劇場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打造全新舞台視覺,三月三日場次提供無障礙觀賞服務,將再創當年《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人氣熱潮。
-
戲劇(曲)
亞洲現代神話《餐桌上的神話學》 他者眼光的自我凝視
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2017兩廳院駐館藝術家Baboo執導的《餐桌上的神話學》,本週帶著觀眾一同與亞洲藝術家們,品嘗他們從家鄉帶來的「神話」料理,用故事接力方式,帶領觀眾感受屬於亞洲的現代神話魅力。
-
藝視窗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台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之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陸續到位,三館也積極展開資源整合與策略聯盟,繼去年共同投入國內藝術家創作計畫、聯合邀請國際節目來台巡演,2月份三館也首度攜手前往2019「日本橫濱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共同建立國際交流場合,張開國際網絡,放射台灣充沛的表演藝術動能。 日本橫濱「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為亞洲重要的國際表演藝術交流平台,始於1995年,致力於激發新思惟並發掘各種可能性,以及建構亞洲文化藝術網絡的多元交流,2011年起多數活動移至橫濱舉行。2019年,TPAM於2月9至17日舉行,預估有來自超過40個不同國家的800名專業人士到訪。 三館於2月12日於開館紀念館(Yokohama Port Opening Memorial Hall)聯合策劃國際交流茶會,介紹指標性的國際節目活動及交流項目,藉此平台拓展國際合作機會。臺中國家歌劇院同時邀請兩位與日本有深厚淵源的2019╱2020駐館藝術家編劇林孟寰及科技藝術家王連晟共同前往、直面進行國際交流。 雲門舞集以《關於島嶼》獲英國「國家舞蹈獎」 英國最權威的舞蹈獎項「國家舞蹈獎」(National Dance Awards)於台北時間十八日深夜的頒獎典禮中,宣布去年在倫敦演出林懷民作品《關於島嶼》的雲門舞集,奪下2018年「最傑出舞團獎」。 倫敦沙德勒之井劇場藝術暨行政總監艾利斯特.史柏丁代表領獎時說,林懷民「不只編作好舞,也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舞蹈語彙。台灣離任何地方都很遙遠他從頭創建了台灣的舞蹈文化。四十多年來,他用生命經營這個舞團,成為台灣異常重要的文化大使。」
-
戲劇(曲)
2019台北新劇團青年薈演 京劇霸王花靚眼登場
開春三月,正是台北新劇團青年演員們大展身手之時,十一齣好戲輪番獻演。有別以往,本次特別更名為「青年薈演Twinkle, Twinkle!」,希望帶給觀眾們一種枝葉茂盛,靚麗繽紛的感覺。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