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一心戲劇團
戲曲 國藝會「歌仔戲製作專案」演出正式開鑼!

拿出劇場精緻度 北中南三團廟口拚台

廟口又有好戲上演!國藝會第三屆的「第三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七月初開演,這次入選的三齣製作各有所長:一心戲劇團《戰國風雲馬陵道》,為孫臏龐涓故事的古戲新詮,以人文觀點重新演繹;南投明珠女子歌劇團《泣血蓮花─陳靖姑》看頭在陳靖姑如何收妖,將充分展現身段唱腔之美;明華園天字團《弦月霜天》故事戲劇性強烈、富台語文魅力。

文字|廖俊逞
第163期 / 2006年07月號
嗩吶演奏家郭雅志熱中跨領域演出。
音樂 讓陜北的音樂方言跨出傳統

郭雅志的嗩吶,柯林頓也瘋狂

原本屬於陜北鄉野民俗樂器的嗩吶,卻被郭雅志帶上國際與流行音樂舞台──,不僅曾為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演奏嗩吶和薩克斯風獲得盛讚,還曾應香港流行音樂組合「達明一派」邀請,一同於紅勘體育館演出《為人民服務》演唱會;此外,張藝謀電影《一個也不能少》,郭雅志的嗩吶也成功營造了影片溫馨感人的氣氛。

文字|廖俊逞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秋天一段中,國中年紀的舞者們騎著腳踏車追跑,飛揚的髮絲伴隨洋溢的笑容,開始玩起兩人一繩、兩人三鈴等特技。
舞蹈 現代舞蹈vs.傳統扯鈴

《嬉遊舞鈴》開創表演新境

舞鈴劇場的《嬉遊舞鈴》順利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追求卓越計畫,實現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的終極夢想,大聲向觀眾歡呼:「Its my show time!」舞台上,跳躍飛舞的鈴、七彩發光的繩、以及舞者們優美的肢體律動,將徹底顛覆所有人對扯鈴的舊有印象,舞台上還將呈現高度超過十公尺的「超級螞蟻上樹」,肯定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文字|鄭淑瑩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二十年前,當代傳奇劇場推出創作《慾望城國》前,第一次拍宣傳劇照。
戲劇

當代二十年,傳奇不朽

昔日台灣京劇界的群架好手,今日國際舞台上的奪目巨星

每個時代,總有引領風騷的文人或藝術家,會發出高聳入雲的美妙獨唱。但是,台灣的京劇界,卻忽焉冒出一堆打群架的好手,為台灣在世界劇場打出了一條活路。因為他們的根(京劇背景)是那麼傳統,莖(劇團整體)是那麼堅強;所以,他們開出來的葉(結合傳統跟現代)與花(演譯世界經典)才能那麼迷人。

文字|李立亨、楊欣寧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台法合作《鼴鼠計畫》 演出「看不見」的舞姿
舞蹈 台灣的視障表演者與法國的蒙眼舞者

台法合作《鼴鼠計畫》 演出「看不見」的舞姿

此次峇思蔻麗舞團導演Anne-Marie Pascoli帶來兩名舞者,加上曾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發表盲人舞蹈《靈蕊》的法籍舞蹈家愛蜜莉,與六至八名曾到東京、上海、香港演出的台灣視障表演者進行《鼴鼠計畫》工作坊。明眼舞者將從頭到尾戴上眼罩,與視障舞者一起站在相同的「黑暗」基準點跳舞

文字|鄭淑瑩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野草天堂》

有人嫌台灣演員訓練不足,但卻有外國導演偏愛台灣演員。除了美國導演郭文泰以「河床劇團」展現台灣演員的精準度外,法國導演培松地長於激發演員的爆發力,即將在本月登場的《敲天堂之門》是他第二度與台灣演員合作。日本導演櫻井大造則長於開掘演員形形色色的庶民特性,他三度與台灣演員合作的《野草天堂─Screen Memory》,也將在本月從樂生療養院演到實驗劇場。 櫻井大造帶來日本的帳篷劇傳統──空間調度的機關佈景、敘事手法的濃郁詩意、邊緣人物的奇詭造型、結構佈局的出人意表、以及敏感的社會議題取向。去年的《台灣Faust》餘韻未已(記得適逢其盛的大陸作家尹麗川說,這齣戲讓她「從內容到形式都非常感動!」),這次創作又從樂生療養院被迫搬遷的社會事件衍發而來,可以說比多數的台灣導演對時局更為關切。每次看櫻井的作品,總被天馬行空的想像與旺盛的表達力,所深深震撼。 如果你錯過了《台灣Faust》,如果你還以為帳篷劇是粗糙的代名詞,如果你還以為搞劇場的都是自戀自閉的藝術家,那麼,《野草天堂》應該會帶來耳目一新的震撼。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
戲曲 心心南管樂坊助陣演出

「真快樂」重現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

有「台灣第一女頭手」之稱的傳統藝人江賜美領軍的真快樂傳統掌中劇團 ,以古典掌中戲走遍全台各大廟會,穿梭於鄉鎮村里間,名噪一時,尤其該團致力於保存與延續傳統布袋戲,更屢獲肯定。此回,在「心心南管樂坊」的大力襄助下,真快樂傳統掌中劇團將首次走入小劇場,以最傳統的排場,原汁原味重現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的風貌。 年屆六十卻仍率領子弟兵演出、活力十足的江賜美表示,今日坊間的布袋戲,是隨閩南一帶的泉、漳、潮三州移民而來,它沿襲著中國固有的戲劇傳統,日久月深,衍變成獨特的風格興玄奇的色彩。其中,約可分為南管、北管、潮調三大派,戲路、詞調、樂調略有不同。 《陳三五娘》這個廣受民間喜愛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為閩南一帶廣為流傳的民間傳奇,是泉州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戲文。目前能見到最早的紀錄,為嘉靖年間的《荔鏡記》,而後在萬曆、順治及光緒等時期的三種「荔枝記」版本,也是後來梨園戲《陳三五娘》發展的原始版本。南管布袋戲《陳三五娘》希望回溯原有的戲劇本質,藉由文獻的分析及創作的理念,並與南管藝師王心心合作,清雅醇正的南管音樂,自在隨意的閑適身影,端正清剛的心,求索和諧整全的遼遠聲韻。

文字|廖俊逞
第144期 / 2004年12月號
《虛擬公路181》
電影 藉著紀錄片,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第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紀錄片像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透過紀錄片,延展我們的生命經驗,透過種種不同的觀點,開拓我們的視野。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四屆,總共有「台灣獎」、「國際競賽」、「亞洲競賽」等三個競賽單元,還有七個國際觀摩單元,一共放映四十多個國家共計一百二十二部作品。其中「特別放映」選了今年在世界影壇引起極大爭議的紀錄片《虛擬公路181》。

文字|田國平
第144期 / 2004年12月號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灣音樂中心.許常惠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 多元互動的展示 映照時代的容顏

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 石瑞仁、林羽婕展現巧思

為了本次許常惠老師的聯合紀念活動,臺灣音樂中心(TMC)特別委託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規劃了「那人.那歌.那歲月─許常惠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一般文件展的形式皆不外乎是文件資料的堆砌,但是這一次透過當代館館長石瑞仁,與副館長林羽婕的生花妙手下,許常惠的文件展全然跳脫了傳統的文件展窠臼,這些史料、文獻、影像彷彿被重新賦予了生命,一頁頁地活了起來。

文字|林千琪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盛小雲與多位蘇州評彈名家一起來台演出。
戲曲

畫中美人盛小雲,台商企業主也瘋狂

蘇州評彈來台 推出「盛小雲專場」

大陸曲藝家形容,在書臺上,盛小雲宛如一片出岫的輕雲,清純淡雅,從容安詳,端莊凝重而又不失柔媚明豔。這次在盛小雲專場中,將演出紅遍大江南北的招牌劇目《啼笑因緣.遇鳳》,以難度最高的一人單檔,集「生、旦、淨、末、丑」於一身,出神入化的分身表演各種角色。

文字|廖俊逞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行草 貳》在肢體中加入拳術,並帶出了運筆時流暢雅緻的氣韻。
即將上場 Preview 由形似到神似, 身體寫字的三重境界

「行草三部曲」 書法與身體的激盪修練

雲門舞集以中國書法入舞的經典作品「行草三部曲」,首次一口氣在國家戲劇院呈現。從《行草》、《行草 貳》到《狂草》,雲門舞者經歷了身體語言的不同境界,從形似到神似,從書法的修練到身體語言的新發現,林懷民說:「這是舞者之舞,呈現舞者的氣質和能力。」

文字|周倩漪、黃鈺嵐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有錢沒命花》改編自明代話本《一文錢小隙造奇冤》,以藉古諷今之手法重新編寫成現代版,呈現當今各種社會亂象。
戲劇 戲劇新訊

戲劇新訊

情難圓,命難全?! 春禾劇團演出黑色喜劇《有錢沒命花》 《有錢沒命花》改編自明代話本《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題材特殊,語言文字使用精采,以一文錢之輕賤對照十三條寶貴性命,將人性的奸巧自私極盡刻畫,生動諷刺!這齣戲以藉古諷今之手法重新編寫成現代版,呈現當今各種社會亂象,並以推理黑色喜劇手法包裝。 一個女人為了婚外情,不顧一切放棄兒子跟丈夫離婚,不料情夫並不領情,還冷嘲熱諷地想要把她甩掉,女人無法忍受這個屈辱,在他情夫居住的社區裡自殺。原本十分平靜的「祥和社區」,被自殺的女人搞得雞飛狗跳,剛搬來的老夫妻和警衛忙著把女人送去急救,卻因山路崎嶇而迷路,引發了連續的汽車追撞,和一連串謀殺案件的開端。 這起車禍,是另一樁恩怨故事的開端。牽扯了勞資糾紛、縱火殺人、三角戀愛等等錯綜複雜的情節,有人為了情,有人為了貞潔名聲、有人為了利益薰心;有人則是為了爭權奪利,更有人只因為一時情緒?就這樣,連續的死亡,就像是火一樣的延燒開來,錯綜複雜的黑色喜劇,將爆笑登場。 《有錢沒命花》演員陣容頗為堅強,製作人郎祖筠親自下海導演兼演出,還有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枇杷膏廣告中哭倒長城的「小孟」林美秀、電影導演柯一正、唐先生樊光耀,還有那維勳、單承矩與寇乃馨,將玩命演出! 讓「偶」開啟內心深處的門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我是另一個你自己》二度搬演 曾以黑馬姿態入選台新藝術獎「二○○二年度十大表演藝術」,今年七月更應邀參加二○○四年匈牙利國際偶戲藝術節,無獨有偶工作室的《我是另一個你自己》開創了台灣偶戲的另一個新局面,將再度搬上舞台。 這齣為專為成人觀眾創作的現代偶劇,以執頭偶的形式呈現,全劇沒有對白,在作曲家陳揚的現代音樂襯托下,演出如詩般一幕幕交疊的夢境。演出內容由〈籠中〉、〈出走〉、〈婚禮〉、〈天使〉等十個段落組成,各片段之間看似獨立,實各有關連,藉由角色人物的交叉出現,透過童稚純真的角度,傳達人生非一成不變,總有突來的驚奇、意外、相遇、別離交錯其間。 音樂在此劇中展現著

文字|田國平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一起演奏搖竹。
音樂

認識東南亞 以外勞朋友為主角

汪其楣策劃 朱團「聆聽‧微笑」展現東南亞樂音

「學習他人的文化就是一種平等的對待和尊重,」戲劇學者汪其楣本著這樣的心情,與朱團合作策畫了「聆聽.微笑」音樂會,以外勞朋友為主角,演奏泰、越、菲、印這些國家的音樂,穿插台灣外籍勞工的詩文比賽的優秀作品,讓更多台灣人從音樂和充滿美感的樂器中認識他們的文化。

文字|廖俊逞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跑路天使》的構想來自於黑人女星琥碧‧戈柏主演的電影《修女也瘋狂》。
戲劇

《跑路天使》讓蔡琴與江美琪同台飆歌

修女瘋狂時 黑道也難擋

「你知道澳門有多少賭場嗎?!呵呵!十三個!比澳門的教堂還多一個,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有錢就是上帝啊!!」 《跑路天使》的故事場景發生在賭場比教堂多的澳門,蔡琴這回飾演澳門月光夜總會的紅牌歌女戴安娜,因目賭一樁殺人血案遭黑道追殺,警方為保護目擊證人,而將蔡琴秘密送到台灣的修院,假扮修女藏身於修院中,豪爽的歌女搞得修道院天翻地覆,並與保守的修道院院長金燕玲產生衝突,院內的唱詩班卻又在假扮修女的指揮領導下有了嶄新的面貌,就在準備要為教宗獻唱前夕,蔡琴遭黑道抓回澳門,修院的眾修女們,用歌聲排除萬難,渡海救人。 流行歌曲搖身一變成聖歌 果陀年度大戲《跑路天使》,構想來自於黑人女星琥碧‧戈柏主演的電影《修女也瘋狂》,導演梁志民當年就想要將這齣家喻戶曉的電影改編成音樂歌舞劇,音樂性強,角色的特殊,內心的掙扎、困惑都非常適合以音樂表現。 蔡琴以爆炸頭花枝招展的歌女,與端莊的修女造型現身舞台之上;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當年是以歌星的身分轉行演電影,這次特地從倫敦趕來共襄盛舉;音色乾淨的江美琪飾演的苦旦小修女,將有爆炸性飆歌的表現。 《跑路天使》的音樂性非常強,還有黑人福音的唱法,並且改編許多膾炙人口的國語流行歌曲,重新編曲,全新唱法,由長期與果陀合作的櫻井弘二編曲,音樂總監詹凌駕把關。一開始有劉文正的〈誰在眨眼睛〉在夜總會火熱登場,張惠妹的〈姊妹〉,梁宏志寫蔡琴演唱的〈讀你〉,〈YMCA〉以及唱詩班獻唱王菲的〈我願意〉,全被徹底改造,支支動聽,令人陶醉。梁志民表示許多流行歌曲,有些原本就源自讚美主的聖歌,這回又將其改回聖歌唱法。 梁志民給了舞台設計王世信一個大難題,教堂要有舞廳的感覺,舞廳要有教堂的味道,五十幾個複雜的場景變化宛若電影,最後是靠著左右兩個旋轉舞台,與中間的自動平台,創造出舞台上千變萬化的效果。 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 梁志民表示,這一次挑選演員時,驚覺到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每次audition(演員甄選)時,來了三、四百人,卻沒一個可用,這次audition時,設下嚴格關卡:一.九到十二月底的排戲期間,時間必須能夠完全

文字|田國平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林奕華
戲劇 2005誠品戲劇節

作家入戲 之一 身體是商品,愛情是消費

林奕華發動《班雅明做愛計畫》

《班雅明做愛計畫》是一場尋找一夜情伴侶的遊戲。一名班雅明筆下的「城市閒蕩者」,要在這城市內跟一百人發生親密接觸, 但他不要去明白這一百人,不要了解,不要認識,只要沒有目的把這一百人當成一個被他閒逛的城市,又或是被消費的商場。

文字|廖俊逞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